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这个主题是来自于一位困扰者的求助而引发的思考,而后就有了这篇文章。想必这个问题,也是很多有焦虑困扰的朋友遇到的问题,于是认真整理后,在此分享。
这位困扰者自叙,"焦虑伴随抑郁,反反复复,只要有人在我的状态就跟没事一样,可是我特别怕孤独。"
她的男朋友不是不喜欢她而有时候不理她,而是因为他是回避型依恋模式,需要自己的空间,如果追得太紧就会逃得更远,如果她不找他,她跟他就很好。可是她会有提出一些需求,比如哪天想去做什么,今天一定要去哪里逛街,一定要陪她,她知道他若闲在家里没事也不愿意陪她做那些事情时,她就会开始犯病,就会不停发信息,内心很烦躁,然后他也不回不理,她就很烦。如果临睡前,发信息没有再回复,即使有时候知道他在喝酒或者在忙,但是自己不会提出来,只是不停的发朋友圈发了又删,删了又发,折腾得睡不着,然后又控制不住犯焦虑。
她的求助,"之前不知道他是回避型,后来知道了以后,克制自己在他不回信息的时候就别再发了,提出要求他没反应之后就别问了。可是,我内心的焦躁真的就跟洪荒之力样,很难控制~不想分开换男友啊,他也是~难道一直这样相爱相杀下去么?"
下面是我根据她的概括和提问进行的一个解答。
听起来你对你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有些觉察的,比如你谈到男朋友是回避型依恋模式,他需要自己的空间,而你可能是焦虑型依恋模式,你需要明确的回应和那种安全确定的感觉,否则你就焦虑不安,也就是说你们的互动模式是一追一逃,这也是很多伴侣关系中常见的一种,是一种互补的模式。
当然你的感受也是真实的,也是没有对错的,你的感受和需求也需要被理解和看见,一段关系需要感觉被滋养,否则就会感觉很匮乏很累,难以长久。如果想继续这段关系,那我们怎么去做一些调整呢?因为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做出一点与以往不一样的举动或者说小的变化,对方可能感受不一样,反应就不一样了,就有可能慢慢进入一个比较舒适满意的沟通互动模式中。
我想在这样的关系中,你是不是可以试着分享你内心脆弱的部分,表达你内心真实的感受。研究证明,在亲密关系中,分享自己的脆弱无助是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的很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比如你没回我,没陪我,我感觉很孤独,很没有安全感,当然这不是你的错,是因为我需要这样才能感到被呵护,被爱和理解,所以我希望你能多陪陪我。
回避型的模式,并不是没有感受和需求,而是可能过去从来没有人看到过和关心过他的感受和需求,所以他把这一部分压抑和封藏起来了,给人感觉比较冷漠,好像没什么需求。可能需要你去慢慢温柔耐心的教会他,这样他便慢慢能这样温暖、理解、抱持的对待自己和他人,当然我知道对于目前本身有些焦虑的你来说有些难度。
与此同时,可能您自己也需要慢慢的去发展能在情感上独立一些的这一部分,当然有一段能滋养你的恋爱关系,对你内在的这个部分的成长是有帮助,但是很多时候在伴侣关系中,要完全做到你所期待的那种像你心中理想的父母那样时刻无条件的爱着你呵护你,会有难度。你可考虑接受一个过程的心理咨询帮助你觉察和修通及成长这个部分,和咨询师建立一段稳固的关系,这样本身可以带给你一种安全稳定的体验,也就是客体的恒常性,可能在你早年这个部分是有些缺失或失败的。
由以上可知,了解自己的依附需求,有利于更好的建立舒适满意的关系。
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关系,人都有依附需求。从依附客体论说,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寻求客体的动机,而人类的一切活动, 究其根源都是为了与客体建立满意的关系。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爱情关系,基本上都是亲子关系。
依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间最强烈的爱与恨。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