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臀纹不对称到底是不是髋关节发育不良?越来越多的妈妈因为宝宝臀纹不对称而忧心忡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臀纹、腿纹不对称和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关系!
?一、臀纹不对称是怎么一回事?
?人体在关节附近会存在皮肤纹理,这和关节活动有关,是皮肤为了适应关节的屈伸活动所形成的。皮肤纹理,简称皮纹。通常情况下,人体两侧皮纹是对称的。在髋关节脱位的孩子,关节脱位之后,大腿皮肢皱褶增多,发生皮纹不对称现象,这是单侧髋关节脱位的常见体征,但也可以是一种正常变异,所以,皮纹不对称只是提醒我们这样的孩子有患DDH的可能,但并不能明确是否存在髋关节脱位。
二、 臀纹不对称是病吗?
?“臀纹不对称”是婴幼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早期信号之一,与此类似的信号还有“分腿紧”“两腿不一样长”等等说法。这些信号往往提示宝宝可能存在早期的髋关节发育异常,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有无这一疾病的存在。
这个疾病在医学上的名称叫做“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英文全称为“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英文简称DDH。这个名称是婴儿及儿童期先天性或者发育性髋关节结构异常的统称,包含有髋关节发育不良以及髋关节半脱位甚至髋关节全脱位。
三、DDH普遍吗?严重吗?
DDH是目前已知的婴儿期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儿童骨科)疾病,通常认为该疾病的发生率在0.1%~0.3%左右,国内缺乏全面的权威的统计数据,这个数据单独看好像不大,但是大家知道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乳腺癌的发病率是多少吗?1992年上海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统计数字仅为10万人中约25.6例,两者相差何止千倍!
严重的髋脱位的病例即使接受骨科手术矫正治疗,有些病例也始终难以避免下肢不等长、跛行、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及提前发生的创伤性关节等痛苦等。有学者认为成年女性的退行性关节炎中约有半数来自于婴儿期未能发现的或者治疗不满意的DDH。
四、DDH发生机制
我国儿童骨科的医生一直在寻找DDH发生的机制,但目前尚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完全解释我们的临床发现。通常,我们可以说DDH可能和某些因素有关系或者有关联,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宝宝身上,很难明确具体的致病因素。尽管病因还不明确,但目前医学认为下列现象可能提示孩子患有DDH的可能性比较大,例如:女婴、臀位分娩、关节松弛、家族史、第一胎等病史。有些明确的问题也会使DDH的发生率升高,例如:肌性斜颈、前脚掌内收(马蹄内翻足)、羊水过少等,如发现上述现象或者情况,最好也来儿童骨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
其他家长稍加注意的早期症状有:?臀纹不对称、大腿纹路不对称、分开大腿很困难、给孩子活动下肢的时候经常感到有“咯噔”一下的情况以及其他下肢不对称的情况,建议家长早期带孩子前往儿童骨科专科医师处检查。
五、“DDH是先天性的吗?会遗传吗?”
通常在新生儿的体检中能够发现一定比例的可疑DDH病例,但这些孩子在后天的发育过程中有一定比率能够自愈。临床流行病学发现,有给新生儿包“蜡烛包”或者把女孩小腿捆绑起来等习惯的区域或者民族中,DDH高发,例如北美的印第安部族,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等。相反的,在非洲或者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由于天气炎热,家长把孩子下肢分开来抱的地区,DDH的发病比率明显低。这些现象使我们很难用先天性来解释,因此,现在的医学命名也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替代了曾经沿用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关于遗传的问题,我国儿童骨科医生在研究和临床诊治中也发现了有趣的现象。有学者认为主导下肢发育的HOX系列基因组可能与DDH的发生有关,但是具体的发生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临床方面,在欧洲和美国,如果直系亲属中有DDH的发生,那么孩子在新生儿期就必须接受专科医师的正规检查已经被列为诊疗常规。
六、医院检查,医生通常需要对宝宝做些什么
通常儿童骨科专科检查主要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判断三个部分。
病史询问往往包括孕期、分娩情况以及家族史等,寻找DDH的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包括双下肢的全面观察和检查,通常我们需要进行一个检查——“外展试验”,有的家长开玩笑叫“青蛙操”。宝宝躺着,将她的双髋朝两边展开(膝盖呈直角,大腿与身体垂直)。如果宝宝的双腿硬硬的,不能展开,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宝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于有些轻度脱位、半脱位的很难靠手法检查确诊,而且宝宝腿上脂肪多、腿的长短也较难明确,我们会建议宝宝做一个影像学检查。
检查方法:
外展试验(Abduction test) 为检查第一项程序。
屈膝关节,髋关节各 90 度,再向外展,病侧下肢不能放平为阳性。
临床实践证明,90%的患儿为阳性。
目前影像学检查包括2种常用的方式:一种是髋关节B超检查,另一种是骨盆的X线拍片检查。
七、“髋关节B超”OR“骨盆的X线拍片”
6个月以内的婴儿骨骼未钙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现,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让宝宝白白遭受X光的伤害。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X光确诊。
B超检查的优点是孩子没有电离辐射的损伤,简便、快捷;但缺点是:超声画面通常不够精细,测量往往存在技术误差。通常我们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把严重的髋关节脱位或者没有问题的髋关节区分开来,对于那些不属于正常髋关节,但又达不到髋关节半脱位或者全脱位的病例,通常需要更有经验的B超医师来正确操作和测量,否则参考价值不大。如果家长们遇到上述情况,请到儿童专科医院就诊。
超声检查包括静态超声、动态超声和静态动态联合超声。
Graf检查法最早应用在髋关节标准冠状切面(图2)对声像图进行测量,测量前确定三个标志点:髋臼底的髂骨支下缘(强回声突起-箭头3),盂唇(三角形高回声-箭头7),平直髂骨(线状强回声-箭头5)。标准平面需看到如下解剖:1.软骨-骨交界. 2.股骨头. 3.髂骨支下缘.4.骨缘转折点(臼顶由凹变凸的点).5.平直髂骨. 6.软骨性髋臼.7.盂唇.8关节囊 9.滑膜皱襞。
Graf法依据髋关节标准冠状切面声像图,观察髋臼形态及股骨头与髋臼的位置关系,并测量α与β角度,将髋关节分为四大类型及9个亚型。
动态超声:髋关节屈曲横切面加压扫查(Harcke检查法)检查时应用Barlow和Ortolani手法活动髋关节,通过超声记录髋关节的程度,新生儿的髋关节有4-6mm的移动度。可将髋关节分为5种:稳定髋关节、松弛髋关节、可脱位髋关节、可复位髋关节、不可复位髋关节。该方法更依赖操作者的经验。
▲图2:标准冠状切面
▲图3:α角和β角的测量
当然孩子就诊的年龄通常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孩子很小(4个半月以下)我们都会建议家长做个B超,如果孩子年龄大于6个月,我们通常建议家长X线拍片。如果孩子早期B超结果正常,但是存在明确的DDH高危因素,我们通常依据欧美研究经验,推荐在孩子6~7个月左右再到门诊随诊,必要时复查X线摄片,直至孩子能够正常行走,而且步态良好和X线片正常。
X线拍片是儿童骨科常用的检查手段,它的缺点首先就是众所周知的电离辐射问题,其次它通常不能显示孩子软骨部分的结构,此外需要正确摆放孩子的姿势以及拍摄时特殊的角度等;它的优点是直观、成像比较清晰,参考指标数据全面,容易前后对比。通常一个标准位置和标准条件下的骨盆正位X线成像拍片结果,是临床诊断DDH的金标准。
总之,我们医师需要通过询问病史、检查身体来初步评估孩子患有DDH可能性的大小,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建议家长选择B超或者X线摄片。通常X线摄片,虽然有一定的电离辐射的损害,但是只要注意必要的保护,对孩子而言还是相对安全的,必要情况下为明确病情需要,只能通过X线拍片来明确。如果孩子必须通过X线拍片来明确病情,建议家长到专科医院就诊,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因为体位摆放失误或者照射角度问题而需要二次拍片的情况。
八、DDH如何治疗
?DDH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通常分为:髋关节全脱位、半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等三种程度,根据目前临床治疗的原则,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早期的婴儿吊带(RB带、Pavlik吊带)、双层髋尿布法+分腿蛙式抱姿、外展蛙式石膏固定(不能拆卸)、外展蛙式固定支架(可拆卸),晚期病例需要入院手术治疗。专科医师会根据孩子的病情,结合自己的经验,推荐最佳的治疗方式。当然,严重的病例,以及晚期发现的病例均需要进行骨骼矫正的手术。
0-6个月DDH诊疗流程
6-18个月DDH诊疗流程
九、DDH最佳治疗时间
临床治疗中,通常一旦发现DDH,应当早期治疗,这时孩子的骨骼和关节比较稚嫩,可塑性强,早期治疗的效果在临床得到广泛的认可。但这个时期,家长却往往在心理上比较难以接受,通常专科医师需要向家属耐心解释。部分家长采取逃避或者不接受现实的态度,这样不可取。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发现问题越早,治疗周期越短、孩子遭受痛苦越少、治疗效果越肯定、家长的经济负担也越少。
常见的现象是:就诊当时家长觉得孩子没有大问题,不以为然,相反是医生很紧张,因为医生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所在。相反的如果不治疗,等到家长发觉孩子走路有问题的时候,这时家长才开始紧张,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可能需要矫形手术了……
十、早期治疗的定义
通常的早期治疗主要指孩子在学走路之前的阶段开始治疗,我们通常以18个月为临床治疗的分水岭。18个月以前以保守治疗闭合复位石膏固定为主。18个月以后可能面临骨骼矫形手术的创伤。在保守治疗的阶段,以6个月前的治疗效果最为肯定,这个阶段治疗方式简单,孩子痛苦小,治疗周期短,效果比较肯定。当然,如果能够在新生儿阶段发现问题,治疗效果就更加肯定了。
十一、孩子过了18个月,就只能开刀矫正了吗
孩子的年龄只是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这个指标不是绝对的。通常18个月以上的,重度髋关节脱位的病例,往往需要骨骼矫形手术(开刀矫正)。但是,部分开刀的病例可能面临术后股骨头坏死以及关节僵硬不能活动等问题,因此对于开刀我们持有相对谨慎的态度。“如果有机会闭合复位,只要能够争取,就会尽全部努力。”毕竟,孩子才是承受风险的主体,同时很多开刀后遗的问题往往需要通过二次手术来解决,因此,家长们在决定手术之前,请一定要反复认真考虑,慎之又慎。
十二、浅谈髋关节脱位的早期防治
髋关节脱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如山东的鲁西南地区高发。据调查表明,这与当地许多家长错误的认为给刚出生的孩子把腿捋直并捆紧可以预防孩子的腿长成“罗圈腿”。
其实,孩子在出生时都有程度不同的罗圈腿,绝大多数的孩子在1.5岁时腿会自然变直的(两岁以前生理性O型腿,两岁以后生理性X型腿)。
? ? ?孩子特别是女孩,在出生后由于受母亲激素的影响髋关节的韧带松弛,如果将两腿捆直,结果很容易造成髋关节脱位的大问题!!!
? ? ?在此,提醒广大的妈妈和准妈妈以及奶奶、姥姥们,千万不要给孩子捆腿!!!正确的襁褓方法是让孩子的髋关节自然分开!
髋关节脱位防治问答
? ??1、什么是髋关节脱位?
? ? ?髋关节脱位,在医学上以往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小儿髋关节疾病,女孩的发病率是男孩的6-8倍。现在,更常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这一名称。因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包括了髋关节完全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所谓“发育性”表示该病并不都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出生以后发生的。
? ?2、髋关节脱位有什么危害?
该病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当会造成跛行、髋关节疼痛等,而终生残疾。
? ?3、引起髋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有那些?
女孩、第一胎、羊水少、臀位产、家族中有相同的病人、有其他先天性畸形。不当襁褓方式,如:在孩子生后过紧捆绑孩子的双下肢容易造成髋关节脱位!!!
4、髋关节脱位有那些常见的表现??
一、早期症状和体征:
1、病侧髋关节呈屈曲外旋状,不敢伸直,活动受限。
2、病侧肢体短缩。
3、病侧髋部外侧隆起。
4、病侧下肢皮纹加多,加深且升高。
5、病侧髋活动时作响。
二、会走路的患儿:
1、患儿行走较晚,单侧脱位主要以患侧跛行为主。
2、双侧脱位则以左右摇晃,类似鸭步步态。
3、会阴部增宽。
4、双下肢不等长,双侧脱位一样高时可等长。
5、髋关节外展活动受限。
6、大龄患儿容易疲乏,髋部出现疼痛。
5、如何诊断髋关节脱位?
(1)有经验医生和护士的检查。
(2)X线片(>6月):对小婴儿不能确诊。
(3)B超检查(<6月):对刚出生的孩子都可以确诊,无放射损害,在我国是一种新的无创检查技术。
6、如何治疗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3~6个月的宝宝诊断明确后,可用专用吊带固定;3个月后95%以上可治愈,这种治疗方法不损伤关节、并发症少。
1岁左右、开始走路的宝宝,则需要先将脱位的关节整复,然后上3个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2岁以上的孩子则要动手术、再上石膏。
4~7岁的孩子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痊愈。做同样的手术,宝宝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手术创伤越大且效果越差。
7、治疗过程中如何预防股骨头缺血坏死
? ? ?不论应用何种方法治疗,都有可能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并发症。早期正确的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其发生。药物治疗对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没有效果。
8、髋脱位,预防和早期正确诊治是关键
(1)改变不良襁褓方式!不绑腿不会产生“罗圈腿”,而绑腿则可能引起髋脱位。
(2)对存在有引起髋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的孩子加强防病意识!如:在生后1、3、6、12个月经有经验的小儿骨科和B超医生检查,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3)越早治疗花钱越少、效果越好!如:在新生儿期就开始治疗的孩子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而不留后遗症。反之,年龄越大则治疗困难、花钱多,并发症多!
9、合理使用纸尿裤,促进髋关节发育
研究发现影响髋关节发育的不适当的养育方式主要是对宝宝实行绑腿、采用襁褓包或者叫做蜡烛包约束宝宝的下肢。这几种养育方式的危害在于使宝宝的双侧下肢处于极度内收位置,使得股骨头很容易从髋臼内脱出。所以年轻的父母要放弃上述养育方法,并且要说服家里老人不要这样做。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将宝宝的两条腿分开,处于外展的位置,这样的位置有利于促进髋关节的发育和避免髋关节脱位。
现在广为应用的纸尿裤除了具有护理方便,宝宝舒适等优点之外,还有一个不为大家所熟知的益处,就是宝宝穿上纸尿裤之后,两腿自然分开,处于外展位置,这正是有利于髋关节发育的姿势。从促进宝宝髋关节发育的角度,建议父母们给宝宝使用纸尿裤,而且越早越好,新生儿时期就开始使用最好。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家长们注意,就是尽量选择那些比较厚实的纸尿裤,太薄的纸尿裤,宝宝穿上之后,两条腿一挤压,两腿之间就会变得很薄,起不到分开两腿,保持外展的作用。如果被医生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建议采用尿裤治疗的孩子,除了选用加厚的纸尿裤,还可以采用多个纸尿裤联合使用的方法。
10、髋关节脱位患者非手术方式
1、生后6个月内全脱位多数采用外展髋关节即可复位,可用外展尿枕、连衣挽具或外展支架保持两髋外展9-12个月,即可治愈。但应长期随诊。
2、<3岁的半脱位长时间用外展尿枕或外展支架,可望治愈。不愈者可在4~6岁时作关节外髂骨截骨术。
?3、7月至3岁全脱位多数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达到治愈目的。如局部软组织较僵硬,宜先用皮肤牵引2~3周。若内收肌紧张,可先作内收肌切断术,然后在麻醉下试行手法复位。复位时手法要轻柔,切忌暴力,以防股骨颈骨折及骨骺损伤。经X线照片证实已复位后,用蛙式石膏固定,即屈髋屈膝各90°,外展60~70°。注意:过多的外展可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固定3月后,去除石膏,X线片检查,如复位良好而稳定,改用两髋外展50°,两腿伸直内旋位石膏固定。再固定3月后去石膏照X线片复查,如位置稳定改用外展支架固定。3个月后每天取下支架1~2h练习走路,其他时间坚持带支架,切勿操之过急、负重过多。治疗期间定期复查,每3月摄X线片观察复位情况和有无股骨头坏死,若有,在坏死恢复前不可负重。
热门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