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某医生网站做科普,咨询最多的是关于头痛方面的问题,头痛在临床中也是很常见的症状,有资料显示一生中从未有过头痛的人不超过总人群的2%,也就是 98%的人都曾经有过头痛。
案例:患者35岁女性,因反复头痛10年,再发3小时就诊,头痛呈胀痛、搏动样,以双侧颞部为主,程度剧烈,有恶心、呕吐,不能活动,平卧休息可稍改善,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2天,根据病人的体征诊断其患有偏头痛,给予利扎曲普坦10mg口服,随后给予预防用药氟桂利嗪、阿米替林口服半年,头痛从此消失。
那么什么是头痛,又是如何分类,怎样避免,又如何治疗预防呢,笔者曾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跟头痛大咖们学习头痛方面的知识结合临床经验,在这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科普。头痛一般是指头颅上半部的疼痛,也就是眉弓、耳廓上部、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最新国际头痛分类将头痛共分为五层,而我们一般医院可能只能诊断到第一、二层,而高手的可能达到第五层,曾经就有老师说过,这个分层那他联想起《射雕英雄传》中的梅超风,她练习的九阴白骨爪也是分层的,所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才能练到炉火纯真的程度。哦,言归正传,在这个分类中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头痛发作以单侧为主,可左右交替,也可双侧头痛。头痛多以颞部、前额、枕部为主。头痛程度多为中至重度,活动后加剧,安静休息后可改善,常影响生活和工作,有些发作前会有短暂先兆,如闪光、暗点、黑矇等。偏头痛女性多见,女性患病风险是男性的2.25倍,可见于任何年龄,一般是10到30岁之间,40-50岁达高峰,大多数患者有家族史。
头痛的诱发因素有强烈的情绪刺激、紧张、焦虑、抑郁、月经来潮。某些食物,如奶酪、巧克力、茶、腌制品、泡菜、味精、饮酒及口服避孕药、硝酸甘油等可诱发偏头痛。还有天气变化,强光、闪烁、噪音及睡眠不足、睡眠过多都可诱发。所以告诫那些有偏头痛的患者应避免上述诱发因素,当然饮食诱因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的诱发食物都不能吃,鼓励患者多观察饮食与发作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的避免。
那么偏头痛会有哪些危害呢?偏头痛急性期影响工作和生活,偏头痛可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大脑白质损伤,容易伴发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冠心病等疾患。
如何治疗偏头痛?治疗上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和间歇期治疗。急性 发作期治疗要尽快终止头痛发作,鼓励患者在发作之初头痛尚轻时尽早用药,争取头痛在2小时内消失,对于程度较轻的可选用非特异性的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去痛片、消炎痛、散利痛、曲马多等,每月最好不要超过10天。对于程度较重的可选用特异性的镇痛药,就是曲普坦类药物,此类药物的问世是偏头痛发作药物研发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主要有舒马普坦、利扎曲普坦等,一般发作时立马给舒马普坦6mg皮下注射,10分钟起效;无呕吐的可给予口服舒马普坦100mg或利扎曲普坦10mg,30分钟起效。
下面我们谈一谈间歇期预防治疗,哪些患者需要用预防用药呢?(1)头痛频繁发作,每月发作2次以上。(2)头痛剧烈,急性期治疗效果仍差。(3头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工作、学习,希望尽可能减少发作。预防用药的原则是小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主要的药物有氟桂利嗪,丙戊酸钠,托吡酯、阿米替林等,通常的维持时间是6到12个月。多年的临床观察,偏头痛患者只要积极避免诱发因素,配合医生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不再被头痛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