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2、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尚未发病者及隐性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目前认为病毒感染潜伏期末存在传染性。
3、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传播尚待明确。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5、临床特点: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例伴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特别注意多以发热起病,中低热比例较高,高热患者病情重,部分重症患者也可表现为中低热,甚至发病全程无发热;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
轻症患者仅仅表现为低热,轻度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患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差,儿童病例症状较轻。
6、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或正常,淋巴细胞减低,部分患者可出现肌酶,肝酶,LDH和肌红蛋白升高,但多为一过性,部分危重患者可见肌钙蛋白升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核酸。
7、胸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以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8、病毒的灭活:根据对既往SARS、MERS等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研究得知,冠状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均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需要强调的是,氯己定(洗必泰)不能有效灭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