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诊舌知健康!正确观察舌头 首先须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清楚地看到舌面。伸舌时,将舌头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若伸舌太用力,舌体紧张、蜷曲或伸舌时间太长,可影响舌头气血运行而影响舌色,舌苔干湿度变化。 影响正确的判断包括光线、饮食、药物等。例如光线过暗,可使舌色暗滞;手电筒照明,可使舌苔黄白难以分辨。刚吃辛热食物,舌色会偏红;吃了甜腻食物、糖果或服大量镇静剂可使舌苔厚腻;长期服用某些抗生素则可产生黑腻苔或霉腐苔;某些食物或药品也可使舌苔着色如牛奶、豆浆可使舌苔变白、厚;蛋黄、橘子可使舌苔变黄等。喝了酒,饭后的半小时最不适合看舌象,因为血液循环加快会使舌质变红,吃了富有淀粉食物,舌苔会变腻等。一早起身所看到的舌象也不准,因为睡了一夜,血液循环缓慢,血液还没有充盈,况且有些人晚上张口睡觉,舌头也会变干燥。月经期看舌象要注意的是舌尖是红的,女性可让医师知道当下是月经期或是月经前一两天。 舌象如何反映健康? 正常的舌象是灵活的淡红舌,薄白苔,表示身体正气充足。常见的不正常舌象包括: 1.舌头不灵活:舌体颤抖可能是正气虚弱,肝风内动或者阴液亏乏。若须要费劲的伸出舌头则元气大伤,病情较严重。 2.舌质颜色淡白:可表示血虚或是阳气不足。 3.舌苔变厚:可因身体的正气不足,以致痰湿加重。 4.舌苔消失:中医认为舌苔为胃气所生,若看不到舌苔,可表示胃气虚弱或阴虚有热。 5.舌头特别干枯或瘦小:可表示正气大虚。 6.舌体胖大有齿印:表示气虚,体内湿气较重。 7.舌尖至舌中红点:表示心火热。
不正常的舌质 1.淡白舌 比淡红舌浅淡,若是全无血色(枯白舌)则表明身体比较糟糕。舌质偏白说明血虚或体内有寒气。所谓寒,可来自体外如气温下降而寒冷,也可来自体内如本体阳气不足。别人大热天穿的短袖短裤,阳气虚的人则怕凉,怕冷。外界寒邪有余或者体内阳气不足,则舌质朝淡白。 2.红舌→绛舌(深红)→青紫舌 舌质颜色若慢慢变红,继而变绛色,再来是青紫色,表示体内的热气在增加。中医“热”的定义,可来自外来的热性邪气比如温病,这种传染病可导致发烧,咽喉肿痛,大便干燥,舌质往往会变红。来自体内的热可分两种: 1. 实热可因体内有积食,尤其肉食,可化湿而生痰,蕴积而生热。舌头可变红,舌苔也可变成黄腻。若与外来的邪气来个里应外合,那热证更加明显。 2. 虚热可因阴虚引起。比如身体内的津液,血液不足,不能滋润身体而产生虚热,就像汽车发动器少了润滑油,而干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一样。实热与虚热的调理不同,不是舌头一红就自己马上服清热解毒药如菊花、金银花、牛黄解毒片等,还是需要中医对症开方会比较好。青紫舌指的是舌头紫色或有紫色斑点或舌色如皮肤暴露的“青筋”,多与血液运行不畅,瘀滞有关。 如果绛紫而干枯,多表现在体内热盛而导致气血壅滞。淡紫或青紫湿润舌则表现于体内寒气盛,血行不畅或者阳气虚而有虚寒。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