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卫计委2016-08-06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其中,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疾病也属虫媒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在洪涝灾害期间,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洪涝灾害发生期间灾民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受影响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一、洪涝灾害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
洪水泛滥,灾区人民大规模迁移,短期内灾民大量聚集在庄台、堤坝等高处,人群密集,设备简陋,常常席地而卧,增加了人鼠之间接触机会而使感染机会增多;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及优势种群均发生变化,鼠密度及鼠间接触机会的增加,也增加了病毒扩散的机会;从而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也有直接的影响,洪涝灾害频发,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也随洪水扩散,这就增加了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等防洪抢险人员和当地居民与疫水接触的机会,常常会引起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
灾害后期由于洪水退去后残留的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孳生场所增加,导致蚊虫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们居住的环境条件恶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杂,防蚊设施匮乏,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而导致蚊媒病的发生。因此,洪涝灾害有可能会加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造成乙脑的暴发。
二、灾害相关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途径:携带病毒的鼠类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粘膜接触而感染;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新鲜排泄物而感染;进食带毒鼠类粪便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粘膜而感染;有报道认为还可经螨类吸食带毒鼠类的血液后又叮咬人而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潜伏期为4-45天,多为1~2周。
1.诊断和治疗
(1)临床表现与病程
起病急、畏寒、发热(38℃以上); 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 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前三期可有重叠,并存在大量五期不全的异型或轻型非典型病例。
(2)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血、尿检查及血清特异性IgM 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比急性期有4 倍以上增高或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汉坦病毒和/或检出汉坦病毒RNA均可确诊。
(3)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抓好“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采取综合性抢救治疗措施,特别应早期抓好抗病毒治疗及液体疗法,对重症患者要及时抓紧抗低血压休克、预防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2.洪涝灾害对出血热的影响
(1)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有沿水系分布的特点。水灾之后,重疫区仍表现出稳定性与局限性的特征;低发疫区疫情有所上升,疫区扩大,水灾之后,发病范围扩大,疫情明显上升。
(2)洪涝灾害期间,鼠类往往向人类居住环境迁徙寻找食物或暂时栖息,增加了鼠与人之间接触传播的机会,可造成短时间内病例数明显增加。
出血热发病人群分布特征往往与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接触传染源机率高低密切相关。洪涝灾害引起生态环境改变,往往造成宿主动物大量移动,可能造成疫源地扩散。受灾群众居住条件、环境变差,感染出血热的机会和场所增加,因而疫情人群分布特征可能有所改变。
出血热发病流行与传染源的宿主数量及带毒率密切相关。洪涝灾期野鼠大量迁移到庄台、堤坝,鼠类聚集,野鼠进入室内,对鼠间传播提供条件,鼠类带毒增加。由于救灾或受灾人群临时居住条件一般较差,鼠与人群间的接触感染机会增加,可导致局部暴发流行。
3.预防及控制
主要采取预防接种和防鼠灭鼠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1)灭鼠详见洪涝灾区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和控制技术指南
(2)加强疫情监测
在重点受灾地区或传染病多发地区设立疫情监测点、严密监视疫情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及时通报和报警,以便采取应对措施。卫生防疫人员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疫情。具体要求可参见《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
(3)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期间,要到受灾群众居住区或临时安置点,评估后对高危人群开展疫苗应急接种。对参加抗洪救灾或灾后重建的人员,在行动前建议开展疫苗应急接种。对出现疫情暴发的居住区或临时安置点内的高危人群,实施应急预防接种,接种率应达80%以上,防止疫情蔓延。
4.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出血热防治水平
认真贯彻“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治疗中防好“三关”(预防和控制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大出血),降低病死率。
5.健康教育
教育群众做好卫生及自我防护工作,如确保居家及工作场所无鼠;妥善保管粮食、食物,防止被鼠污染;清扫有鼠类尿、粪污染的地方时,要适当防护,戴橡胶或塑料手套,戴口罩;做好防鼠灭鼠措施,防止鼠进入室内;不采取人工捣动鼠窝等灭鼠措施。
(二)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简称钩体病,多发生于夏秋汛期的抗洪救灾和田间作业人员中。钩体病按流行形式一般分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南方以稻田型和雨水型为主,鼠是主要传染源;北方以洪水型和雨水型为主,猪是主要传染源。
1.诊断和治疗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7-14天,短者3-4天,长者可达28天。钩体病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小腿肌肉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眼结合膜充血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并危及生命。
特异性诊断:钩端螺旋体培养阳性,检出钩端螺旋体核酸,显微镜凝集试验检出单份血清抗体效价≥1:400或双份血清抗体水平呈4倍增高。
钩体病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治疗。本病治疗应重视以有效抗生素及时消灭机体内病原体,对控制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应强调休息,细心护理,注意营养,酌情补充热能及维生素B和维生素C。
钩体病的治疗须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抗菌治疗是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治疗的核心措施,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庆大霉素次选,强力霉素、四环素等亦可酌情选用。
2.洪涝灾害对钩体病的影响
在洪涝灾害期间,人因抗洪抢险或在灾区生活、生产接触被带菌动物(鼠类、猪、犬和牛等)尿液污染的水体而感染本病。
病原体可经皮肤、粘膜侵入人体。由于大雨、地面土壤被稀释接近中性,为病原体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在洪水泛滥时,很多地区的鼠类栖息地及牲畜饲养场所被洪水淹没、冲刷,带菌动物的排泄物伴随洪水四处飘溢,同时大量鼠类和牲畜随灾民迁移到未被淹没的地区,扩大了污染和传播范围。
(1)稻田型
主要在稻谷收割季节,鼠类聚集田间或下田觅食,带菌鼠尿污染水田,人群因下田劳动接触疫水而感染。患者有明显的疫水接触史,感染和发病人数与当地传染源的数量、种类和带菌率,以及收稻季节的降雨量有密切关系。
(2)洪水型
洪水泛滥之后,由于洪水冲刷带菌动物的排泄物而污染水体。人群因抢险抗洪接触疫水而发病,往往在洪水之后10-15天出现流行高峰,疫情来势猛但流行期短,一般在20-30天内流行终止。
(3)雨水型
主要发生在丘陵平原地区。雨季之后,洼地、河沟、池塘积水被带菌动物排泄物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疫水而感染。疫情比较稳定,多呈散在发生,局部地方可出现暴发流行,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一般2~3个月。
3.预防与控制
(1)灭鼠
以稻田型为主要流行形式的疫区以灭鼠为主。
(2)加强家畜的管理
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犬和牛等),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水中,对粪尿要发酵才能施用。提倡圈养猪,搞好猪舍的卫生。将家畜用水池塘与人用池塘分开等。
(3)减少疫水接触机会
提倡干田割稻,在稻收季节将田水排干后再进行收割,可避免和疫水接触。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下水作业尽量穿长筒胶鞋,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袭,不喝生水等。
(4)疫苗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在流行地区,对参加抗洪救灾和稻谷收割的主要劳动力,应接种钩体病菌苗。在发现首例钩体病患者后,高危人群可服用强力霉素,200毫克/次/1周。每月两次,连服2天,隔周再重服一次。
(5)宣传教育,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家畜(猪、牛、羊、马)和家禽(鸭、鹅、鸡等)。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
1.诊断和治疗
病人有蚊虫叮咬史, 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征阳性等脑实质病变表现为主,脑膜刺激征较轻。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检查呈无菌性脑膜炎等;从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或脑脊液、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者,均可确诊。
2.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综合治疗。必须重视对症治疗,要认真把好“三关”,即高热关、惊厥关和呼吸衰竭关。具体办法如下:
(1)降温
高烧易发生惊厥,可加重脑水肿,诱发呼吸衰竭,故必须及时降温,最好把体温控制在38.5℃以下(肛表),头部温度力争降到36℃左右,其方法有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和激素等。
(2)镇静
乙脑患者因头痛剧烈,常有烦躁不安,因颅压增高易发生惊厥,故应给以适量镇静剂以防止发生惊厥。如果遇抽搐患者则应尽快地用镇静剂予以控制。
(3)防止呼吸衰竭
重症病例早期可发生颅压增高。在防治颅压增高上,首先要防止痰堵造成换气不佳的缺氧,故应多让病人侧睡,防止昏迷时舌根后坠。若已出现痰堵,可考虑气管插管或切开,以改善肺部的换气功能。当出现脑水肿或脑疝,引起呼吸衰竭时,应立即给以脱水剂。如病人有缺氧表现,则应早期给氧,如病人出现呼吸表浅或节律不齐时,应采用呼吸兴奋剂。
此外,支持、综合治疗亦应重视,如认真细致的护理,高热量多维生素的营养性流质,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继发感染等。
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达约10%-20%左右,部分病人(约30%左右)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人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很重要的。
3.洪涝灾害对乙脑流行的影响
(1)灾害发生在乙脑流行期前一个月内,由于孳生场所的增多,蚊虫的数量大大增加,猪的自然感染率增大,蚊虫的带毒率大幅度升高,人的居住环境差,可致乙脑发病人数剧增,发病高峰前移。极有可能引起大的暴发流行。
(2)灾害发生在流行期间,因孳生场所的增多,蚊虫密度增大,居住环境及居住条件的改变使得人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多,蚊虫吸食急性期病人血而带毒的机率增大,蚊虫的带毒率增加,人的感染机率增大,从而导致乙脑发病人数明显上升。特别是在特大洪涝灾害之后,由于人口高度密集,居住环境差,病人防蚊设施差,蚊虫密度很大,极易导致大范围内的乙脑暴发流行。
(3)灾害发生在流行后期,虽然孳生场所增多,蚊虫密度增大,居住环境差而使蚊虫叮咬人的机会增多,但此时猪的毒血症时期已过。蚊虫的带毒率降低,带毒时间短,因此不会对乙脑的流行产生很大影响。局部地区可能暂时出现乙脑发病人数的增加或流行时间后移,但难以造成大的暴发流行。
(4)气象因素。乙脑流行期间及流行期前一个月内的降雨、日照和气温对三带喙库蚊的繁殖和活动有直接影响。三带喙库蚊出现的早晚及数量的多少都会影响猪的感染和病毒的扩散。
4.预防与控制
(1)防蚊灭蚊
洪涝灾害之后,要发动群众,充分利用蚊帐、居室内喷洒滞留型灭蚊药或驱避剂,居室周围喷洒高效低毒杀虫剂;加强人畜隔离手段,改善居住环境,降低居室周围的蚊虫密度,减少被蚊虫叮咬的机会;排除居住环境周围的各种积水,清除杂草,减少其孳生地,可以大大降低蚊虫的密度,有效防止灾后乙脑的流行。
(2)管理好家畜
对猪圈、马厩附近的蚊虫孳生地要定期进行药物处理,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对幼猪实行人工免疫。
(3)预防接种
高危人群可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的应急接种。
(4)早期隔离治疗病人
治疗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可试用三氮唑核苷、干扰素等。主要是对症治疗,重点是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
(四)疟疾
疟疾是人体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一种虫媒传染病。人体疟原虫主要有4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依次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在我国,一般夏秋季节为疟疾的流行季节。目前,每年全国本地疟疾感染病例仅数十例,主要分布在云南边境局部地区,全国疟疾发病以输入性疟疾为主。
1.诊断和治疗
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流行病学史指: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有夜间停留史或近二周内输血史。典型临床表现指: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寒颤、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不典型临床表现指: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重症患者可出现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实验室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或疟原虫核酸检测阳性即可确诊疟疾。
间日疟可以选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八日方案进行治疗。恶性疟可以选用以下任一种青蒿素类复方进行治疗:①双氢青蒿素哌喹片;②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③复方磷酸萘酚喹片;④复方青蒿素片。对于重症疟疾,可以选用以下任一种方法进行抗疟治疗:①青蒿琥酯或蒿甲醚注射剂,患者病情缓解并且能够进食后,改用青蒿素类复方再进行一个疗程治疗;②咯萘啶注射剂。
2.洪涝灾害对疟疾的影响
(1)洪涝灾期由于水体面积扩大,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孳生场所增加。
(2)洪涝灾期灾民居住集中在庄台或堤坝上,人口密度大,居住条件简陋,卫生条件极差,多数灾民住在无防蚊设备的庵棚、帐篷内,人群暴露机会增加。
(3)洪涝灾期大牲畜数量减少,导致人群蚊虫叮吸血频率增加。
(4)灾区人群流动性大,往往可将传染源带入新的居住地,如当地人群中原有的免疫水平低下,极易引起暴发流行。
3.预防与控制
对灾区的疟疾防治应采用综合措施:
(1)加强疫情监测,建立疫情监测点,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分析趋势,进行预测,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三热病人(疟疾病人、疑似疟疾病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及流动人口和输入性疟疾监测,及时发现传染源,及时确诊、规范治疗并报告。
(3)加强媒介生物的监测,尤其是在救援人员驻地、灾民安置点等人群密集的地区,并指导开展相应的媒介控制活动。
(4)加强媒介防制:提倡使用蚊帐、纱门、纱窗、驱避剂等,改变露宿习惯,减少蚊虫叮咬;对发现疟疾病例且按蚊密度较高地区的人、畜房进行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改善环境卫生,减少和消除蚊媒孳生场所。
(5)加强人群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防蚊灭蚊意识,凡出现发冷、发热等类似疟疾症状时应及时到当地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疟疾诊治。
(五)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鼠蚤吸吮病鼠血液叮咬人,可将鼠疫菌注入人体。其次,蚤粪中含有的细菌及被人打死蚤体逸出的细菌,也可通过被叮咬的创面或其它破损处进入人体。另外,剥食感染鼠疫的旱獭等啮齿类动物也是致人感染的常见原因。
肺鼠疫患者痰中含有的大量鼠疫杆菌,可以通过飞沫形成“人-人”间传播,这是酿成人间鼠疫大流行的重要原因。此外,病人的粪便、尿、分泌物污染了周围环境,与病人直接和间接接触,可使健康人传染上鼠疫。潜伏期平均为 3~5 天。
1.诊断和治疗
(1)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线索。患者发病前10天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临床表现。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病情在24小时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①急性淋巴结炎,②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③咳嗽、胸痛、喀痰带血或咳血 ④重症结膜炎 ⑤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⑥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 ⑦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或血清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即可确诊。
(2)治疗措施
采用抗生素,可治愈鼠疫。早期应用链霉素治疗最有效,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金霉素等也都有较好的疗效。
2.洪涝灾害对鼠疫的影响
洪涝灾害期间,由于鼠类的迁移,和人群的接触机会增加,造成鼠疫的发生或者流行的机会增多。
3.预防和控制
(1)避免去鼠疫流行地区,进入流行区应采取对啮齿类动物和跳蚤的防护措施。做好健康教育,避免接触在路边或林中发现的有病或死去的动物。
(2)预防接种鼠疫菌苗: 目前我国选用菌苗是EV76鼠疫冻干活菌苗,在鼠疫流行期前1-2个月以皮上划痕法进行预防接种。接种10天后人体内可产生抗体,免疫有效期为6个月,必要时半年加强接种一次。
(3)严格防护及预防性服药:接触鼠疫患者后,可预防性口服磺胺类药物。
(4)在参加救灾抢险的军民、灾民中,以及房屋被淹、被毁而不得不在简陋条件下居住的居民中发放杀虫药物,在其居住地点及周围喷洒以防止吸血昆虫叮咬。
(5)发生人间鼠疫疫情时,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封锁疫区(点)和检疫。
(6)灾区各地应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鼠疫诊断方面的宣传,在灾害期间,特别是在外出人员返乡时,注意发现可疑的患病人员。
(7)发现可疑的鼠疫病人时,立即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进行报告。
(8)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尽可能减少与病人接触的人数。
(9)一旦鼠疫诊断确立,则根据《国家鼠疫应急预案》,开始相应的疫区处理。相应地区成立疫情处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疫情处理工作。
(六)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畜间,以牛、羊、马等草食动物最为易感。人类偶然从病畜及其产品受到感染。常见类型是皮肤炭疽,少数为肺部、肠道和脑膜的急性感染,有的伴发急性败血症。炭疽胞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粗大杆菌,在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合生长繁殖时,炭疽芽胞杆菌可形成芽胞。芽胞对热、冷、干燥、化学物质、射线和其他不利条件有抵抗力,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
在环境中炭疽芽胞是主要的存在形式。多数情况下,总是食草动物首先感染,患病动物的血液、粪尿排泄物,乳汁,病死畜的内脏、骨骼直接感染人类或污染环境,是感染的重要来源。污染的动物制品作为传染源也有重要意义。病人作为传染源很少见。
人类常常通过患病动物的肉类、皮毛或患病动物排出物或其他排出物污染的物品获得感染。炭疽主要有三种感染形式:经皮肤接触感染,经口感染和吸入性感染。
1.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进行诊断:
(1)流行病学线索主要包括:病人生活在疫区内,或在发病前14日内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皮毛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芽胞杆菌污染的地区内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操作。
(2)临床表现:炭疽按感染途径不同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和炭疽败血症等临床类型,其中皮肤炭疽最多见,占90%以上。一般潜伏期为1~5日。
(3)实验室检查:皮肤损害的分泌物、痰、呕吐物、排泄物、或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显微镜检查发现炭疽芽胞杆菌;或细菌分离培养获炭疽芽胞杆菌;或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4倍或以上升高。
2.治疗
几乎所有的炭疽菌株都对抗生素敏感。青霉素一直是首选药物。治疗原则是隔离患者,尽早治疗,克服平滑肌痉挛,维持呼吸功能,后期防止发生合并症。
3.洪涝灾害对炭疽的影响
洪涝灾害时,土壤中若存在炭疽芽胞,被洪水冲刷后暴露于地表,也可能引起炭疽发生甚至流行。
4.预防与控制
(1)加强疫情监测,一旦发现可疑病人应立即报告。
(2)防止水源污染,加强饮食、饮水监督。
(3)一旦发现可疑炭疽病人,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对病例进行隔离,对其用具、被服、分泌物、排泄物及用过的敷料等均应严格消毒或烧毁。对病人居住环境及用品进行消毒。
(4)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和危险人群进行预防服药。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和强力霉素用于预防效果良好,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5)发现可疑病畜,要严加管理,死亡后畜尸要彻底烧毁或深埋(坑深2m,并加漂白粉)。
(6)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广播、宣传画、通告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炭疽的传播方式和危害性。严禁剥食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死于炭疽动物的尸体必须焚烧或深埋。
(7)疫点的消毒处理。
污染芽胞的粪肥、废饲料等均可采用焚烧处理;不宜焚烧的物品可用含2%碱的开水煮30分钟到1小时,再用清水洗净,或用4%甲醛溶液浸泡4小时,或用121℃高压蒸汽消毒30分钟。
污染场地(住房、厩舍及周围环境)可用5%福尔马林按500ml/m2喷洒消毒三次,或用20%的漂白粉水溶液按200ml/m2喷雾作用1~2小时。
排泄物等按5:1稀释污物加漂白粉搅匀后作用12小时后弃去。土壤(炭疽动物倒毙处)的消毒:应该去掉20cm厚的地表土,焚烧或加热121℃30分钟。如不易作到这一点,可用5%的甲醛溶液500ml/m2消毒三次,亦可用氯胺或10%的漂白粉乳浸渍,处理2次。
(8)病人周围环境的消毒措施。
病人的衣物和用品,尽可能采取高压消毒或焚毁,不能采取上述措施的有价值的物品,可使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隔离治疗病人的环境,可用低毒性的消毒剂如新洁而灭等擦拭。
炭疽病人死亡,有出血迹象的孔道应以浸透消毒剂的棉花填塞,尸体以浸透消毒剂的床单包裹后火化。
病人出院或死亡,应对该环境进行终末消毒,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反复进行,直到隔日检查连续3次不能检出有致病能力的炭疽芽胞杆菌为止。
(七)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病死羊羔内。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死畜而感染发病,也可通过消化、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或慢性化。
1.诊断
(1)流行病学
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密切联系者。
(2)临床表现
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
(3)实验室检查
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鲁氏菌;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滴度1∶50 ++及以上,或半年内有布鲁氏菌疫苗接种史、滴度达1∶100 ++及以上;,2~4周复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病例的诊断。
2.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常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亦可使用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3.自然灾害对布氏杆菌病的影响。
布病的流行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1)自然因素
布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洪涝灾害会造成草料不足、病畜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流产,增加感染机会,又使健康畜体质减弱,对布病易感。我国北方牧区,每逢暴风大雪之年,牧草为白雪覆盖,牲畜吃不上草,患病增多。
(2)社会因素
以下几个因素与布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关。
灾区卫生状况不良,人、畜多混居,人畜同用一处水源(包括水塘、沟渠、水井),剥食病死羔、犊肉、喝生奶,不注意防护,不讲究卫生,容易染病。
灾害发生后,正常的检疫工作受到影响,检疫不彻底甚至不经检疫,从外地(病区)购买或调运牲畜时混有病畜,使驱赶沿途和到达地发生布病。
灾害发生后日常协作防控布病的卫生、畜牧、工商、检验检疫等部门协同配合程度降低,专业防治力量的减弱,使得布病发生风险增大。
4.预防与控制
(1)加强监测
主要监测对象是人间主要从事牧业、家畜饲养、屠宰,皮毛乳肉等畜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以及畜牧兽医和与动物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为对象。
(2)健康教育
出现疑似布病症状应该尽快就医,延误治疗可导致慢性化,对身体伤害更大。重点宣传对象主要是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 宣传教育应与畜牧业发展及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3)加强检疫
畜间主要以成年羊、牛、猪为检疫对象,尤其是种畜;其次为犬、鹿、骆驼和马属动物,包括放牧、圈养、市场交易和屠宰动物,条件允许时也包括野生动物。
(4)牲畜管理
淘汰疫畜、隔离疫畜,培养健康畜,以及畜群免疫接种等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
热门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