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身体麻木的情况,比如长时间的下蹲导致腿麻,午休时趴在桌上引起胳膊麻等等,这类麻木往往很快就能自行恢复,并不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是如果身体麻木的症状来势汹汹,影响了肢体活动,或者时发时止,持续时间很长,有时还伴随着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就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了。这种麻木提示着我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它与风湿病又有什么关系呢?一起来了解一下麻木症状和与之相关的风湿病吧。
周围神经病变
症状特点: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早期多以肢体、面部的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其导致的麻木往往呈对称性,伴有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四肢末端有穿袜子和戴手套样感觉,以下肢多见,严重者可能出现下肢溃疡、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等。如出现面部、口周麻木,可能是面神经病变所致,还将进一步导致口眼涡斜、面肌痉挛等。
常见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等。某些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如来氟米特,也有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的损伤。
发病机制:血管炎性/缺血性及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导致。
干预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营养神经;中医内服外用活血祛风;针灸、推拿治疗等。
神经压迫
症状特点:单侧手臂麻木常表现在小指、无名指和上肢,可伴有疼痛,同侧肩部也会出现麻木,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双手或单手整个手掌麻木及僵硬(第七颈椎棘突处筋膜压迫颈神经后支);拇、食、中指掌侧、无名指掌侧或指尖麻木,屈腕时手指麻木加重(腕管综合征);单侧腿麻木可表现为大腿、小腿或足部麻木症状的慢性、反复发作,常伴有腰部的疼痛不适。
常见疾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腕管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黄韧带或后纵韧带钙化等。
发病机制:臂丛神经、颈神经、正中神经、坐骨神经等受到压迫导致。
干预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缓解压迫;适当运动,放松肌肉,保持正确的坐姿和读写姿势;中医蜡药疗、雷火灸及针灸、推拿治疗,局部小针刀治疗等。
低钾血症
症状特点:低钾血症常导致四肢麻木,伴有肌肉无力、软瘫,四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伴口渴、心慌、肢体酸痛、针刺样或蚁行感;严重者可有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心律失常等。
常见疾病:干燥综合征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发病机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导致低钾血症,肌细胞外钾浓度降低时,肌肉对神经的刺激反应降低,导致肌肉麻痹。
干预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酸中毒;补充钾盐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症状特点:这类麻木常由于情绪波动引起,出现四肢、手足末端甚至全身麻木,在情绪不稳、烦燥焦虑时麻木加重,还可伴有食欲下降,腹胀恶心,胸闷气短,喜太息,头痛,头昏,头部有紧缩感重压感,两眼干涩,视物模糊,后背发紧发沉,周身发紧僵硬不适,手脚心发热,汗出多,全身游走性疼痛等症状。
常见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及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后伴发的抑郁焦虑等。
发病机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系列不平衡状态。
干预措施:抗焦虑、抑郁药物;维生素B1、谷维素;中药疏肝宁心解郁,情志治疗等。
脑卒中
症状特点: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可能伴有肌肉无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头痛、昏厥等,通常在一侧表现症状,而另一侧正常。
常见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巨细胞动脉炎等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腔隙性脑梗、脑出血等。
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炎等导致。
干预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抗凝和神经保护等。
出现手足麻木、面部麻木等症状,可能是风湿病的预警,千万不可忽视。如果病情急骤,或反复发作,要考虑到上述情况,请您及时到医院就诊
热门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