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作为强迫症家人你是否也有以下的苦恼
1
林妈妈说:"每天我都需要定时到孩子房间清理掉堆在桌子上的垃圾,因为他不敢靠近垃圾桶,觉得垃圾桶里的病菌会跳到自己的嘴巴、鼻孔令自己得严重的疾病。"
2
李爷爷说:"每天孙女上班期间,我都不敢出门,生怕孙女打电话要我马上帮她确认家里煤气、电是否有关时,我没办法及时帮她检查。"
3
陈同学说:妈妈要求我每天回家进门时必须坐在一把被她称作污染的椅子上把脏外套脱掉,换上干净的衣服后才能进门,不然妈妈就会抓狂地把我走过的地方全都打扫一遍。
以上都是来自于强迫症家庭的心声。
当有强迫症家人时,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帮助他们呢?
首选,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强迫症状的主要特点是反复或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明知不合理或过分但无法控制和摆脱,需要通过重复或反复确认来减轻痛苦。临床上一般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通常强迫思维是反复过分地担心,强迫行为是为了缓解焦虑而做的外显或心理活动。
有时候,当强迫症家人不愿意或不方便做一些强迫行为时,他们会要求家庭里的其他成员帮他们做,因此改变了家庭成员们原来的安排,这样的行为叫做家庭顺应行为。
家庭顺应行为可能会有如下的表现:
1、向强迫症家人提供保证:当强迫症家人表现出与强迫思维或行为有关的担心、害怕或疑惑时,向他们保证没必要担心。比如告诉他们,手确实已经洗干净了。
2、应强迫症家人的要求,陪伴他们完成仪式性动作。比如陪伴强迫症家人完成多次开关门的动作来让他们安心。
3、因为需要等待强迫症家人做完强迫动作而耽误或取消了原来的日程。比如等强迫症家人按照自己的规则反复检查门、窗、水、电有没有关好后才能出门。
4、因为强迫症家人的症状,回避说一些话或做一些事,比如不能在强迫症家人面前说与"4"有关的字眼,不能买有"4"价格的物品。
5、应强迫症家人要求,参与他们的强迫行为,比如按照他们的要求,敲他们房间门要敲6下。
6、帮助强迫症家人,便于他们做强迫行为,比如帮强迫症家人买肥皂、洗手液等便于他们更方便的按照自己的规则反复清洁。
7、帮助强迫症家人回避害怕的地点或事物,比如强迫症家人对死亡过度恐惧,出门刻意绕开有墓地的路。
8、忍受强迫症家人古怪的行为或凌乱的家,比如默许强迫症家人按照自己的规则摆放家里的物品。
9、帮助强迫症家人做一些简单的决定,比如因为强迫症家人无法做决定,帮他们决定每天要吃什么,要穿什么。
10、承担强迫症家人本应履行的责任,比如由于家人的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帮他们照顾孩子、料理生活。
11、因为要帮助强迫症家人做事情而改变自己的日常行程。比如周末原来约定外出聚会,却因为强迫症家人反复检查数小时而错过聚会时间。
12、改变家庭的日常习惯,比如由于强迫症家人的过度担心,而使用消毒剂清洁地板。
但是有时候,可能会觉得为难。如果按照强迫症家人的要求做可能会被要求更多或令家人的强迫症状更加严重,但不顺着他们,无法缓解他们当下的痛苦,也可能与他们发生激烈的冲突。
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能真的帮助我们的强迫症家人?
首先作为照料者和最亲密的人,我们应该了解强迫症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家人的痛苦和这么做的原因。
在条件允许下,将家庭干预加入到强迫症的治疗中,对家庭主要照料者进行强迫症知识和治疗原理的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正确看待和应对强迫症家人的问题,从而促进沟通及支持。
在做暴露反应阻止疗法(ERP)的过程中,在双方协商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不顺应他们的强迫行为,而是对这些行为进行提醒或监督,帮助他们更好地直面焦虑而不做强迫行为,从而改善症状。
我们中国人常用"少见多怪"或"大惊小怪"来批评有些人对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的事情表现出过度反应的行为,其实,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特别是强迫思维形成过程以及相应的焦虑反应何尝不是患者的少见多怪和大惊小怪引起的呢?
强迫症患者的强迫思维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强迫思维,在其最初出现时都是偶然闯入患者脑海中,只是因为患者认为这种情况对其而言太意外了、太可怖了、太过分了,于是产生了对这种现象的焦虑反应,并开始试图压制、阻止、抵抗这些强迫思维。例如常见的强迫怀疑,即患者担心自己在从事某一活动时可能因为疏忽而可能造成该活动的完整性未达到预期的要求,如锁门没有保证锁牢、钱包没有装好、电器开关没有断开等,患者突然联想到这种疏忽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为此不寒而栗,于是开始通过细致而重复的核查来避免可能出现的疏忽。由于反复的核查可以将这种风险降低,也相应地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反应,患者逐渐习惯于以这样的核查方式解除由强迫怀疑诱发的焦虑,进而发展为典型的仪式化核查行为(即强迫行为)。另外如强迫表象也是如此,患者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某一恐怖性场景的画面,患者开始时是为自己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的场景内容而害怕,进而却会为为何自己脑海中会浮现这样的场景而害怕。为了减轻这种恐惧感,患者竭力对抗、压抑和防止这样的表象再次出现,尝试用转移注意力到其他事物、主动唤起脑海中另外内容的表象而减少可怕场景出现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这样就形成了针对强迫表象的强迫行为。
其实,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每个人都可能出现过这样的强迫思维现象,但并非所有的人对这样的现象或体验都出现过度的反应。那些没有出现过度反应的人,可能是因为出现这种体验时恰恰有另外的新鲜事物吸引了其注意力而忽略了这种可能成为强迫症状的现象,当然更有可能是童年期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认知模式,对这些转瞬即逝的体验不以为意。而那些后来发展为强迫症患者的人,则可能因为在其幼年期和童年早期的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不良认知模式教育的影响下,对主观体验特别是异常体验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对其他外部世界事物的关注程度,以致在他们出现强迫思维体验时,过分关注这种转瞬即逝的心理活动,甚至会以为只有自己才出现这样的现象,而且在相应焦虑的催化下,其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导致他们这样的现象和体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患者实施对抗强迫思维引起焦虑的强迫行为的频率也相应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正是患者对这类现象的所谓"少见多怪"或"大惊小怪"的见识和态度导致了其强迫症状的形成、发展。
当然,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患病青少年或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关注不足和对主观世界过度关注以及安全感不充分是强迫症状形成并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强迫症患者患病前的经历而言,不少人都是兴趣相对欠缺的,例如对学习书本知识兴趣强烈或动力充足,或对功能不断更新升级的电子产品兴趣十足,但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和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却往往视而不见,缺乏足够深刻的兴趣。这或许是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和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可能是童年期与大自然缺乏足够亲密的接触,导致了这种倾向。另外,不少强迫症患者在童年期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训练,例如父母对子女往往采取过度关注、过度限制自由以及过度保护的教育模式,也使得这些人在童年期没有经历足够多的独立探索机会,不能正确评判风险与安全的程度,形成了高估风险的认知模式,以至于对某些微不足道的异常现象产生过度的反应。
强迫症患者的认知模式还往往反映出某种固执和固守偏见的倾向,其基本特征就是所谓的"自以为是",即以自己独有但并非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判断和处理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有关的问题。例如,有沾染不洁物恐惧强迫思维的患者对其所恐惧接触的物品是否真的"脏"并非通过合理的方式如用显微镜观察等验证,而是主观认定它是"脏的"。同样,这些患者通过强迫洗涤清洁"被玷污"的身体也并不是以合理的方式来确定是否足够洁净,而是以自我认定的标准——洗涤时间、次数或洗涤过程的完整性来确定的。再如有强迫怀疑性质强迫思维的患者怀疑家中电源开关未关闭,其对电源开关是否关闭的担心也并非以自己惯常行为方式以及他人提供的证实信息为标准,而是以自己当时对自己的感觉信息为判断标准——我认为自己并未关闭电源。同样,患者核查过程也并非以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电流为标准,而是以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如反复开关的次数等来确认自己的操作万无一失。这种所谓"自以为是"的认知倾向在以超价观念为核心症状的强迫症患者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例如,有的患者认为自己的说出的某一句不吉利的言语就真的会发生那样的灾难性结果,并为此重复说若干次相反的言语或重复若干次某种"禳灾"仪式来抵消发生这种结局的风险。其所谓的不吉利言语与发生灾难的风险并无任何实际联系,但患者坚信情况一定会如此;患者实施的"禳灾"仪式也不会有任何实际效应,但患者也坚信这种行为有相应的效果。
治疗强迫症的方法中包括了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其中,行为治疗的关键措施包括两个环节,其一是暴露,即让患者重复面对可能出现强迫思维的情境或接触诱发其出现强迫思维的事物,让患者不断重复体验强迫思维诱发的焦虑或不适。其二是反应防止,即让患者在出现因强迫思维诱发的焦虑时禁止患者实施其习以为常用以减轻焦虑的强迫行为。通俗地说,暴露就是"让患者做他最不想做的事情",反应防止就是"不让患者做他最想做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这种治疗方法,简单而通俗的说法就是让患者的少见多怪、大惊小怪的反应模式逐渐消退,而对原来过分关注的强迫思维变得"见怪不怪",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