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孩子出现打挺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特别是在新生儿或者小婴儿时期,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见。所谓的打挺就是孩子有比较明显的使劲用力,而出现头部后仰,甚至有角弓反张样的表现。但是打挺并不是一个医学名词,而是一个通俗的症状表现。但是单纯的出现打挺的症状,并不一定是脑瘫。
首先需要明确脑瘫的基本概念,脑瘫是一种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症候群,主要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者婴幼儿脑部的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主要的表现就是运动功能发育落后,伴有肌张力的异常以及姿势的异常。有可能会合并一些其他的症状,例如感知觉的障碍,癫痫发作,智力发育落后等等。而且脑瘫的确诊一般需要在一岁以后才可以,为了避免脑瘫诊断的扩大化,一岁以内的孩子很难直接诊断为脑瘫。而宝宝出现打挺的情况,一般都在于三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或者小婴儿当中。从时间概念上看,打挺就不是脑瘫。
其次,打挺的主要表现就是孩子使劲用力的情况比较频繁,有头后仰的情况,甚至持续团的类似的表现。正常情况下,在三个月以内的孩子当中,也有可能会因为使劲用力的原因,或者由于周围物品的原因而诱发孩子往上看,而出现头后仰的情况,这也是类似打挺的表现,但是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正常的,是可以通过抱着孩子或者诱导转移体位而改善的。只有频繁的出现头后仰,背部肌张力增高的情况的前提下,以后才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脑瘫,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发展成为脑瘫,因为有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伴随着自身的发育,在一岁左右的时候是可以逐渐好转而表现正常的。所以从症状表现上看,打挺也并不一定是脑瘫。
最后,脑瘫的主要表现是运动功能发育落后,伴有肌张力的异常以及姿势的异常。这种姿势的异常一般是由于异常的肌张力的原因导致,例如下肢的尖足,站立或者行走时的剪刀腿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异常的姿势。所以从因果关系上看,脑瘫也并不包括打挺的症状。
综上所述,脑瘫的诊断一般需要在一岁以后才可以,而打挺的症状一般多发生于小婴儿或者新生儿当中。在正常情况下也可以出现类似达成的症状。只有在持续存在明显的打挺表现,以后他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脑瘫,而且这种概率也是相对比较小的。所以,打挺不是脑瘫,但是持续存在这样的情况以后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脑瘫。
热门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