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导 语
取消门诊输液,遏制过度医疗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输液总量,还在于治理抗生素滥用现象,更能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二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生病时,“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
但在我国,很多人认为输液好得快,各大医院的输液大厅经常出现“吊瓶森林”的场景,也正因为如此,控制或取消医院门诊输液治疗,成了各地的一项医改举措。
吉大一院,正式取消门诊输液
据媒体报道,1月6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发出通知,正式取消门诊输液。
根据通知,取消的普通门诊输液范围是指静点中心所有工作职能,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试敏等医嘱。静点中心不再设置工作人员。急诊、儿科门诊的输液不在此次取消范围。
据报道,包括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在内,吉林省已有11家省市县级医院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分别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白城中心医院、白山市中心医院、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油田总医院、松原中心医院、松原市人民医院、前郭县医院。
多地陆续叫停门诊输液
从1月1日开始,广东省东莞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已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根据东莞市卫生计生局此前发布的通知,自2018年8月1日起,市属医院及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2018年12月31日前,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此前,东莞市12家市属医院及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已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在2018年底最后几天,很多镇街医院和社卫中心,也纷纷发布消息:本医疗机构从12月31日开始,正式取消门诊输液。
21000家医疗机构,禁止门诊输液
在2018年7月4日,广西卫计委发布“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征求《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知”,同样明确要求:
全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含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民营医院等)于2018年8月1日起,除儿科门诊和急诊科外,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服务。2018年9月1日起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应逐步减少门诊静脉输液医疗服务工作。
据卫计委的统计数据,2017年广西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机构数34012个,其中,村卫生室20770个,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300多个,也就是说,实际上总计超21000家医疗机构要被限制或禁止输液。
据了解,对于取消门诊输液,我国并未在国家层面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已有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14个省份明确出台了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有些省份虽未出台限控政策,但普遍已明确加强门诊输液监管,并鼓励医院开始试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
过度输液将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不仅容易堵塞毛细血管、降低人体免疫力、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造成人体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可导致休克和死亡!
因此,生病后一定要科学治疗,切忌图一时之快而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破除过度输液须下猛药
有病就打吊瓶输液,好像已经渗透到一些人的骨子里,就想着马上治好病,忽略了输液带来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医院也把输液当成了创收的手段。
可是,健康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患者和医生都应该转变理念,认识到过度输液的危害。
取消门诊输液,遏制过度医疗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输液总量,还在于治理抗生素滥用现象,更能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二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总之,根除积弊非一日之功,先开药方,再对症下猛药,过度输液才能减少。
热门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