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黄疸是肝胆疾病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其出现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胆红素的产生,与血中红细胞的破坏、肝细胞代谢功能紊乱及胆汁通道阻塞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当胆红素在肝前、肝内、肝后代谢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时,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就可能会升高,超过正常水平就可引起尿色加深、眼白变黄、皮肤和黏膜明显发黄,医学上称为“黄疸”。黄疸伴有肝酶(多指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异常时,一般称为黄疸型肝炎。
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34.2μmol/L时,可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眼白)变黄,为显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时,肉眼可能看不见黄疸,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一般来说,黄疸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越重,黄疸越深。若超过171μmol/L,就有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要引起重视。
临床上,根据黄疸的原因和性质,可将黄疸分为三类:溶血性、肝细胞性和阻塞性。溶血性黄疸见于先天性溶血、疟疾,主要表现为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正常或轻微升高,血常规有溶血现象;肝细胞性黄疸多见于各种肝炎,如病毒性肝炎,表现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血常规一般正常;阻塞性黄疸见于胆囊炎、胆石症和肿瘤等疾病,表现为直接胆红素升高程度高于间接胆红素的升高程度。
在肝病的发展过程中,黄疸是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黄疸减轻,表示病情好转;若黄疸逐渐升高或急剧上升,表示病情恶化。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淤胆型肝炎患者虽然胆红素很高,病情可能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
热门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