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什么叫叛逆,就是一个人不愿意服从,才会被称为“叛”;一个人不愿意按规定的路线走,才会被称为“逆”。
可是,对于一个孩子,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他去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当然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当然要尝试不同的道路。这怎么能被称为“叛逆”呢,这其实是在“探索”。所以,我宁愿称之为孩子的“探索期”。
认真了解叛逆期
在人的一生中,通常会出现三次叛逆期,其中第一次叛逆期在2.5~3岁之间,第二次叛逆期会在7~9岁之间,第三次叛逆期会在孩子12~15岁之间。
定义---“叛逆”是高高在上的成人对孩子轻视的一种定义
其实,“叛逆期”首先源自孩子一系列的表现,给爸妈带来的困惑,从而引发了焦虑、失望和无奈的情绪,最后爸妈们对此下了一个定义:“叛逆期”。也就是说“叛逆期”是以爸妈为中心下的定义,而不是孩子。
当我们定义“叛逆期”的时候,我们都潜意识地下了另一个判断:“孩子的这些表现是不合理的”。
这样下定的义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叛逆期是一个时期,它有开始也有结束。这其中带着爸妈对现状的无奈,以及这个现状会好转的期待。
另一个好处,叛逆是孩子的问题,而不是爸妈的问题。于是爸妈可以仍然按从前的方式对待孩子,等待孩子“改邪归正”。这个定义,真的是“恰到好处”。
然而,如果你细心一些就会发现,叛逆期的症状,难道只有这些时段才存在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你是不是清醒了一些?实际上,这些症状一直存在,只不过当问题发展到爸妈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认为他的“叛逆期”到了。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叛逆期并没有特定的表现。有的只是这些现象的极端恶化。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被父母“镇压”的后果
第一次叛逆期来到的时候,爸爸妈妈从精力上、能力上、意志上,可以说完全有能力解决。
通常来说,我们都不会太在意。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我们要么拒绝他同时哄着他,实在看不下去就教训他,要么就满足他。然后,孩子会根据我们的处理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两种做法,会为孩子带来第一个根深蒂固的结论:“我的人生是由别人决定的”。
第二次叛逆期,爸爸妈妈通常会比较困惑。他孩子此时的不良表现和无理要求出现时,爸妈通常的处理的方式是讲道理来驳回孩子的要求。此时,孩子的心灵开始种下一颗种子“我的全部愿望必须合理。”
第三次叛逆期来到的时候,孩子已经处在青春期了。这个时期爸妈普遍会比较迷茫。因为孩子基本上不会再主动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直接去行动。爸妈通常只有事后才有机会去处理,可是为时已晚。
即使我们事先告诫孩子,孩子也会说“我知道了”“我知道要这样做”。然后,他依然我行我素,于是大人开始抱怨孩子不讲道理,不守承诺。最终孩子的叛逆会引起爸妈空前团结,最后被爸妈军团强行镇压。孩子在这次叛逆期就会收获到,“在现实面前,我太渺小了”。
当孩子认为人生不由自己决定的时候,他就开始抱怨自己的环境不好,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自己受到了委屈;
当孩子认为所有的行为必须合理才行,他在机遇面前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需不需要,而是看困难有多大。当他看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会收获叹息;
当孩子认定自己是那么渺小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没有自信。他遇事更愿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承担责任。是不是这样?
你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朝气蓬勃,遇事负责有担当。可是,你仍然不自觉地会用之前的方式对待孩子,那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做,实际上有两个原因:
其一,你之前也曾经这样被对待,于是你继承了自己的父母对待你的经验,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其二,这样做代价最小,因为你没有付出过直接的代价。
这样做代价最小的原因,是你没有看到真正的代价,就是孩子未来的一生。
在这样的结果面前,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对待孩子吗?
要解决叛逆期困惑,我们首先需要重新定义叛逆期。
叛逆期=探索期
为什么要叛逆?因为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棋子”了。
孩子从来都是独立的个体,只不过他需要我们的抚养和监护。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他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所以,他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要求,也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
只不过,在他拥有的资源不完状况的时候,作为爸爸妈妈你有权利满足或者拒绝他。
然而,不管满足或者拒绝,我们都需要让他意识到一点,这是他自己的生活,他需要为此付出努力。
所以,用我们全新的态度重新定义叛逆期的时候,我们可以称它为“探索期”。
在三个探索期内,孩子分别会探索:
我的世界有什么?
我可以得到什么?
我可以怎么做?
当我们用全新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在这些阶段成长的时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孩子逐渐变得自信、阳光、有担当。
虽然他们不是成熟的,但要作为成熟的人去对待。而作为家长,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成年人状态,尊重孩子的独立。
我们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鼓励他有更美好的愿望。我们为孩子创造宽松、积极的成长环境,让他为自己的愿望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同时,哪怕我们不同意,我们也激励孩子坚持自己的选择。
孩子有了独立的想法,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其实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呢!
也有许多父母担心,这样的教育会不会就是放纵,任其为所欲为了呢?其实,我们一点都不必担心我们的孩子不受制约,真正的制约并不完全需要强权或是威严。
由于孩子正在挣扎着长大,最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角色认同,正是自我观念的成形,思想的启发阶段,所以最容易受影响。
所以,面对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认清事实的真象;并不是谁叛逆了谁,顶多只有一个倔强的孩子悄悄“离开”我们而已。我们当然觉得痛苦,但愤怒则大可不必。
如果,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我们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我们就该立即赶过去,陪他一块爬起来。
各位爸妈们,你们愿意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吗?
真心希望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竖立“人的权威”,而是“事实的权威”。家长要实事求是地在孩子面前说“我不知道”,“我不懂”,更多地鼓励孩子“你认为呢”,“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即便孩子的想法在大人看起来很荒谬,家长也不要轻易嘲笑和否定,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印证,去试错,去探索,去尝试。家长的职责,是激发、鼓励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而不是相反。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有些所谓的叛逆行为,“你说东他非得说西,有时候就为了让他洗个澡也得生上一肚子气。今天让他拿出他的日记我检查一下,我一看就生气啊”,“做作业拖沓,贪玩,学了钢琴和游泳但是不好好努力,我让她别学了她又坚持要学”,“性格相当的执拗,在家小霸王,出门又很胆小。对比他弱小的孩子动手,打人,骂脏话。最喜欢在家门口讲路过的人有毛病,神经病”…
这些事情的第一人称,都是“家长”。都是孩子没有听家长的话,家长就觉得孩子叛逆了。我觉得,只要家长调整问题的角度,就可以释然了。譬如,家长是不是有检查孩子日记的权利呢,家长是不是有决定孩子学习哪种才艺的权利呢,家长是不是一定要说一不二呢……
既然孩子在探索期,当然就是不稳定的状态,当然就会提出各种想法,当然就会有不恰当的行为。这本身就是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就像孩子学走路就会摔跤一样。可惜的是,家长太完美主义了,太期望自己的孩子白玉无瑕了。
就算孩子讲脏话,打人,讲成人笑话……这些在家长看起来顽劣无比的行为,其实也是孩子的正常行为。当孩子讲了一句脏话,平时挺温和的家长,突然变得激动和愤怒,这对于孩子来讲,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家长越是反应过度,孩子觉得这个实验越是有趣,越是有效。
那么,家长如何面对孩子在探索期的各种“不正常行为”呢?我的建议如下:
一:不做道德的评判,不贴标签。这是最首要的一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一个孩子在某个时期调皮一些,就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坏孩子”。而这个孩子,也就此一直坏了下去。
对于一个孩子,仅仅因为做了一些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违背了大人们的意志和标准,就被认为是不对的。这反而会激发孩子真正的叛逆,以激怒大人的世界为乐趣。这是非常可悲的,我不希望这些悲剧再次上演。
二:不给唯一的标准和答案,鼓励孩子正常的语言探索,行为探索。或许是这个时代的步伐太快速了,或许是这个社会的竞争过于激烈了,家长和老师都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一个孩子真正的成熟,只能靠他自己的一点点积累,而不是大人们的灌输和管束。
这个道理说出来很浅显,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忍不住多说一句,多帮一把,多踢一脚。
孩子一会儿对游泳感兴趣,一会儿对钢琴有兴趣,这是他最正常的尝试,怎么就是叛逆呢;孩子做玩儿的多一些,把衣服弄的脏一些,作业慢一些,洗澡慢一些,收拾东西慢一些,是孩子天性的反应,是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怎么就是叛逆了呢;更不用说,孩子多问了几个为什么,质疑大人的权威,那是孩子独立思考的开始,是令人欣喜的成长,怎么就是叛逆了呢……
反而,家长应该更多地鼓励孩子的探索期的行为,只要不是涉及到安全的问题,我认为完全可以百无禁忌。话说了,如果不在这个时期,给孩子毫无限制的想象空间,探索空间。孩子长大后,这方面基本就没有什么可能了。
三:相信孩子,并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要相信孩子,充分相信孩子。很多家长就是不肯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善良的,是有自控能力的,有自我成长的能力的。
“无论孩子多么大了,都是我的孩子”,这是情感上的诉求。但是,在现实中,家长如果不放手,不给孩子独立思考,自我成长的空间,孩子真的就会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
家长如果给孩子画一个框,孩子就永远在这个框里,他越长大,越感到憋屈,就越是挣扎和反抗;家长如果给孩子指无数的路,那孩子就不断尝试,最后会找到自己的路,孩子越长大,就会沿着路越走越远,越走越顺畅。
综上所述,我认为对孩子来说,只有探索期,没有叛逆期;叛逆期是家长心态的反映,孩子的行为要顺势而为,而不是压制和管束;相信自己的孩子,支持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人生是一辈子的事,不要太纠结一时的结果,给孩子试错的机会,那是孩子的成长的权利。
最后,祝福你们,和可爱孩子!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