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compressing?syndrome,SMACS)又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引起梗阻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病症。其首先由Rokitansky于1861年提出,但直到1927年Wilkie等报道后才引起了重视,故此病也称Wilkie综合征。由于临床上对SMACS的认识不足或由于消化道造影方法不规范,以致于常将本病漏诊或误诊为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前段时间我们在夜班时遇上了一位这样的患者,患者以“反复恶心呕吐,消瘦纳差2月余”入院。入院腹部CT示(见图1):胃潴留、十二指肠水平段扩张梗阻明显。仔细阅片后十二指肠水平段远侧未见异物及占位,结合患者纳差、消瘦明显,反复恶心、呕吐,而且在进食后症状明显加重,遂第一感觉患者是一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患者,即将患者收入住院。
图1由于严重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继发的胃潴留,白色箭头所示
入院后我们给患者进行了胃肠减压、洗胃、静脉营养支持,当然最重的是确定是否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这里有两项重要的确诊指标。
一是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对于本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84%的患者可见典型的钡餐造影表现:十二指肠水平段与升段交界处有纵行压迫征象(刀切征或笔杆征)。钡剂通过受阻,经过改变体位或加压按摩方可通过;受阻近端的十二指肠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逆蠕动波出现,严重者可看到幽门松弛,钡剂在胃和十二指肠内反复交流而呈“钟摆样”摆动(图2)?。
二是通过CT观察腹主脉、肠系膜上动脉和十二指肠三者之间的解剖关系,可直观地显示十二指肠受压情况。并可经三维重建测量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及夹角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明确诊断SMACS。CT尤其对于复杂的SMAC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并具有无创性的优点(图3,图4)。
图2十二指肠水平段与升段交界处有纵行压迫征象(刀切征或笔杆征)
图3正常人的肠系膜上动脉(长箭头)与十二指肠水平段(短箭头)、腹主动脉之间的关系: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范围(28度-65度)。
图4患者的肠系膜上动与腹主动脉夹解明显<28度,十二指肠水平段受压迫明显。
图6正常人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之间的解剖不同,A是正常人 B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征患者
在经过胃镜、造影、腹部CT等相关检查后,我们确诊患者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后,给予12天的术前营养支持后,患者的全身内稳态、营养状况均得到较好的改善,最终我们为做了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
Treitz韧带松解术?。术后患者恢复正常饮食,顺利康复出院。
对于十二指肠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十二指肠血管前移位术?、胃空肠吻合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每种手术都有的利弊,在选择手术方式上应据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尤其是术中探查,正确判断致病因素,尽量选择简易、安全、损伤小、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其中?。尤以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为最佳,大多可获满意效果。
另外也有一些专家提示利用营养支持,通过鼻空肠营养管、PEJ的方式进行肠道喂养,增加患者体重,改变患者体形,通过增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脂肪垫的厚度来扩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夹角,减轻对十二指肠水平段的压迫,从而达至治疗目的,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治疗方法。
热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