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 ? ? ?患者,男,72岁,因“发热6天,发现肌酐升高4天”于2018年05月04日入我院肾内科。 患者于入院前6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具体体温未测,伴纳差,在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2天(具体用药不详),体温未见明显下降,转县医院住院后发现肾功能异常,继续治疗2天,病情进行性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高血压、脑梗塞病史。 查体:T 37.8℃,P 93次/分,R 19次/分,BP 98/64mmHg。 神志清,精神软,皮肤巩膜无黄染,颈部、前胸部皮肤充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无殊。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入院后查生化:ALB 32.5g/L,ALT 192U/L,AST 391U/LBUN 35.06mmol/L,Cr 483.1μmol/L;血常规:WBC 2.62*109/L,HGB 125.0g/L,PLT 22*109/L;PCT 1.50ng/ml;尿常规:PRO 2+,BLO 4+。 肾、输尿管、膀胱B超: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伴右肾中度积水,双肾偏小伴回声改变。予对症支持治疗,并请我科会诊,综合患者发热伴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多脏器功能损伤(肝、肾),考虑病毒感染可能,建议抽血送疾控排除肾综合征出血热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结果回报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诊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继续予对症支持治疗。2018年05月11日复查血常规:WBC 3.38*109/L,HGB 104.0g/L,PLT 123*109/L;肝肾功能:ALT 75U/L,AST 65U/L,BUN 11.05mmol/L,Cr 193.2μmol/L;尿常规:PRO +,BLO +,结合肾脏B超表现,考虑患者有慢性肾脏病基础,予好转出院 。
? ? ? ?2011年中国学者李德新团队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在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体内分离鉴定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并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疾病。 SFTS多发于春、夏季,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有报道认为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潜伏期可能为1-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多脏器功能损伤。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SFTS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张文丽等统计分析68例病例后发现SFTS的肾脏损伤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异常,可以作为SFTS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临床鉴别点。 本例患者发热伴肌酐明显升高、血小板下降、蛋白尿,极易误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从而忽略SFTS,幸运的是最终靠血清核酸检查明确诊断,因此临床上尤其要注意鉴别这两种疾病。 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或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即可确诊。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研究发现利巴韦林和法匹拉韦在动物感染模型中对病毒有效。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日本学者报道SFTS总的死亡率约为20%。
热门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