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是社交和沟通行为的缺陷。从外表上看,患有孤独症的人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可能会面对情感和行为挑战,症状可能会持续一生。
孤独症的最佳干预年龄是3到6岁,越早干预越好。干预的前提是能在早期发现。
作为父母,儿童早期的哪些行为需要引起关注呢?
1. 缺乏眼神交流
孤独症儿童早期的表现可以是眼神交流的困难,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不能进行眼神交流。例如:
缺乏与其他孩子进行眼神交流的社交动机
很难同时关注口语的交流和他人的眼睛
眼神交流带来非常强烈和有压力的感官体验
有时候眼神交流的障碍也表现在共同注意力的缺乏,比如对某人或某个物品,很难与成人一起同时注意。
2. 很少咿呀学语
婴儿在会说完整的字前,就能发出声音。他们会通过咿呀学语练习。
患有孤独症的婴儿可能缺乏语言,说话缓慢,或者在某个发育时间之后突然停止说话。
3. 无法理解或使用手势
当成人指向某个事物时,孤独症的孩子不能解读手势的意思,无法跟着手势的方向关注事物。他们也可能出现无法用手势表达或者交流的情况。
在儿童16个月的时候,一般就会使用上十种手势。比如:
拿着一件东西还给别人
对不想要的东西摇头表示不
想被人捡起就举起胳膊
孩子观察别人的手势,然后自己动手学习模仿。尽管这些行为看起来是基本的,但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代表了孩子与其他人沟通的意愿。
4. 缺乏分享意愿
为了与他人建立联系,主动互动是孩子通常会表现出的。如果一个孩子不寻求互动,或者在与他人玩耍时很少有感情交流,这也是孤独症的信号。
有时候并不是他们不想分享,而是他们表达快乐的方式和我们期望的可能有所不同。
5. 重复刻板行为
研究发现,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平均大约有6种重复刻板行为,而没有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只有1或2种此类行为。
这类行为可能的表现是:
兴奋时挥动双手
前后左右摇晃身体
原地转圈
反复上下楼梯
踮脚尖走路
有时候这些行为是为了满足感官上的自我刺激。
6. 狭隘兴趣
孤独症的孩子对物品和玩具比人更感兴趣,比如:
着迷于旋转物体或灯光
迷恋于看电视广告
执迷于排列玩具
专门听单调的声音
7. 缺乏模仿能力
婴幼儿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无论是通过面部动作、声音,还是挥手、鼓掌或做出其他类似的手势。
孤独症的孩子很少会模仿他人的面部动作或手势,也很少模仿使用物体。
8. 没有呼名反应
通常,婴儿会对自己的名字做出反应,把注意力转向向他们呼喊的人。
孤独症的孩子通常听不到别人叫他们的名字;只有大约20%的时候,孤独症的婴儿会转过头去看叫他们的人。
孤独症的孩子通常会有选择地对声音做出反应,例如,他们可能不会对父母叫他们的名字做出反应,但他们可能会突然对打开的电视有反应。通常,父母会错误地怀疑他们的孩子有听力问题。
孤独症是一种谱系障碍,没有两个病例是相同的,其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并不是每一个孤独症儿童都同时拥有这些现象。如果发现孩子有一些或者甚多这些现象,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