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保胆取石观点 PK:
很多患者咨询关于胆囊结石的情况。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是否一定要手术」,「是否一定要切除胆囊」。
这类问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几乎每个因胆囊结石来就诊的患者都会问到这些问题。
还记得我刚工作的时候,就在术前谈话的过程中「成功」地将患者吓跑,不愿再做 LC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选择自动出院,第二天主刀教授听到这个消息也只好苦笑一声。
这是为什么呢?
拒绝胆囊切除术的原因
一、没疼到那份上
多数胆囊结石来就诊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腹隐痛、胀满不适、偶有背部牵涉痛或消化不良,即使有过胆绞痛的,只要没有经历过反反复复胆囊炎、稍进油腻即剧烈腹痛的,都觉得症状可以忍受,手术并不是「刚需」。
二、舍不得少块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使是多年不回老家、不问候、不管不顾也不给生活费的不肖子孙,在面临手术的时候都会想到这句话。特别是为了一个并不要命的症状去失去一个器官,从而面临「没有胆」的舆论压力和心理暗示,抗拒之情油然而生。
三、既花钱又受罪
三四千块钱一年换个手机不嫌贵,动辄标价成百上千的成衣不嫌贵,几百块钱的烟酒不嫌贵,但要掏一万多即使医保能报大部分人却心疼了,而且不止心疼,肚子也疼。想想做了手术还得戒烟戒酒饿肚子,万一再出点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真是花钱找罪受。
而保胆取石手术,就是精准针对患者各种心理的一种营销,这种本该在上个世纪就被淘汰的外科术式,反而在近年越来越火。
不能不说,这是神州大陆的奇迹。
「保胆取石」应运而生
「保胆取石术」的兴起则完美契合了患者的需求:
手术时间减少、难度降低,同时手术费用也稍低;
在病人的角度,成功保住了胆囊这块「肉」;
在短期预后上,不切胆囊似乎和传统的切胆囊没什么两样。患者可迅速解除疼痛,同时不会出现传统胆囊切除术的弊端(脂肪泻等)。
于是在国内医院,特别是下级医院,保胆取石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更严重的是,为了利益,很多医院甚至在不适合进行保胆取石的情况下,也推荐这一手术方式。
因为手术简单、风险小、利润高,某些医院甚至为了抢病人疯狂打广告。
虽然只有第一个看上去是广告,
但是剩下的几个「科普」,
点进去还是各种 XX系医院宣传
「保胆取石」的危害
一、胆囊结石形成的学说存疑
目前认为胆囊结石的形成是胆汁和胆囊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因为胆囊是结石形成的「温床」,所以唯有切除胆囊才能根除胆囊结石。
而「保胆取石」的理论基础是胆囊结石原发因素在胆汁,胆囊内形成结石不是必然结果,取石后不会必然复发。
但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见过太多「保胆取石」后复发的病人。
二、手术指征太宽泛
目前对于保胆取石较「公认」的指征是:
无症状的胆囊结石;
胆囊收缩功能良好;
胆囊结构正常无分隔,胆囊粘膜光滑,胆囊壁无增厚;
结石为单个或少量多个,无嵌顿;
保胆意愿强烈。
但这样的指征,「恰到好处」地符合了一些不需手术、只需随访观察即可的病人。于是,一些医院把这样的病人拉上了保胆取石的手术台,术后恢复效果也相当不错。
三、缺乏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
保胆取石手术主要在国内开展,国外的适应人群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胆囊结石。
国内虽然有大量临床研究文献,也不乏大样本量及较长时间随访的报道,但人们对于国内研究结果的态度都是……(你懂的)
比如,在今年的一篇《肝胆胰外科杂志》的论著中讲到保胆取石较 LC 可以显著缩短术后抗生素使用、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和出院时间。
但我在实际临床的情况是,对于 LC 的患者术后 6 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并流质饮食、不用抗生素、术后 1~2天 出院,有些 LC 病例是按照日间手术的标准对待的,比那篇论文里保胆术后的恢复还快。
为什么胆囊必须切?
医生的态度决定胆囊的生死,所以对于胆囊的去与留,应该像《人民的名义》第一集里侯检察官那样开宗明义,我们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但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所以胆囊的去留与否,不取决于医生的执念、患者的愿望、名利的纠缠,而是胆囊的好坏本身。
为什么肝胆外科医生要揪着小小而又孤立无援的胆囊不放,不仅有炎症的胆囊要切,连没有炎症甚至没有明显症状的胆囊也要切呢?
因为这个良性病的头顶上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那就是胆囊癌。
胆囊癌尽管少见,但恶性程度极高,5 年生存率仅 5% 左右。唯有隐匿性(病理偶然发现)的胆囊癌才能根治,对胆囊癌的防治策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病例进行胆囊切除。
而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85% 的胆囊癌合并有结石,这才是医生对小小的胆结石如此重视的原因。
热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