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大家对蜱虫能了解多少呢?其实它的存在距离我们的生活还是很近的。
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蜱也叫壁虱,鳖吃,俗称狗鳖、狗豆子、牛虱、牛鳖子等。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主要种类有全沟硬蜱、草原革蜱、亚东璃眼蜱、乳突钝缘蜱。
吸血习性: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多数蜱种的宿主很广泛,例如全沟硬蜱的宿主包括哺乳类200种,鸟类120种和少数爬行类,并可侵袭人体,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宿主关系: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颈部肉垂和乳房,次为肩胛部。波斯锐缘蜱多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寻觅宿主:蜱类寻觅宿主的方式: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接触时即爬附宿主。
叮咬症状: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主要危害:蜱虫是家畜体表的一种吸血体外寄生虫,其对宿主的危害是直接叮咬造成的宿主物理性损伤以及在其叮咬过程中造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在不同宿主之间的传播。蜱虫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病媒生物,它们能传播很多病原体,原虫32种(如巴贝斯虫)、病毒83种(如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细菌14种(如布氏杆菌、无形体)、立克次体20种(如Q热、蜱传斑疹伤寒)、螺旋体18种(如伯氏疏螺旋体)、衣原体1种、支原体1种、巴尔通体1种(猫爪病)和线虫2种。在这些病原体中,有些是十分重要的蜱传病原体,如贝纳柯克斯体可作为生物恐怖战剂;埃里克体和有些疏螺旋体跟人畜共患病密切相关。中国已知的蜱传人畜共患病主要有5类10种,包括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斑点热、莱姆病、回归热、野兔热、鼠疫、布病和巴贝斯虫病等。目前蜱传疾病已成为仅次于蚊媒疾病的重要虫媒传染病。
治疗:一旦被咬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自行在家摘除。蜱咬伤出现的皮炎主要是消炎、止痒、止痛,同时给予对症处理。
发现被蜱叮咬后常采取如下措施:
1. 发现蜱叮咬皮肤时不可强行拔除,以免撕伤皮肤及防止口器折断在皮内。可用乙醚、氯仿、旱烟油涂在蜱的头部或在蜱旁点燃烟头、蚊香烤它,数分钟后蜱虫就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体石蜡涂在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拉出。
2. 去除蜱虫后伤口要进行消毒处理,如发现蜱的口器断在皮内要手术切开取出。
3. 在伤口周围用2%盐酸利多卡因作局部封闭,亦有人用胰蛋白酶2 000U加生理盐水100mL湿敷伤口,能加速伤口的愈合。
4.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要给予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地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左或皮质类固醇如:米乐松、强的松等。出现蜱麻痹或蜱咬热要及时进行抢救。如创面有继发感染要进行抗炎治疗。
预防蜱咬:
1. 消灭家畜体表和畜舍中的蜱虫,可喷洒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剂。住房要通风干燥,填抹墙缝,堵封洞穴,畜棚禽舍要打扫干净或用药物喷洒,以消灭蜱的孳生场所。
2. 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或野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衫,扎紧腰带、袖口、裤腿,颈部系上毛巾,皮肤表面涂擦药膏可预防蜱虫叮咬,外出归来时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回家。
最近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好季节,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就是,许多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去踏青,好动又是孩子们的天性,出去游玩时,“打滚撒泼”这是必然的。但是大自然中充斥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危险,所以父母谨慎一些还是有必要的,别去尚未开发好的风景区、尽量少去草丛浓密的野地。给孩子多一些防护措施,这样大家也能够玩得开心,还有放心!
热门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