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 婴儿夜啼寻因 1养育方式 早在新生儿期,父母和看护人,缺乏育儿经验,稍有动静(开始转入浅睡眠,处于浅睡眠的婴儿很容易醒来,处于深睡眠的婴儿不易醒来),就立即做出反应,又拍又 抱,甚至把孩子竖立着抱起来,生怕孩子醒来,生怕孩子吐奶。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养育方式,只要进入浅睡眠,就要有人去管他,不管就很难转入深睡 眠。 孩子睡在父母中间,当婴儿处于浅睡眠状态时,很容易被父母卧位变化惊醒。孩子醒来后的活动,又很可能把处于浅睡眠中的父母吵醒。父母醒来发现孩子已经醒来,就会哄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醒来要父母哄睡的习惯。 母乳喂养儿,夜间醒来,妈妈会喂奶。如果频繁醒来,妈妈就频繁喂奶。时间久了,宝宝就习惯了夜间频繁醒来吃奶的习惯,不给吃就哭闹。其实,宝宝并非每次醒来 都要吃奶,最主要的是,宝宝夜间很少是真正醒来,多是出于浅睡眠阶段。妈妈误认为孩子醒了,饿了,怕孩子哭闹,迅速喂奶,养成了夜间频繁吃奶的习惯。 有的宝宝,有尿后会由深睡眠转入浅睡眠,甚至会醒来。妈妈反应敏捷,或把尿,或更换尿布。有的宝宝会很快舒服地入睡,有的宝宝则不然,需要妈妈哄,才能再次入睡。 父母和看护人一贯迁就孩子,一哭就摇、拍、哄,抱着孩子满屋走。久而久之,孩子把父母的“哄觉”当成自己的权利,无论你怎样疲惫不堪,孩子都是日复一日,愈演愈烈,哭闹的时间越来越长。 养育方式导致的夜啼,父母怎么办? 要改变婴儿夜啼的习惯,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了。父母总是不忍心听着孩子大声哭喊,最终还是妥协。 有的人认为,对夜啼的婴儿,父母应该狠下心来,采取不予理睬的办法,让孩子知道,半夜醒来哭闹什么也得不到。 不予理睬的结果会怎样呢? 第一个晚上哭10分钟,第二个晚上哭15分钟,第三个晚上……,第N个晚上不哭了。这样的结果令父母满意,但这样的情形太少了,即使有,可能也需要很长时间,婴儿才能慢慢不哭了。 孩子不但不停止哭闹,而且越哭越严重,甚至出现噩梦惊醒,大声喊叫,再怎么哄也无济于事,直到哭累了为止。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哭得越来越剧烈,离不开妈妈。 孩子哭了,妈妈不予理睬,2分钟过去,5分钟过去……,N分钟过去,孩子还在哭,妈妈撑不住了,抱起孩子拼命地哄。终于把孩子哄睡了,孩子还委屈地抽泣着,妈妈心生愧疚,鼻子一酸,泪水涌出。 养成一种习惯需要时间,改变一种习惯需要更长的时间。对于习惯性夜啼儿,父母能够做的就是拿出爱心和耐心,帮助孩子改变习惯。如果是父母从小“惯的”,也不 要从现在起突然“不惯了”。用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待孩子,只能使孩子夜啼更加严重,还是慢慢来吧。宝宝不会一直夜啼下去的,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会在某一天 突然睡整宿觉了。 2疾病所致 腹部不适。宝宝腹部不适,与喂养关系密切。晚餐进食太多,品种太杂,进食不宜消化的食物,某一食物不受应等,都会引起宝宝腹部不适,出现腹胀、腹痛。宝宝不会用语言表达,就只有哭闹了。所以,晚餐不要让宝宝吃得过饱,不要给宝宝吃煎、炸、烤的肉食品及糯米食品。 受到刺激。宝宝打了预防针、被陌生人吓到、被汪汪叫的小狗惊吓、从床上摔下、手被门碾了一下……还有很多原因,宝宝都有可能受到刺激,晚上被噩梦惊醒。 生病了。感冒引起的鼻塞、喉咙痛、腹泻引起的腹胀或肠套叠、感冒后肌肉酸痛、发热后头痛等。因为宝宝不会说,妈妈无从知晓,只能猜测。但是,妈妈记住,如果 宝宝是由于生病引起的哭闹,除了哭闹,妈妈是能够发现某些异常的。如果妈妈没发现任何异常(与日常比较),不必过于担心,夜半三更去医院。 夜啼还可见于一些疾病,如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铅中毒、营养不良等。疾病性哭闹原因比较复杂,需要看医生,应及时找出原因,加以治疗。 蛲虫作怪。宝宝入睡后不久,大约半小时到两小时,突然出现剧烈哭闹,打挺,屁股拱起来,用手抓肛门。这是为什么?当宝宝安稳入睡后,蛲虫爬至肛门皱折处或女婴外阴皱壁处排卵,使宝宝感到奇痒而突发哭闹。 疾病所致的夜啼,父母怎么办? 要父母寻找引起宝宝夜啼的病因,的确有些难为父母。但是,父母可以大体上判断,宝宝是否有异常表现。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知道孩子平日的表现,只要没发现和 平日不一样的表现,就不要担心。另外,疾病导致的夜啼多是突然的,如果宝宝平日睡眠很好,突然某一天出现夜啼,要高度警惕疾病所致,仔细排查可能的原因, 如果找不到原因,但不能确定宝宝是正常的哭闹,或高度怀疑有什么问题,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如果怀疑是蛲虫作怪,妈妈可这样做: 扒开肛门或女婴外阴查看是否有小白线虫蠕动; 可用粘度小的透明胶带纸轻轻在肛门周围沾一下,在明亮的光线下,观察胶带纸上是否有蛲虫虫体; 若不能发现蛲虫,又高度怀疑是蛲虫所致,可在宝宝入睡后不久,把蛲虫膏涂在肛门口,如果宝宝不再出现夜哭,就证明宝宝患有蛲虫病。 如果确定宝宝患有蛲虫症,要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驱虫治疗。 孤独产生的焦躁感 宝宝会由于孤独而产生焦虑,外在的表现可能就是夜啼。这样的宝宝大多性格内向,胆小,惧怕陌生人,当夜幕降临或夜间醒来时,因感孤独而焦躁不安,大声哭闹。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怎么做呢?陪在孩子身边,轻声细语地说一些安慰孩子的话。如“妈妈在,宝宝放心睡吧”、“妈妈爱宝宝,宝宝安心地睡吧”。根据宝宝的表现,逐渐减少安慰的时间,渐渐停止安慰。如果长时间不能奏效,可带宝宝看医生,千万不能铁石心肠,索性不予理会。 绞痛样哭闹 宝宝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发生剧烈哭闹,无论如何也不能安抚,哭闹时伴有四肢乱舞,打挺,身体卷曲,大汗,几乎近于尖叫,甚至歇斯底里。 导致绞痛样哭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白天看了可怕的电视节目,入睡后常因噩梦而惊醒,哭闹不止。所以,不要让宝宝看惊险的电视节目;不要给宝宝讲可怕的故事;不要在睡前吓唬孩子,如“快睡觉吧,不睡觉的话,大老虎就会吃你来了”。 睡前活动剧烈,过度兴奋。所以,睡前不要和孩子剧烈玩耍,以免宝宝神经过度兴奋。 受到刺激,如看病打针、接种疫苗、从较高处跌落。这样引起的一般都是偶尔一次夜啼。 有夜啼习惯的婴儿,可能还会继续夜啼,哭的声音更大了,几乎使邻居都不能好好睡觉。这确实是个问题。如果孩子是闭着眼睛哭,就更不好哄了。有的孩子给吃的也不行,就是要哭够了才罢休。对于这样的婴儿,父母不要急躁,要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夜啼的宝宝。 噩梦惊扰 从这个月开始出现夜啼,这样的婴儿多是夜间做了噩梦惊醒。不要怕惯坏了孩子而不理睬,这会使婴儿感到无助,哭啼更厉害,要马上把孩子搂在怀里,给孩子一种安 全感,让孩子的恐惧心理消失。孩子白天时,受到一些刺激,如摔伤,打针,狗叫声,大人呵斥,异常响声等等,都会使孩子在夜间睡眠中惊醒而哭闹。有的孩子怕 黑,半夜可能被尿憋醒,睁开眼睛看到漆黑一片,可能会哭闹,这时,妈妈上前安慰一下,或打开台灯,可能会使孩子安静下来。 不困不要逼孩子睡觉 睡觉晚的婴儿,可能到了11点还不能入睡。对于这样的婴儿,妈妈不要早早地把孩子弄到被窝。让孩子玩困了,再让孩子睡。白天让孩子少睡,如果午睡起得太晚, 或傍晚又睡一觉,要进行睡眠时间调整。如果父母也喜欢晚睡,晚起,孩子睡晚些,对父母有利,否则孩子睡得早,起得就早。 有的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睡得太晚,会影响孩子长个。只要能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就不会影响孩子身高增长的,当然孩子还是早睡些好,以不超过晚上10点为 限。有的婴儿白天不爱睡觉,即使勉强睡了,也是一会儿就醒。这是精力旺盛的孩子,晚上孩子的睡眠质量很好,对于这样的孩子,也不必非要像其他孩子那样白天 睡两觉。只要孩子精神好,生长发育正常,睡眠习惯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认为一天睡14个小时的孩子,就比一天睡12个小时的孩子好。 孩子困了,不哄也会睡觉,孩子不困,哄也很难入睡。有的婴儿开始喜欢听故事了,入睡困难时,妈妈不妨试一试。但半夜醒来的孩子,可不要讲故事。这会养成半夜听故事的习惯。半夜醒来,必须让孩子尽快入睡,把尿,换尿布,吃奶,搂抱等都行,不要和孩子玩。
热门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