编辑:ddayh.cn
近年来统计数据表明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
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这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我们要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已患疾病的患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易感人群,可以了解相关知识,尽可能预防与降低发病的可能。
强迫症易患人群该如何预防?
1
哪些人容易患强迫症?
强迫症的发病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亲属患有强迫症的人群,比普通人更容易患强迫症。
2、神经生物学因素
一些影响大脑功能与结构的疾病可能会并发强迫症状,如严重的脑外伤,癫痫,部分风湿热等。
3、心理因素
为比较重要的因素,主要与本人的性格相关。研究表明,1/3到1/2的强迫症患者有强迫性格,且性格多有以下特征: 敏感、犹豫不决、责任心强、做事要求高、规规矩矩、十分认真等。
这样使得人容易在做事时陷入过分追求完美、反复修改的境地。在疾病早期,这样的性格往往会促进强迫症的进一步发展。
也就是说,亲属中有人患强迫症、本人性格有强迫倾向与完美情结、做事过于较真与认真的人,是比较容易患强迫症的。
强迫症该如何预防
强迫症的预防,可以从其的影响因素着手。
遗传因素无法人为改变,但个人性格与心理却是可以调节的,因此,可以通过逐渐矫正不良的性格习惯,来达到强迫症的预防。
1、性格塑造和培养。
研究显示,不少强迫症患者的父母往往也有一些强迫性格特征。这些拥有强迫性格特征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青少年时期,容易教育方式不当,如对孩子要求过高、要求完美等。这往往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塑造,使得孩子性格往强迫上发展,成为下一个强迫症易感人群成员。
因此,正确教育孩子是比较重要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需要注意,不要要求过高、过分苛刻与追求完美,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2、适当的压力宣泄方式。
生活中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压力,过大的压力会造成精神的紧张。对于强迫症的预防来说,重要的不是压力的有无,而是压力的宣泄方式。
成年人对自己不要太苛刻,不要太追求完美,适当放松,给自己留有余地。
在培养孩子上,除了学习外,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如带孩子爬山、旅行等,可以转移孩子的焦虑、紧张情绪。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心理治疗
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具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其心理机制可能千差万别。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及暴露反应预防。
2、药物治疗
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紊乱。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其特点就在于能够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
同心理治疗一样,药物治疗的疗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使用比较多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TIs)类药物,需要10~12周才能达到充分的抗强迫作用,且即使治疗有效,仍需维持用药1~2年以巩固疗效。
3、物理治疗
对于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采用改良电休克及经颅磁刺激。
神经外科手术被视为治疗强迫症的最后一个选择,因其存在痉挛发作、感觉丧失等不良反应,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患者应在经过三位精神科主任医师会诊后再考虑是否手术。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