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气候转换分界点。一过中秋,天气明显
编辑:ddayh.cn
中秋是气候转换分界点。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容易感冒、咳嗽。除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会皮肤干燥,或腹泻、便秘等肠胃功能失调。
在所有节后综合征中,肠胃问题是人们最大困扰。一方面大鱼大肉、开怀畅饮,让肠胃大受刺激。另一方面,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又让肠胃饱经摧残,所以很多人在年后,会出现各种肠胃问题,比如消化不良、肚胀恶心还有神经性厌食等。中秋节之后,都市人首先要调养肠胃,通过饮食让身体尽快恢复状态。节后最好多喝粥和汤,蔬菜可以做成粥,这样不仅能补充纤维素,而且利于排毒。
节后几天要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主食最好以谷类粗粮为主,如玉米、燕麦、小米、豆类等,同时调配深色或绿色蔬菜的比例。并且多喝粥和汤,蔬菜最好生灼,或做成蔬菜粥和汤。这样不仅能补充足够的纤维素,而且利于排毒,让紊乱的胃肠休息调整。
大量饮用啤酒、可乐、软饮料、咖啡、合成果汁等使很多人不记得要喝水。中秋期间,随着脂肪摄入量过高,肠胃肝脏负担过重。因此营养专家建议大家在节后几天强迫自己多喝白开水或绿茶,这样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和酒对肝脏的危害。
中秋节后,在保养身体方面,养生君为大家总结出下列几点:
食养:防燥滋阴,养肾润肺
秋季,气候变凉,空气中普遍缺乏水气,食养以防燥滋阴,养肾润肺为主。在饮食上,应以少量椒、葱、韭菜、蒜等辛辣食物,配合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至于老人,还可以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秋天的气候干燥,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水分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分的水果,避免剧烈的运动。并应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秋季,暑气由盛而降,昼夜温差大,到了10月左右,暑气渐退,但逢秋老虎发威时,天气又闷又热,这种凉热不定的天气,最容易感冒。
下列有几个食疗方可以预防感冒:
1.生青杨桃5个,榨汁,加入一钱人参粉共服。
2.酸杨桃切片,加点盐,可防感冒声哑、喉咙痛。
3.香蕉一个,加柠檬数片及砂糖,腌半小时后食用。
形养: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的气候干燥,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水分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分的水果,避免剧烈的运动。并应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药养:以养肺、补气、滋阴为主
药养重点放在滋补津液方面,平时可服用人参、沙参、麦冬、百合、冬虫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贝、胖大海等益气滋阴的中药来保养。若容易发燥病,则用生地、百合、党参、麦冬、甘草来预防。
另外,中秋过后要注意培养乐观的情绪,享受收获累累硕果的喜悦,或以哲人的眼光判断自然季节交替所表现的各种景象,保持内心宁静,收神敛气。
除对日常生活进行调节外,还要进行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
中秋过后应该少洗澡
中秋已过,天气已明显变凉了,但很多人依然坚持每天洗澡的习惯;随着暴晒的日子越走越远,被防晒霜糊了整个夏天的人觉得现在终于可以解放了;再说这时候,离冬天寒风呼啸的日子也还远得很,更有人认为每天护不护肤都无所谓了。
其实,这都是误区,下面是西医和中医的观点:
西医:秋天应减少洗澡次数。秋季风大灰尘多,人们出的汗量减少,空气十分干燥。此时,人们暴露在外的皮肤有一种紧绷绷的感觉,缺乏弹性,甚至还会起皮。这是由于皮肤水分蒸发加快,皮肤角质层水分缺少的缘故。
1.进入秋季以后,可以减少洗澡的次数。在多风的日子里,如果洗澡过多,会把人身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油脂洗掉。
2.洗澡时选用的浴液一定要选择碱性小的,中性的最好。
3.沐浴后最好涂一层可以润肤、保湿的护肤品。
4.每天必须多饮水,还可以在房内放上一盆水或使用空气加湿器,以增加室内的湿度,有需要者每隔数小时可给皮肤喷点水,使皮肤始终处在一种较为湿润的状态。
中医:别用太热的水洗澡。秋天人们不宜洗澡过多,更不宜用太热的水洗澡,否则皮肤的保护层被破坏后,皮肤更易感染细菌。因此,讲卫生也要适度。
1.不宜过度清洁皮肤,两天一澡为宜。
2.不用过热的水洗澡。我们洗澡如果用较热的水,会让肌肤变得更干燥,出现发红甚至脱皮的现象,这样也不利于适应气候的变化。
●三秋养生各有侧重
秋季气候多变,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时期,人们的情绪也极不稳定,所以有“多事之秋”一说。秋季可以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初秋——湿热重,防暑降温要继续。俗语说“热在三伏”,而第三伏一般都在立秋之后。故在初秋时期,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故有“秋老虎”之说。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中医将这个时期称为“长夏”,而长夏“六淫”之邪的主气就是“湿”。所以,这个时期的养生仍需重视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
中秋——养阴要防燥,润肺益胃肠。“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这个时期,人的汗液蒸发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毛发脱落、大便秘结等症状。所以,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晚秋——防燥又防寒,情绪要乐观。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秋风萧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和加重。故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并重视耐寒锻炼。但老年人和平素患有各种慢性宿疾者,则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要特别注意调整情志,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
节后食谱
主食:粗粮蔬菜调养肠胃
节后几天要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主食最好以谷类粗粮为主,如玉米、燕麦、小米、豆类等,同时调配深色或绿色蔬菜的比例。并且多喝粥和汤,蔬菜最好生灼,或做成蔬菜粥和汤。这样不仅能补充足够的纤维素,而且利于排毒,让紊乱的胃肠休息调整。
配食:新鲜水果促进消化
要想调整失衡的消化功能,人们可以在年后有选择地多吃水果。如饭后1小时喝橙汁和木瓜汁,可调整消化机能;吃苹果和香蕉也可促进消化。
补充:多喝白开水
大量饮用啤酒、可乐、软饮料、咖啡、合成果汁等使很多人不记得要喝水。过年期间,随着脂肪摄入量过高,肠胃肝脏负担过重。因此营养专家建议大家在年后几天强迫自己多喝白开水或绿茶,这样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和酒对肝脏的危害。
番茄粥补肾养胃
原料:番茄、西米、白糖做法:先用开水略烫一下,撕去外皮,刀切成丁块,西米用清水浸泡发好,旺火烧开水,加入西米、番茄、白糖,煮沸后改用小火略煮。
莲子百合糯米粥健脾
原料:莲子、百合、糯米、白糖做法:莲子、百合在水中泡20分钟,糯米锅中煮开,置小火约10分钟后,放泡好的莲子和百合;煮至稠即可食用。
赤豆补脾粥
原料:赤豆、山药、薏米、莲子、大枣、芡实、糯米做法:山药洗净、刨皮、切块,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改用文火煮烂,加入适量白糖稍炖即成。
说了那么多,请记住以下养生要点啦
食养:防燥滋阴,养肾润肺
形养:多喝水、早睡早起
药养:以养肺、补气、滋阴为主
护理:中秋过后应该少洗澡
中医:别用太热的水洗澡
中秋节后,在保养身体方面,专家建议:
食养:防燥滋阴,养肾润肺
秋季,气候变凉,空气中普遍缺乏水气,食养以防燥滋阴,养肾润肺为主。在饮食上,应以少量椒、葱、韭菜、蒜等辛辣食物,配合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至于老人,还可以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最后,养生君祝福您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