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在平日的临床工作和网络问诊中,有很多患者及家属想让详细的解读病理报告,这其中“肿瘤的分期”往往是患者与家属最为关心的。因为,“浸润性与非浸润性”、“激素受体”、“靶向治疗”等等词汇对于他们是陌生的,短时间内难以理解的;而“早期、中期、晚期”这几个词就容易理解的多。今天就来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下乳腺癌的分期。
关于乳腺癌分期的方法很多,临床上最常用的是“TNM分期”。即根据肿瘤大小(简称T),淋巴结是否转移及转移数目(简称N),及是否有远处器官转移(简称M)三者综合情况分析TNM以决定乳腺癌的分期。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情况不详(已被切除)
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最大直径≤20mm
T2 肿瘤最大直径>20mm,≤50mm
T3 肿瘤最大直径>50mm
T4 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包括炎性乳腺癌)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情况不详(如既往已切除)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
N2 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N3 ≥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或上淋巴结转移;或腋窝淋巴结合并内乳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根据TNM这三者的排列组合即得到了患者在出院小结的诊断一栏中看到的肿瘤分期。我们可以通俗的将0期称为早早期,I期称为早期,II期III期称为中期,IV期称为晚期。
2018年1月1日,第8版AJCC癌症分期在全球启动。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系统更新涉及解剖学信息、生物标志物、多基因检测、癌症风险评估模型等方面。其中,在 TNM 分期基础上增加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2,HER-2) 及组织学分级 4项生物标志物及 Oncotype DX多基因检测等内容,所形成的预后分期系统 (prognostic stage groups) 成为本次更新的最大亮点。第8 版分期系统为了临床医生能够理性理解和应用分期系统的推荐意见,首次建立了 AJCC 证据等级概念。此次纳入预后分期的几项生物标志物及多基因检测方法均获得I级,即最高等级的证据支持,其预后预测价值已获得充分验证。第8版AJCC癌症分期其中的解剖学分期内容的重申与更新有:小叶原位癌(LCIS)归类良性病变从分期系统删除;最大径1.0~1.5mm的浸润癌应记录为2.0mm,避免被归为微小浸润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s)导致肿瘤分期低估;新辅助治疗前SLN微转移灶增加cN1mi标准,删除pN0目录下pN0(i-)及pN0(mol-);肯定CTC意义,临床晚期乳腺癌外周血CTC≥5个/7.5ml,临床早期乳腺癌外周血CTC≥1个/7.5ml提示预后不良,证据水平为Ⅱ级(AJCC Level of Evidence II)。详细内容我们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热门介入与放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