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一个不可忽视的信号!
编辑:ddayh.cn
大体来说,便血根据来源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以屈氏韧带为界);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为:
(1)胃食道疾病:各种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癌、食管溃疡等。各种胃部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癌等。
(2)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胆道系统疾病、肝脏疾病、胰腺疾病等。
这里我重点和大家介绍下消化道出血可能原因,下消化道出血大多来自结肠和直肠,少数来自小肠。下面就其常见疾病的特点简述如下:
(1)内痔: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便血一般发生在排便时,有时滴血、射血、或仅有手纸上带血,血与粪便不混,色鲜红。三期、四期内痔常伴有痔脱垂症状。痔出血量少,一般无里急后重和疼痛,常有便秘症状。
(2)结肠、直肠息肉:肠道息肉多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其主要症状是便血。儿童有便血而大便次数及性质基本正常者,多为直肠息肉。肠镜可明确诊断。
(3)直肠、结肠癌:直肠癌便血,早期为鲜红色或暗红,量不多,为间歇性,常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病史;晚期大便中常同时混有恶臭的粘液。左侧结肠癌类似直肠癌,但易发生肠梗阻。右侧结肠癌以柏油状大便为主,便隐血试验常为阳性,伴有消化不良,贫血及右下腹肿块等体征。
(4)肛裂:排便时出血,伴有肛门疼痛,出血量少,色鲜红,有便秘病史,青年人多见,局部检查可见肛管裂口,多数在后正中或前正中。
(5)溃疡性结肠炎或其他炎性疾病:大量便血者少,常为粘液血便,有腹泻、腹痛史,多伴有下腹部疼痛,肠镜和钡剂灌肠造影可明确诊断。
(6)放射性直肠炎:便血,里急后重,血和粘液混合,排便次数多为特点,有放射性治疗的经历。
(7)肠套迭:常为粘液血便,呈果酱状,儿童多见,伴有腹痛,腹部可扪及套叠的肿块,易引起肠梗阻。
(8)小肠肿瘤:良性肿瘤,少见,若肿瘤肿大,可引起黑色或红色便血症状,常伴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腹部包块等症状。
这里再次说明的是,肠癌虽然是恶性肿瘤,但是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95%。而我国超过80%的病人确诊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大大降低了生存率。因而,当出现便血症状时,切勿掉以轻心亦不可讳疾忌医,可根据上述知识作初步判断,而后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