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问汗是中医问诊当中比较常用且重要的一个方面,《素问·阴阳别论》中就有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意思是说从汗孔排出的汗液乃是自身阳气蒸化津液所形成的结果。正常的汗出具有调节阴阳、滋润肌肤等作用,一般人在进行体力活动、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周围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恐惧或情绪激动时汗出当属生理现象。但如若当汗出而无汗,不当汗出而汗多,或者仅仅是身体的某一局部汗出时则就属于病理现象了。所以在患者就医时医生一般都会根据需要询问其出汗的情况,例如有汗无汗,出汗的时间、多少、部位及主要的兼症等等。
一般来说阴虚、阳虚引起的汗出属于中医的里证汗出的范畴。导致里证汗出的原因很多,除了阳气虚衰、阴虚内热之外还有阳盛实热和亡阴、亡阳等,临床上可以结合汗出的特点及其兼症来进行鉴别。
由于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导致腠理(中医对汗孔的称呼)疏松,津液外泄,故见日间汗出过多,活动后尤其明显,中医将此种汗出称为自汗。自汗的患者还常常会伴有乏力气短,神疲畏寒等兼症。而入睡后汗出,醒来汗止,则多见于阴虚内热的患者,中医将此种汗出症状称之为盗汗。一般盗汗的患者还会出现颧红、潮热、咽干等兼症。实际上是因为入睡之后,人体固护肌表的卫气入里,导致腠理不固,加之素体阴虚所生的虚热蒸腾津液外泄,故见睡时汗出;醒后卫气复归于表,腠理恢复固密,虽然阴虚有内热,也不能再蒸腾津液外出,所以醒后汗出即止。
综上所述,一般阳虚或者气虚的患者多容易出现自汗的症状,而阴虚的患者则多有盗汗的症状,若患者气阴两虚,则临床上可自汗、盗汗并见。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久病阴阳虚损严重时还可出现无汗的症状,这常常是由于阳气不足、蒸化无力或者津血亏耗、生化乏源所致。所以面对汗出的问题还是应该多方面去分析,结合整体状况才能下结论。
热门中医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