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papi酱推出了视频《你没点心理疾病,怎么好意思出门》,视频延续了她一贯幽默犀利的风格,调侃了生活中喜欢给自己贴心理疾病的种种现象。
“追剧的时候我“失眠”;上班的时候我“嗜睡”;该我发言了我“抑郁”;受到批评了我“躁狂”;并不是我借钱不还,是“健忘症”在毁坏我的名誉!为什么我有收不完的网购包裹?是“物质依赖”症状作祟!所以,像我这种很有病的人,你们除了忍着我、让着我、宠着我、顺着我,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在引发观众墙裂共鸣之外,视频最后澄清的主题才是最重要的:“心理疾病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不是一种潮流,它不是一种时尚,如果你真的有心理疾病的话,就去治”。
1.
为什么人们喜欢
给自己贴心理疾病的标签?
看到Papi酱的视频,很多人会心一笑,视频里提到的现象在生活中确实挺常见。
“我有强迫症”,
“我有抑郁症”,
“我有社交恐惧症”……
为什么人们喜欢给自己贴心理疾病的标签呢?大致有以下的几类原因:
(1)对心理疾病不了解
很多人对相关心理疾病的定义及诊断标准并不了解,通过自己简单粗暴的理解,就声称自己得了该心理疾病。
心情抑郁,就是“抑郁症”(No!)
一个人独处,就是“自闭症”(No!)
重复做某件事,就是“强迫症”(No!)
“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都变得精神了呢”。
?
(图片源自:papi视频截图)
(2)自我保护
很多人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动机在于自我保护。
减肥减不了,平时爱吃甜食、油炸食品,零食宵夜少不了,就说自己得了“暴食症” ,完全“控几不住技己”。
起不了床,上班迟到,声称自己得了“嗜睡症”,上辈子一定是“睡美人”,这辈子需要王子的吻才能把自己唤醒。
这种自我保护式的贴标签,通常是为了达到推卸责任、逃避责罚、博取同情等效果,“我承认,都是心理疾病惹的祸”。
?
(图片源自:papi视频截图)
(3) 从众效应
当周围人都在自嘲式的贴心理疾病标签时,这些标签俨然成了一种潮流、时尚,于是在从众效应的推动下,大家都争先模仿。
“小A有强迫症,每天不在朋友圈晒自拍会死;
小B有自闭症,从来不参与集体活动;
小C精神分裂,对着领导发嗲卖萌,对着同事发飙卖臭脸;
小D有选择恐惧症,被一群公子哥围着团团转,却始不知该选谁……
我周围的人个个病得不轻啊……可是万一别人我觉得太正常了被针对被排挤怎么办,对了,我有洁癖,这些人有病,我要远离他们,免得自己也被传染了”。
?
(图片源自:papi视频截图)
2.
为什么不建议随意地贴心理疾病的标签?
我不建议大家随意地贴心理疾病的标签。在我看来,给自己贴心理疾病的标签其实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1)自欺欺人,逃避责任
当一个人习惯性地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时,“贴标签”往往成为其自欺欺人、逃避责任的一种方式。
做选择的时候,优柔寡断,美曰自己得了“选择恐惧症”,让别人来替自己做选择,最后别人替自己做的选择自己不满意时,就埋怨是别人的问题。
做事拖延,就给自己贴上“懒癌晚期”的标签,反正也没药可治了,那就这样吧,继续玩王者荣耀去咯!
“我有病我有理,你们都要迁就我”!
本来应该去面对的困难与挑战,通过自我麻痹式的贴标签,逃避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一切都归根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如此一来,自己不仅得不到成长与提升,而且还容易失去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2)以讹传讹,误人误己
很多人张口闭口就说自己有“抑郁症”,认为抑郁症逛个街、看个电影就好了。
如果这种错误的认识被广泛传播,大家也逐渐形成了对心理疾病错误的刻板印象。
有一天,当你自己真的患上抑郁症时,向他人倾诉时,其他人可能一边指责你“你不要老是想不开”,“你就是想太多”,一边每天拉你看5部电影,逛10次街。
心理疾病的标签大多传递着错误的信息,使用的人越多,更容易以讹传讹,不仅达不到科普心理疾病的效果,反倒容易造成很多误解,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好吧,自己感受下。
(3)娱乐至死,伤害弱者
真正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本来可能就痛苦不已。当严肃的心理疾病,成为调侃自我和他人的工具时,标签化不仅让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关心,更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咨询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在社交方面存在着障碍的大学生来访者,他觉得自己患有“社交恐惧症”,想与他人交流,却不知如何开口,于是选择独来独往,同时内心又特别敏感。
而偏偏他宿舍的朋友们聊天时,喜欢拿心理疾病作为标签,相互调侃。
尽管他在一旁做着自己的事情,但是每次听到舍友们在交流中,提到“社交恐惧症”时,他就隐隐地觉得他们是在暗讽自己,更是加剧了自己不安、痛苦和焦虑。
没有真正经历过心理疾病的人可能难以感同身受,而娱乐化随意地贴标签,更像是在伤口上撒盐。
“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3.
如何区分真正的心理疾病和标签?
?
(图片源自:papi视频截图)
(1)严肃科普,那些常常被我们误解的心理疾病
抑郁症
【误解】
心情不好就是抑郁症,不要想太多,逛个街看个电影什么的就好了。
【严肃科普】
最新的学名为“抑郁发作”,连续2周以上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伴随思维缓慢、动作减少或迟缓、失眠、反复地想到自杀等症状。
贪食症
【误解】
每天不停地吃吃吃……
【严肃科普】
又称“神经性贪食”,暴饮暴食,每周至少发作2次,且持续至少3个月,存在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用引吐、导泻、增加运动量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的发胖。
厌食症
【误解】
没食欲,吃不下。
【严肃科普】
又称“神经性厌食”,至少3个月,存在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自愿禁食、引吐、服用泻药等药物、体育锻炼等方法过度追求减轻体重,甚至在明显消瘦的情况下还认为自己太胖,导致较长时期食欲减退或消失,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
自闭症
【误解】
封闭自己,不爱活动。
【严肃科普】
“神经发育障碍”中的一种,在发育早期(3岁以前)就一定有显示,主要表现为两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这些症状带来了在社交、职业等方面的显著障碍。
社交恐惧症
【误解】
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不擅长与人打交道。
【严肃科普】
病情至少1个月以上,同时符合4个特征: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的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出现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明知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仍无法控制。导致个人痛苦及社会功能损害。
(2)心理疾病的标签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望文生义
仅仅是根据心理疾病的字面含义便对号入座。例如:焦虑情绪=焦虑症;没有食欲=厌食症。
以偏概全
仅仅是根据偶尔一两次或一两天的表现便对号入座,夸大或扭曲事实。
一时戏言
仅仅是用于自我调侃或与他人开玩笑,所言的症状在生活中并没有产生较为严重的精神痛苦,也没有实质性地影响到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
而真正的心理疾病都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在我国,心理疾病必须由医疗机构中的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才有资格进行诊断。
怀疑有相应的心理疾病时,可对照权威的诊断标准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估,更可靠的方式是求助于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
“心理疾病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不是一种潮流,它不是一种时尚,如果你真的有心理疾病的话,就去治”。
(3)去掉心理疾病的标签,勇敢地做自己
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也许让自己显得更幽默、逼格满满,通过这样“自黑”以逃避责任,获取他人的同情……不管是出自何种动机,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撕掉心理疾病的标签。
我就是喜欢发自拍,记录自己的青春和美丽,才不是什么“强迫症”;
我就是喜欢吃吃吃,能吃是福,妈妈说女人胖点才有福气,才不是什么“暴食症”;
我就是喜欢一个人独处,一个人想干嘛就干嘛,自由潇洒,才不是什么“自闭症”。
?
去掉心理疾病的标签,我可以更轻松地前行。
我很好,我没病。也许我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但是我可以勇敢地做自己。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