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
个案一:多动症儿童小东平常很容易冲动、分心,常常动不动就和同学争吵,曾有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大家最好离他远一点。因为同学都疏远他,最近小东出现拒绝上学,对学习没有动力,也不肯就医。
?
个案二:A同学掉了钱包,老师要全班投票“票选”谁最有可能是偷窃者,结果患有多动症的B同学得到最高票数,但他坚决否认。事后证明A同学钱包是忘记带了,而不是被偷。跃然B同学没有犯错,却被误导的民意定罪,在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创伤。
?
个案三:多动症儿童小明在学校经常状况不断,老师也常向家长建议:“让他在家学习几天吧!”于是,一个学期下来,小明到校的时间有限,难以融入集体。而且,他常常以捣蛋、恶作剧的方式希望获得同学的关注和友谊,却让同学更讨厌他。
?
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儿,由于生理上疾病的影响,出现多动、注意力不足、冲动等症状,或者常常表现出心不在焉、行事马虎莽撞,容易逃避作业等。面对多动症,除了患儿本身需要学习自我管理、人我界限,以及发展优势能力以建立自信之外,长期负担教养重任的家长或老师也必须建立自我调适的能力,以免在教养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挫折和无力感。
?
近期有一位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新进小学老师,就因为班上三个多动症学生每天状况百出,她几乎崩溃,日夜以泪洗面,一个学期后不得不申请转调他校。一位在座谈时分享的老师,提到她焦虑到连看到班上的多动症学生时就会不自主地发抖。在不同的座谈或演讲现场,也曾有老师或教导主任表示,教导多动症的学生,让他们疲累甚至焦虑、抑郁,他们很希望这类的孩子能集中式教导或者在特殊学校就读。
?
很显然,多动症学生在校园里的适应问题,让很多学校都疲于应付。我们也深知老师的教导困境,然而如果因此放弃或边缘化多动症学生,并非教育的本质,更不符合“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公义公平的原则。“零拒绝、融合教育、回归主流”是教育的基本政策,更是具有特殊需求(如多动症、学习障碍、阿斯伯格症、自闭症等)学生的基本权益及应有的保障。
?
以下仅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老师和家长提供一点支持。
?
教师的心理建设和预备知能
目前研究显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发病率是5%-7%,因此每个班级几乎都会有1-2个ADHD的学生。根据最新的诊断标准,患者通常在12岁以前就会出现ADHD症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情境(如学校或家里)出现,并造成临床上的显著损害,影响患者的社会、学业或生活上的功能。但是,不同年级ADHD学生的症状表现和在学校内不能适应而产生的行为问题也是不同的,如果学校和老师能预先准备和制定策略来应对ADHD学生,那么ADHD学生将也能绽放生命光彩、造福人群。别忘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大导演史蒂芬史皮格也是ADHD患者。
?
教师应具备的九大知能
1、有ADHD学生班级的经营能力。
2、辅导此类ADHD学生的情绪或行为问题的能力
3、协助ADHD学生找到学习动机与动力的能力。
4、引导此类ADHD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切拓展的知能
5、具备家长、教师、学生争议或冲突时的沟通与调适能力。
6、具备专业资源(专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等),以及支援、整合与运用的知能。
7、了解医学、特殊教育及相业专业,,对ADHD学生的重要性及如何作的能力。
8、协助家长亲职教育成长的能力。
9、了解并整合专业团队,提供社交技巧、注意力训练、情绪管理、记忆策略、应试策略、时间管理、生涯规划等ADHD学生自我成长中的重要学习内容。
?
家长应具备的亲职知能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家长在教养过程中常面临到教养无力、资源不足的困境。有些家长因被质疑教养不当、或在屡受挫折、或知能不足,不能接纳孩子;有些家长不愿接受专科医师的诊治,却尽其所能给孩子尝试各种偏方、或未经科学实证疗效的治疗方法;些有家长因惧怕药物的副作用,或因为没能得到完整正确的医疗信息,认为孩子的ADHD症状难有改善,深感挫折而放弃医疗;有些家怕孩子被贴标签,不敢把孩子就医情况和医学诊断告知老师。以上的这些情况实在并不少见。
?
曾有调查,90%以上的老师表示,当发现班级上有较不一样的学生时,通常会希望知道:
1、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
2、家长带孩子正在进行什么治疗或者曾经做过什么吗?
3、我可以为这个孩子做些什么?
?
面对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多动症孩子的特殊行为是明显的,与其让很多误解和伤害在不了解ADHD疾病情况下造成,倒不如坦然向教师和学校说明孩子的疾病和症状,毕竟生理上疾病的发生并非孩子所愿,更非家长所愿。如果能重新选择,谁又愿意得这与生俱来的疾病呢?家长若能获得老师及学校的理解、接纳与协助,并努力争取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教育方案,那么就无须担忧孩子被贴标签了。
?
要扭转别人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负面印象,除了希望别人包容多动症儿童的不适当行为,家长更应该教导孩子改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期望ADHD孩子被社会接纳,孩子就必须习得社会常规及具备适应社会规范的能力,而这往往比学业成绩多几分或少几分,还要重要得多。
?
在ADHD学生的教养上,提升教师的教学知能、辅导策略以及教学合作团队的运作刻不容缓。而家长也不应该在教育上缺席,只有家长具备正确的认知和教养态度,亲师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帮助ADHD学生健康成长!
热门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