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服用CCB遇上水肿该如何处理?
踝部水肿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CCB)的常见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影响因素
药物与剂量
不同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水肿发生率有差别,且水肿发生率呈剂量依赖性。
表 不同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
氨氯地平 22.0%
非洛地平 16.2%
依拉地平 8.2%
拉西地平 5.7%
硝苯地平 14.2%
尼群地平 28.9%
性别
女性服药后的水肿发生率略高于男性(15.6%比11.8%,无显著差异)
年龄、体重
高龄、体重更重的患者服药后水肿发生率更高
体位
直立体位是水肿加重的影响因素
服药时间
睡前服药相比于清晨服药,水肿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用机制
关于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引发水肿的机制,目前有多种说法。主流观点认为,钙离子拮抗剂选择性地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而对静脉扩张作用较小,导致毛细血管网的静水压增高,液体渗入机体低垂部位的组织间隙,形成肢体末端水肿。因此,服用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后发生的水肿,多属于舒血管性水肿,而不是液体潴留造成的,因此口服利尿剂作用很小。
临床处理建议
有研究显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引发的水肿一旦发生,即便是在不施加干预的情况下,随着长期使用也会逐渐消失。对于治疗建议,指南与文献报道如下。
1、联合ACEI/ARB:《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指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踝部水肿,可被ACEI或ARB抵消。ACEI/ARB可以引起小动脉和静脉血管的同时舒张,降低毛细血管内的压力,从而减轻水肿。但需注意的是,多种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应遵循指南的相关联合用药指证,且临床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密切监测血压。
2、钙离子拮抗剂引起的外周水肿与液体超荷无关,所以将利尿剂作为缓解钙离子拮抗剂相关水肿的常规治疗手段并不是合理的建议。
3、调整给药剂量:钙离子拮抗剂造成的水肿与给药剂量相关,减小剂量可缓解症状。
4、更换药物:如遇外周水肿过于严重,且长时间不能缓解,无法耐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降压药物使用。
热门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