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乙肝病毒能被赶尽杀绝吗?目前不能!想把它们赶尽杀绝吗?想,那是未来。
一个重要的事实有可能被忽略,即在慢性病中,真正能治愈的还就数病毒性肝炎,它叫“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老慢支、慢性肾小球肾炎、各种风湿病等慢性病,哪个能治好?现在的医学水平,采用药物或这样那样的新花招、新疗法,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延缓发展和防治并发症。治慢性病,讲的是规范,拼的是耐心;对治病的药物,我们还要“凭良心”。
老缪医生经常告诫使用着核苷类抗乙肝病毒的患者朋友:5~8年之内别跟我提停药,12.5年后我们再讨论停药问题。大家总是这样质疑:病毒长期测不出来,为啥不让停药?回答是:因为病毒没有被也无法被赶尽杀绝。这不是玩文字游戏嘛!不是,咱看病治病得讲理!且听。
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如果没有被免疫系统识别并赶出体外,它们就直奔肝细胞而去,然后依附在肝细胞膜上(人的肝细胞膜上竟然有乙肝病毒的受体,也是醉了);然后脱掉外壳;然后它的核酸进入细胞浆;然后又直奔肝细胞核,并从核孔上“钻进去”,病毒核酸一旦进了细胞核,就迅速按照自己的思路排兵布阵,不动声色地借助人肝细胞里的一些酶,在细胞核里修整;然后再次借用人的酶系统,把自己绕来绕去、绕来绕去,绕得像根麻花(有电镜照片为证);然后病毒的基因组形成了可以与人的基因组平起平坐的“微染色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个麻花样的基因组在医学上有一个很晦涩的名字,叫“闭合环状超螺旋DNA”,简化起见,用英文字的首字母组合起来就叫“cccDNA”。
箭头所指的就是肝细胞核里的那根“麻花”——cccDNA
读者朋友,如果你对乙肝知识有需求,不管你懂不懂英文,一定要记住“cccDNA”,就是它,长期驻扎在肝细胞核内,极为稳定,成为病毒的祖宗,当它要复制后代时,其出路与入路基本上是反过来的,但符合生物体复制的一般规律。它很聪明和狡猾,在形成新病毒颗粒的过程中,一直用人体物质做原料,甚至还要利用肝细胞的一些正常的酶系。只要外周血里的病毒量减少了,这个cccDNA就开启制造病毒的过程。
你最关心的话题来了。咱不是有抗病毒的武器了吗?不是有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了吗?没错,是有武器了,但非常遗憾,它们治愈乙肝的百分率很低。干扰素通过调节免疫来实现抗病毒的目的,甚至不惜牺牲肝细胞,即肝细胞与病毒同归于尽后才能清除病毒。在那些有严苛的适应证的人群(非母婴垂直传播、病程短、转氨酶高于正常上限2~5倍、病毒量低于10的6次方),其一年有效加上一年不复发的概率不过20%。副作用还多得难以忍受。
接着重点说核苷类药物,已上市的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这五种药物表现不一,从疗效、副作用和耐药率等综合指标评判,全球各大指南,也包括2015年第三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笔者有幸成为前二版指南的四位执笔者之一),都推荐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为一线药物。
核苷类药物的抗病毒机制基本相似。药物进入肝细胞内之后,与乙肝病毒复制过程中必须的一种酶——DNA聚合酶相结合,结合后这个酶就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这样由cccDNA化身的、从细胞核里钻出来的病毒RNA,一旦到了肝细胞浆内,就没人理睬了,新病毒颗粒也就夭折了。只要核苷类药物一直死缠着DNA多聚酶,只要病毒没有发生耐药,那么cccDNA就没辙,肝细胞浆内、肝组织内、血液里或其他组织里,就测不到病毒基因,患者的病情就长期稳定。
请注意,上面说的遏制病毒那个过程,是发生在肝细胞核外的,躲藏在核里的cccDNA却“任你炮声轰鸣,我自岿然不动”,现有抗病毒药物,没有一个能够“钻到”细胞核里去“剿匪”,真的很无奈!
读前面的大块文字,大家一定觉得很沮丧吧!现在再把大家引到本文的开头第二段:要“凭良心”,人要知足,治病也要知足。在我们没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年代,患乙肝的朋友及其家属亲人们,可谓惶恐万分吧?那个“慢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所谓三部曲,可不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吗?现在呢,有了这些武器,我们与乙肝病毒斗争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扭转,人间悲剧的“三部曲”可以不继续上演下去。简单地说,只要长期抗病毒,只要病毒一直被压趴着,就不会发展为肝硬化,也不会发生肝癌。
前面还留了个悬念,那个12.5年。有人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做了高深的数学题:如果使用阿德福韦抗病毒持续有效,细胞核里的cccDNA由于长期得不到充足的补给,就会被耗光,耗竭的时间大约12.5年!运气超好的少数人,如果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还会有机会消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并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就达到了临床治愈的目的,患者可就是“解套”了,尽管概率很低。
医学科学在发展,新药不断出现,包括直插细胞核、捣毁核内乙肝病毒cccDNA的药物也在研发之中,不久一定有这类治本的新药上市。莫急啊莫急,乙肝患者朋友们,活在当下,重在当下,长久抗病毒当为首要,未来,我们一定能赶尽杀绝乙肝病毒,我是斗士之一。
热门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