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深圳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日前,一篇题为"癌胚抗原体检为阴性3天后查出直肠癌"的报道引发网友关注,聚焦重点是在深圳陈女士的癌胚抗原值上,同是检查癌胚抗原,在民营体检机构结果为阴性,三天后在公立医院检查却超出正常指标,后被检出肠癌。这结果难免让人唏嘘。
陈女士在民营体检机构的肿瘤三项(定性)体检结果显示均为阴性。
陈女士在公立医院癌胚抗原的检查结果,癌胚抗原超出参考值。
报道中,陈女士认为在体检过程中存在失误,体检机构又坚持称无辜言之凿凿!随之,网友们掀起质疑的声浪,"体检真的靠谱吗?""体检能检查出癌症吗?""连癌症中期都检查不出,体检压根不用做了吧"……
在更多的质疑和谣言扩散之前,中六君专门咨询了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练磊副教授,他指出,癌胚抗原没有检测出癌症很正常,因为癌胚抗原确实不是癌症的诊断标准。
问
癌胚抗原是啥?跟癌症的关系有多大?
维基百科显示,癌胚抗原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它能向人们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对于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等肿瘤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在报道中民营体检中心其实已对陈女士事件作出回应,他们提到:"癌胚抗原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假阳性,且检测结果的波动与多因素有关",这种说法靠谱吗?癌胚抗原与癌症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检测结果有何用途?别急,我们继续求证。
练磊解释道,首先癌胚抗原检测在临床医学上定位为辅助检测,不能当做癌症诊断用途,无论检测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都无法就此判断其是否患有肿瘤。其次,癌胚抗原值临床上主要用于观测患者病情变化,如果确诊为肿瘤的患者检测结果发现癌胚抗原值有升高,医生会考虑是否有癌细胞转移、病情加重的现象以及早期复发等一系列现象。
问
3天内能阴性转为阳性?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阴性给人的印象是正常,所以人们在化验单上看阴性就比较轻松和高兴。阳性就好像提醒你某些方面该引起注意了,阴性的含义类似于"无";而阳性的含义类似于"有"。对于此次新闻事件,标题有一定的误导,把癌胚抗原三天内"阴转阳",理解为陈女士的癌症"从无到有",相信不少网友是误以为如此从而感到不可思议。对此,练磊称:癌胚抗原"阴转阳"很正常,家常便饭一般。
”检查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都与‘参考标准’相关,对于定性的检查而言,如果临界值是5.0的话,那么4.9和5.1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然而二者差别并不大。“练磊强调,而参考标准的制定往往基于某一概率,制定参考标准涵盖95%的人群的体征,即为合理,同时能避免过度检查,当然,超出范围的小概率个体仍然存在。
中六君也留意到,陈女士在体检的时候做的是定性检查,而复诊的时候做的是定量检查,二者的精度确实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可以从二者的检查费用上看出一些线索,中六君为此查阅了我院公示在外的物价收费标准,差距如下:
▲物价收费标准
检查结果存在误差
患者对检查结果"想不通"
临床上总会有一些患者,医生让他做一系列检查,他一定很不爽,心想又让我花钱做检查,不检查就不能看病吗?但是一旦面对检查结果又十分紧张,仿佛是拿到自己的生命宣判书,对当中的每一个异常结果都要反复看、上网查、分析病情……
练磊坦言,过分紧张、盲目依赖检查结果、理解片面是当下一些患者易犯的"通病"。
事实上,就目前的医疗检测水平而言,实验室、机器都会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出现误差也是普遍现象,注意,是误差,这在医学上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与其执着于检测数据,对检测结果"想不通",不如相信医生的科学判断,与医生一起共同“战斗”。练磊提醒,不能过分看重和依靠血检数据,而忽视了肠癌筛查的常规手段,即大便检查、肛门指检,电子肠镜检查。
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体检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不能因为有假阴性的可能,就不做检查了,绝对不能因噎废食。对于癌症的早防早治,体检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对于体检和就诊
大家应该有次序之分
该篇报道中称,当事人陈女士已经便血大半年了,时间较长,这时候中六君认为,应当尽快到医院就诊,而非简单的体检了事。这也切实地反映了公众对肠癌的认识或程度不够,需要更多的科普宣传。
有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近几十年来发病数和死亡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要知道,世界上大肠癌的发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在中国过去其发病率一般在第五、六位左右,然而近十年来,在大城市的攀升速度却逐渐提高。去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广州市大肠癌发病率已达34/10万,十年间发病率上升了50%,而排位也超过肝癌排在恶性肿瘤第二位,成为广州市居民癌症第二号杀手。
据悉,结直肠癌也是美国主要癌症之一,但发病率却在逐年下降。练磊介绍到,这主要得益于筛查,尤其是肠镜检查的普及。美国推荐50岁以上人群进行肠镜筛查。
BUT,练磊提醒,考虑到医疗环境、国人体质、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建议国内常规人群40岁以上开始定期做肠镜筛查,3-5年做一次。如果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信号需要及时就医排查。
据统计,每年广州市户籍居民中有约2700人新诊断为大肠癌,平均每天就有7.5人,对市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并耗费大量医疗资源。为提高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早诊率和治疗率,降低大肠癌未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广州市将从2015年起正式启动大肠癌筛查工作,并纳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予以推进。我院作为大肠癌筛查定点医院,专门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肠镜检查,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实施单位”。
然而有一组数据却显示:全市2015和2016大肠癌初筛阳性39699人,需要做肠镜精查,可惜只有8885人接受了肠镜检查,还有30000多人应该检查未行肠镜检查,筛查率甚至不足25%。大肠癌筛查工作之路艰且长!
对于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肠癌,练磊建议我们饮食上做到"三少一多":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蔬菜及水果;少吃红肉,如牛羊肉;少吃高蛋白食物;少烟酒。
题外话
防癌体检的具体项目应该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行业特点制订个性化方案,比如针对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家族遗传史等,看自己属于哪类癌症的高危人群,然后进行重点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