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IBS属中医“泄泻”、“腹痛”范畴,病位在肠与肝、脾、胃、肾有关,属本虚标实之症。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改变。典型的排便习惯异常可表现为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同时可有腹胀/腹部膨胀的症状[1]。缺乏临床常规检查可发现的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在中国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16%,总体患病率为6.5%,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中青年更为常见,男女比例约为1:2。IBS的发病机制的多因素性和复杂性,导致其症状可长期存在或反复发作[2]。
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内脏高敏感性、肠道动力异常、中枢对肠道信号和动力的调控紊乱、肠道菌群失调、黏膜免疫功能紊乱、饮食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众多因素交互作用,从而产生了各类临床症状。IBS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脑-肠互动异常。
IBS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目前认为情感中枢与支配消化道运动、分泌的植物中枢、内分泌调节中枢处于同一解剖部位,当情感心理发生变化时,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腹泻、便秘、腹痛等临床症状。精神心理异常与躯体症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经常导致症状反复、生命质量下降,这也是患者就诊和难治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IBS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尤其是面对难治性IBS患者,除了评价其肠道症状外,还应当从多维度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包括焦虑、抑郁、睡眠状态、床上后应激状态、近期应激事件、早期的生活经历、家庭和睦状态以及不适合的心理应对策略等,了解患者的社会心理状态,有助于制定适合的诊断计划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检查[2]。
除常规治疗外,抗抑郁药物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合并明显精神心理障碍及无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均可以缓解IBS带来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3],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中成药代表舒肝解郁胶囊等。
热门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