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慢性宫颈炎是临床常见病。现在体检比较普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也比较高,宫颈活检开展比较普遍,临床上很多宫颈肿瘤能够在早期甚至尚未真正形成之前就被发现并适时治疗。这里面要提到的就是与慢性宫颈炎以及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类病变,即CIN。相信多数患者拿到病理诊断报告,看到上面写着CIN这几个字母的时候都会感到迷惑,这究竟是什么病,严重么?
首先说,根据新近的定义,CIN这类病变与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密切相关。这告诉我们,它的病因与这类病毒感染有关。CIN是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这几个英文单词打头字母的缩写,即“宫颈上皮内肿瘤”。我们怎么来理解呢?这是个很专业的病理学术语,但我们还是可以简单的理解一下。这里面有肿瘤的字眼,提示这是一种肿瘤,或者肿瘤样病变。但这又不是一种普通的肿瘤,因为它的名字里有限定语,就是“上皮内”。什么是上皮呢,就是人体很多部位都存在的一大类细胞,比如人的皮肤,最表面的就是一些上皮细胞;宫颈表面也有上皮细胞,当然和皮肤的上皮细胞还不太一样。但是相同的是这些细胞都位于表面,覆盖在外面。从名字来看,“宫颈上皮内肿瘤”就是这样的一类特殊的肿瘤或肿瘤样病变,肿瘤(样)细胞是位于宫颈上皮内的,所以它们的位置比较表浅,还没有往深处生长,或者换句话说,这个肿瘤刚刚形成,甚至还未真正形成,处于很初始或者早期的阶段。总而言之,虽然CIN属于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但“早”是CIN的一个特点。如果在这个阶段发现并适当治疗,基本都可以治愈。这也是为什么健康体检和注意及时检查的重要性了,因为一旦跨越这个阶段,情况就不同了。
大家会注意到,我上面有时说CIN是“肿瘤”,有时说是“肿瘤样”,因为CIN里面还有几种情况,不是一概而论的;另外,通常我们说肿瘤,是因为肉眼就看到了肿块儿,或者通常说长了个包,但CIN的病变肉眼很难识别,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很难说它是个肿瘤;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部分CIN是出现了细胞内基因的改变,所以属于真正的肿瘤,只不过处于早期阶段。肿瘤本质上就是基因的改变。这里面我们还要提到一个名词,就是癌前病变,指的是本身没有达到癌的程度但是可能进展为癌的一类病变。CIN可以理解为癌前病变的病理表现,当然其中最严重的一种也可以理解为最早期的癌,即原位癌,就是暂时局限在上皮内还没有突破的一种早期状态。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个CIN有几种情况,有什么区别呢,到底严重么?
CIN是有一个分级的,由轻至重分为1,2,3级,通常用罗马数字表示,即CIN I,CIN II和CIN III。
那么这个轻重表现在哪呢?
最基本的就是发生改变的细胞所累及的一个范围及深度,其中I级病变主要是在上皮底层部分,而II级进一步向上扩展,到了III级就几乎累及或者已经累及全部上皮层。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理解,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在这里面不多说明。这是一个用的时间比较长的一种分法,但是现在也开始有了变化,也就是说有了新的命名和分类,现在叫什么呢?就是LSIL和HSIL,当然这个老的CIN的分级还在同时使用中,以后怎么变化还待观察。那么这里面就又多出来两个英文缩写,看来问题不那么简单。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名字的更新呢?
就是因为对疾病认识的深入造成的,病理学往往是对疾病认识深入和更新最前沿的一个学科之一,因此病理学的知识更新是非常频繁的,一本书或一套标准可能短短几年甚至一两年就会更新版本。
那么对于CIN来说,究竟认识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得它的命名也发生了改变呢?
简而言之,以前对CIN的认识主要是基于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改变的观察,而如今对这类病变不仅局限于形态的观察,还需要考虑到基因的改变,这就促使对这类病变有了新的命名以及诊断标准。有些病变基因已经出现了变化,但形态上的改变还不明显,或者人肉眼难以识别,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分子学的检查来界定这些病变和类似形态病变之间的区别,而这是在之前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存在这种基因改变时所无法意识到也无法做到的。区分这些病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基因往往是驱动性的,或者说决定性的,决定了病变性质的不同,虽然形态上可能还看不出差别,但本质变了。从这儿我们也可以看到,病理学并不是单纯的看显微镜下的改变,这门学科所涉及的领域是很广泛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有一些病变并不是人在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就能真正识别出来的。
我们还是来简单理解一下这两个新近出现的英文名字,即LSIL和HSIL。首先,它们只差一个字母,即首字母,一个是L,一个是H,这个首字母的L指的是low,即低级别,或者低度,而H指的是high,即高级别,或者高度。这又是一个分级,类似于之前的I,II和III,但是更简化了,只分为两个层次,即低和高。这里面的SIL指的是鳞状上皮内病变,因为发生于宫颈的鳞状上皮,所以这么叫,与上皮内肿瘤类似。至于两种分级系统各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绝非简单的事情,因为它们的概念和判断标准本身就有区别。之前说过,新的分类方法还要考虑到分子学的改变。这些复杂的东西这里面就不多说明了。
那么,不管哪种分级,各种病变严重程度如何,或者对病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我想这应该是患者最关心的。首先要说的就是最轻的,CIN I和LSIL。不管你怎么叫它,这种病变经过适当的治疗(通常是非手术治疗)基本都可以恢复,治疗的目的就在于不让这些病变进一步加重或者演变。这些病变虽然轻,但放任之的结果就是有最终演变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注意是说有可能,而不是绝对的),虽然时间一般会比较长,数年甚至十年以上。
相对于CIN I来说,CIN II和CIN III以及新的名称HSIL就更加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类病变存在肿瘤性的增生,或者说它们是在向着癌的方向又跨越了一大步,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了。因此处理的方式也大不一样,这时候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扭转这些病变,而必须进行外科处理了,通常是一些损伤较小的局部手术,例如锥切术或者利普刀术。至于选择哪种手术还需要结合患者年龄等,这是临床治疗的范畴,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这里面要强调的是,这些小的手术不但是一种治疗的措施,同时也是进一步确定诊断的途径。因为之前的诊断是基于活检,只是从宫颈上钳取很小很有限的组织进行病理诊断,这个诊断不一定代表全貌。而手术切取下来的组织其范围更大,深度更深,这部分组织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查,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如果病变仍然是活检看到的那样,那么治疗已经足够;如果看到了更严重的病变(例如肿瘤细胞侵入到上皮下,通常称为浸润,这是癌变的一个特点),则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或根据严重程度施加别的治疗措施。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CIN的处理通常是循序渐进的,而不一定是一步到位的,这和具体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有的人不需要手术,有的人一次小手术就可以,而有的人可能需要二次手术。
热门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