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面瘫诊疗方案
一、概述:
??中医认为本病易发生于气血虚弱者,外感风寒之邪,经脉气血凝滞而不能濡养筋脉,称之为面瘫或口眼喎斜。以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主症。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面神经炎。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推拿大成》王之虹、严隽陶)
(1)急性起病,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口角向歪向健侧,露齿或哭笑时更明显,鼻唇沟变浅。
(2)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
(3)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腮及吹口哨等动作。食物易残留于患侧齿颊间,可伴有味觉减退,唾液分泌障碍,泪腺分泌功能障碍等。
(4)嘱患者闭目时,可从眼睑裂窥见眼球向上、外方转动。
(二)中医鉴别诊断
1.?中风病:可有口舌歪斜,同时伴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麻木。
2.?口僻:可有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
三、推拿治疗方案
治则:活血散瘀。
常用穴位:印堂、太阳、攒竹、睛明、四白、地仓、颊车、迎香、人中、承浆、风池、翳风、合谷等。
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拿法。
1.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位,以一指禅偏峰推法或按揉法在面部操作,以患侧为主,健侧坐辅助性治疗。自印堂、神庭、攒竹、太阳、头维、睛明、迎香、地仓、下关、颊车、人中至承浆往返操作3~5遍,配合揉擦法,计15分钟。
2.患者坐位,术者立其后,用一指禅或按揉法施于凤池、翳风,最后拿颈项、合谷。计5分钟。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kma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
2.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采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
3.面部残障(FDI)评分法。
?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推拿治疗
根据症状所累及的部位,按照“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用相应穴位
取穴:风池、肩井、天宗、曲池、合谷等
常用手法:滚、按、揉、拔伸、弹拨及被动运动。
操作方法:
1.??????先在肩井穴、风池穴拿揉各约三分钟,继而用滚法在颈根部,脊柱肩胛区施术,每侧约2分钟,接着在颈项僵硬处、结节处施以弹拨法3~10下。
2.??????用点按揉法在天宗穴、曲池、内关、合谷、后溪等穴施术各约30秒,并嘱患者转摇头部。
3.??????最后施以颈部的拔伸与被动运动手法,手指麻木的给予拿臂丛,指部捻法、勒法。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0-1分,疗效指数>90%
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90%
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span="">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
(二)评价方法
颈椎病疗效评分表总分46分
临床表现 | 记分 | 临床症状、体征分级 |
颈部疼痛 | 0分:无疼痛??? 2分:轻度疼痛 4分:中度疼痛? 6分:重度疼痛 | |
肩部疼痛 | 0分:无疼痛??? 2分:轻度疼痛 4分:中度疼痛? 6分:重度疼痛 | |
上肢疼痛 | 0分:无疼痛??? 2分:轻度疼痛 4分:中度疼痛? 6分:重度疼痛 | |
上肢麻木 | 0分:无麻木??? 2分:偶有麻木,很快缓解 4分:麻木间断,多在睡眠或晨起出现,能缓解。 6分:感觉麻木,持续不减,不缓解 | |
颈肩压痛 | 0分:无压痛?2分:压痛轻,用力按压才感疼痛。 4分:压痛明显,稍有按压即感痛甚 | |
颈部活动 | 0分:正常? 2分:偶有颈部僵硬,仅有屈伸、旋转和侧弯两组以上活动受限者 4分:颈部僵硬,屈伸、旋转和侧弯两组以上活动受限者 | |
椎间孔挤压试验 | 0分:正常? 2分:神经节段放射性分布的疼痛或麻木轻微者 4分:有明显沿神经根节段放射性分布的疼痛或麻木者 | |
感觉障碍 | 0分:无肢体感觉异常 2分:有肢体感觉异常 | |
上肢无力 | 0分:肌力5级? 2分:肌力3~4级 4分:0~2级 | |
肌腱反射 | 0分:正常? 2分:腱反射减弱 4分:腱反射消失 |
?
腰痛诊疗方案
一、概述
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劳伤,或由肾虚而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西医学中的风湿性腰痛、腰肌劳损、脊柱病变之腰痛等,可参照本方案辨证论治。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
1.自觉一侧或两侧腰痛为主症,常表现隐痛、胀痛或刺痛。
2.具有腰部感受外邪,外伤、劳损等病史。
3.有关实验室检查或腰部X线片,提示西医学风湿性腰痛、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诊断者,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二)证候诊断
(1)寒湿腰痛:腰部有受寒史,遇寒加重,得热则缓,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3)瘀血腰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病人有劳损或陈伤史。
(4)肾虚腰痛: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主),乏力易倦,脉细。
1)肾阴虚: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肾阳虚: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肢冷畏寒。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
1、推拿治疗
治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
取穴:肾俞??阿是穴??委中??足三里??腰夹脊。
手法:滚法、按法、揉法、拿法、扳法、推法等
操作:
常规施术:患者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先以滚法或掌根按揉两侧膀胱经约5分钟,然后用拿法接着施术5分钟,最后点按阿是穴。
辩证施术:寒湿腰痛加擦腰骶部温阳散寒;瘀血腰痛推膀胱经以活血化瘀;肾虚腰痛加点按肾俞以温肾壮腰;小关节紊乱或粘连的施以扳法。
四、疗效评价
1、治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腰椎活动正常,症状控制,肢体凉、麻、痛、萎症状改善。
2、好转:治疗后症状体征缓解,腰椎活动正常,腰部疼痛减轻,腿部串麻、麻木、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