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迷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尝试过各种各样的睡姿,可能是竖着睡、横着睡、斜着睡、躺着睡、趴着睡等等,那这些睡姿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呢?到底什么样的睡姿才是最健康的呢?
本文要和大家谈谈睡觉姿势的问题。
※ 现代人睡姿大盘点
一千个人里可能会有一千种多姿多彩的睡姿,但最基础的可能也就3种:仰卧、俯卧和侧卧。
其他各种奇形怪状的姿势无一不是在这3种基础睡姿之下发展出来的,其中发展出来最常见的睡觉姿势有6种。
? 仰卧
是指头部放于枕上,面朝上,两臂置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伸直的一种睡眠姿势,如士兵式、海星式等。
①士兵式:睡觉时完全仰面平躺,双手紧贴身体两侧。
②海星式:睡觉时身体正面平躺在床上,双臂稍微上举,略高过头。
? 侧卧
即以身体的一侧为支撑躺着的睡姿,一般有左侧卧和右侧卧,最常见的有胎儿式、圆木式、思念式等。
①胎儿式:是最常见的睡姿,即睡觉时整个人倒向一侧,而且身体蜷缩着,头紧紧地靠着枕头,有时候手还握着枕头的一角。
②圆木式:这种姿势是睡觉时身体偏向一侧,双臂也顺贴在身上,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根圆木。
③思念式:身体偏向一侧,但是双臂举在头附近,稍有弯曲。
? 俯卧
也就是俗称的趴着睡,最常见的有自由俯卧式。
自由俯卧式:这是人们最少用的一种睡姿,即身体正面朝下,俯卧在床上的姿势。
※ 3种基础睡姿和健康的关系
除了心理、疾病等因素之外,不同的睡姿可能也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早就有研究证明,睡眠质量与睡姿有着密切的关联,不良的睡姿甚至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潜在风险。
一般来说,真正入睡之后,我们通常不会保持一个睡姿直到天亮,而是会交替使用几种不同的睡姿,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睡眠质量不好,反倒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因为睡眠时,身体与床的接触区可能会出现局部缺血的症状,缺血产生的代谢物刺激敏感的神经末端,会使人在感觉疼痛前改变自己的姿势,姿势的改变有助于避免软组织压力超载,可以防止肌肉僵硬。
? 侧卧的利与弊
有研究发现,睡眠运动系统开始工作后,有65%的人习惯侧卧,30%的人习惯仰卧,其余5%的人习惯俯卧,可见侧卧睡姿是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的一种睡眠姿势。
一般医学上会比较推荐右侧卧睡。因为右侧卧睡和其他睡姿相比,肢体自然弯曲,心脏高位不受压迫,肝脏低位供血较好,还有利于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减轻背部和颈部的压力,减少睡眠呼吸暂停现象。
但侧卧并不是没有弊端。一方面,侧卧可能会引起睡眠皱纹。由于侧卧时面部皮肤会直接接触枕头并受到挤压导致皮肤变形,睡眠皱纹也就随之产生。另一方面,侧卧的人需要选择适合的枕头,要不然也会增加脊柱的压力。
此外,一些身患疾病的患者或者怀孕等特殊情况,由于治疗需要、减轻症状需要,或特殊康复需要,应选择特殊的睡姿。
比如医生都会建议孕妇睡觉时最好选择左侧卧位,因为对孕妇来说,左侧卧位可以最好地避免子宫压迫到大血管而引起的下肢缺血、缺氧等问题,有效地保证胎儿以及母体心脏、肾脏及子宫的血液供应。所以通常建议孕妇睡觉时向左侧偏30度~40度,可以把孕妇枕夹在腿部,同时支撑背部。
还有打呼噜严重、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群也比较适合侧卧睡姿,可以适当减缓症状。
当然有疾病的话还是要先去看医生,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 仰卧的利与弊
还有30%的人喜欢仰卧睡,这其实是一个比较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的睡姿,使用这种姿势入睡对我们的脊柱和脖子肌肉都比较友好,还避免了对内脏、脊柱等的压迫。
但这个睡姿的弊端在于臀部和背部大面积接触床垫,而腰部可能只获得较小的力量支持,时间久了可能会引起背部疲劳和疼痛。
因此,对于习惯使用这个睡姿的人来说,我们建议平躺时在膝盖下方垫个枕头,有利于增加腰椎的舒适度。
需注意的是,这个睡姿可能会加重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所以有这些症状的患者需要谨慎选择这种睡姿。
? 俯卧的利与弊
俯卧睡姿几乎是所有医生心照不宣「最不推荐的睡姿」,因为这可以说是对身体伤害最大的姿势,非常不利于我们拥有高质量的睡眠。
当俯卧睡觉时,人体重量压迫胸腔、内脏等,增加了对肺部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
此外,为了便于呼吸,我们的头部大多数都会转向侧面,这可能会导致早起时颈部肌肉酸痛,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颈部扭伤。
而且趴着睡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压迫的时间比较久之后,还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手麻、脚麻的症状。
这样看来,俯卧睡姿简直百害而无一利,建议习惯用这种睡姿的朋友们还是尽量能改就改。
总结:除了怀孕、疾病这些特殊情况之外,咱们普通人该怎么睡还是怎么睡,不用太拘泥于形式,反正一般情况下大家也不会用一个姿势睡到天亮,因此,一切还是以让自己睡得舒服、睡眠质量高为前提。
━━━━━━━━━━━━━━━━━━━━
白衣清士,上善若水,大医精诚,济世仁心。
愿倾终身所学,竭诚为您服务。
微信公众号: 白衣清士 DrBillWZheng
━━━━━━━━━━━━━━━━━━━━
热门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