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服用抗结核药物时,要按照正规的方案进行,同时严密的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的评估治疗效果。
抗结核药物主要是用于结核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多种临床结核病,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一线抗结核药物,另外还有一些二线抗结核药物。
抗结核治疗应该按照正规的疗程进行,使用原则为早期,规则,全程,联合,适量,一般的抗结核治疗分为强化治疗阶段和巩固治疗阶段。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应该注意个体化原则,对于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疗程应该适当的延长。正规的进行抗结核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不正规的治疗容易导致病情的复发,或者引起耐药菌的产生,为后续的治疗增加困难。
抗结核的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使用过程当中要注意严密的监测,首先比较常见的来自于药物性肝损伤,要注意监测肝功能的指标,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尤其是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肝功能的异常,比如有基础的肝病、糖尿病、老年患者等,应该及时的保肝治疗,必要时调整抗结核药物的方案,使用肝毒性比较小的药物。另外抗结核的药物可以产生一些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厌油,食欲下降等,还可能造成听力障碍,肾功能障碍,过敏反应等,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抗结核治疗过程当中要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痰菌的变化等,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
热门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