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然而的确有那么一批病人长时间发热,常规诊疗 3 周以上却一直未能明确诊断,这就是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发热待查」(FUO)的诊疗是颇有挑战性的。无论是患者,还是对医生,长程发热带来的不适、焦虑等都在折磨着医患双方。此时,需要认真细致、知识渊博的医生,更需要颇有耐性、善于跟医生沟通交流的病友。
一. 发热待查的定义
1961 年,Petersdorf 和 Beeson 通过对一系列发热原因不明患者的观察后正式提出「发热待查」( FUO) 的定义和分类,并沿用至今,成为经典的「发热待查」概念。
在今天,发热待查分为 2 大类,共 4 小分类。即先分为经典型发热待查和特殊人群的发热待查。而特殊人群的发热待查又包括住院患者的发热待查、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发热待查和 HIV 感染者的发热待查。
1. 经典型发热待查:发热持续3周以上,口腔体温至少3次>38.3 ℃(或至少3次体温在1天内波动>1.2 ℃),经过至少1周在门诊或住院的系统全面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 系统全面的检查应至少包括3大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培养、胸部 X 线片和腹部 B超。 且患者无免疫缺陷相关疾病史。
2. 住院患者的发热待查:患者入院时无发热,入院后发热超过3天,口腔测体温至少3次>38.3 ℃(或至少3次体温1天内波动>1.2 ℃)。
3. 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发热待查:患者存在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 个/L);发热超过3天,口腔测体温>38.3 ℃(或体温1天内波动>1.2 ℃);体液标本经培养>48小时后结果显示阴性。
4. HIV 感染者的发热待查:确诊 HIV 感染,住院患者发热超过3天或门诊患者发热超过3周,口腔测体温>38.3 ℃(或体温1天内波动>1.2℃)。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经典的 FUO。
二. 发热待查的病因分类
1,感染:各种病原体感染是最常见导致 FUO 的原因。需注意深在部位的感染灶,比如腹腔、盆腔、颅内、感染性心内膜炎、牙源性、肾盂肾炎、鼻窦炎。还有注意常见易忽视的病原体,比如结核、非结核分支杆菌、李斯特菌、布鲁菌、军团菌、伤寒菌、奴卡菌。少见的病原体有:Q 热病、巴贝虫病、莱姆病、无形体病/埃里希体病等。
2,非感染性炎症病: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细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少见的有假性痛风、成人 still 病、家族性地中海热 (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FMF)、Blau 综合征、Schnitzler 综合征等。
3,肿瘤:常见的有淋巴瘤、前白血病、肾癌、胰腺癌;少见的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心房粘液瘤、
4,其他:亚急性甲状腺炎、伪装热、肾上腺功能不全、Mollaret 动脉综合征(无菌性脑膜炎)、Caroli 病、婴儿骨皮质增生症 (Caffey 病)
三.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
1. 医生应尽可能详细的了解病史、家族史、接触史;
家族性发热要小心自身炎症性类疾病,比如家族性地中海热 (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FMF)、甲羟戊酸激酶缺乏症 (mevalonate-kinasedeficiency,MKD)、Blau 综合征等;
海洋水、池水接触则小心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牛羊接触史提示布鲁斯菌;蜱虫叮咬史提示 Q 热、莱姆病等。
2. 医生应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
切忌漏诊一些细节:眼睑、甲床、颞动脉、口腔、乳突/副鼻窦、心脏杂音、外阴及肛门。像皮肤脓疱、男性睾丸触诊、肛门指检就容易漏掉。
皮肤的斑疹、瘀点提示病毒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
皮肤感染灶则提示奴卡菌;睾丸病变往往提示布鲁斯菌、结节性动脉炎。
肛门病变提示炎症性肠病。
荨麻疹样皮肤改变提示:冷炎素相关周期性综合征 ( cryopyrin-associated periodic syndrome, CAPS)、Schnitzler 综合征、肥大细胞增生症
3. 病人的前后对比非常重要;
比如心脏杂音的前后对比后差异可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有时甚至比经胸壁心脏超声都可靠。肝脾的进行性增大往往提示特定感染、淋巴瘤或白血病。
4. 检验、检查的选择思路;
不建议从一开始大撒网的检验。应根据病史、体征等针对性常规检验、检查。比如常见病原学检查、血培养、降钙素原、经胸壁心脏超声、抗核抗体谱等。如果常规检查未能明确,则可以进一步检查。比如少见病原体检验、甲状腺功能、骨髓细胞学、淋巴结活检、经食管心脏超声。再进一步的考虑 PET-CT、PET-MRI 等等。
四. 风湿科医生应直面发热待查的挑战
很多发热病人会同时有骨骼肌肉痛。风湿科住院病人里相当部分是发热待查病人。跟其他科医生一样,发热待查的病人仍应首先考虑感染性疾病。在中国,结核带来的发热待查相当常见。往往并非常见的肺部。
除感染外,很多医生会过分依赖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在风湿科,有不少常见疾病并没有特异性抗体协助诊断。
比如,巨细胞动脉炎、儿童的川崎病、假性痛风、still 病。
近 10 年来,自身炎症性疾病 (autoinflammatorydiseases,AUID) 概念被提出。AUID 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使其编码蛋白发生改变,导致固有免疫失调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同的是,AUID 通常缺乏自身抗体或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其参与炎症损伤过程的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而非 T、B 细胞。
临床上 AUID 常常表现为复发性全身性炎症。即突发周期性发热,伴皮疹、浆膜炎、淋巴结肿大和关节炎等,发作期急性期反应物升高;而发作间期,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急性期反应物也完全正常。
国内最早组建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 AUID) 诊疗中心的是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
根据他们的研究经验,家族性地中海热(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FMF)、冷炎素相关周期性综合征 ( cryopyrin-associated periodic syndrome, CAPS)、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 12 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 ( NLRP12-autoinflammtory disease, NLRP12-AD) 、要氏综合征(Yaosyndrome,YAOS)在中国常见。
国外常见的还有甲羟戊酸激酶缺乏症 (mevalonate-kinasedeficiency,MKD)、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综合征 (tumornecrosisfactor-receptorassociatedperiodicsyndrome,TRAPS)、Blau 综合征 (Blausyndrome,BS)、周期性发热-阿弗它口炎-咽炎-淋巴结炎 (periodicfever,aphthousstomatitis,pharyngitisandadenitis,PFAPA) 综合征。在中国似乎没国外常见。
中国的数据主要来自北京协和单中心的经验,还需更多研究阐述中国的 AUID 特征。但是疑难不明的 FUO 里有相当部分应是 AUID。对于 FUO 诊断不明时,及时转诊给经验丰富的 AUID 诊疗中心是很有必要的。
五. 发热待查该如何治疗?
找到病因是核心,不建议为了控制发热而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解热镇痛、甚至糖皮质激素。因为这样做往往会误导后续的诊疗。
比如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和活检组织培养的诊断率会下降。隐匿性脓肿可以因为抗菌药物而发热控制,但停抗菌药物后又反弹,甚至导致细菌耐药。找到感染灶做引流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对于疑似对糖皮质激素敏感的风湿病等,也应尽可能明确诊断、并仔细评估病毒、细菌感染的风险后再考虑使用激素治疗。同时风湿科医生必须明白,风湿性疾病人也可能因为感染而发热。尤其是在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
发热病人应尽可能保证足够水分摄入、保证恰当的营养支持。营养不良则不利于病情康复。
热门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