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 ??很多朋友在被动物咬抓伤后,经常会害怕得了狂犬病,因为狂犬病是不治之症,一旦发病,病情进展迅速,数天内很快死亡,对患者及患者家人来说都是巨大的灾难。那么,什么情况下就是得了狂犬病呢?什么情况下基本不可能是得了狂犬病呢?
? ?
?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动物才会传染狂犬病?
???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才能传播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咬伤而感染人类,也可由带病毒的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感染。我国狂犬病病例主要由犬伤所致,约占90%左右;其次为猫,占5%左右,其他致伤动物包括马、松鼠、猪、蝙蝠、猴和獾等。暴露于啮齿类动物(如老鼠)、家兔或野兔时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禽类(如鸡、鸭)、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 所以,如果您是被老鼠、兔子、鸡、鸭、龟、蛇等动物咬抓伤时,基本上不要考虑狂犬病的问题,因为目前没有这样感染的案例。但是,如果被老鼠咬伤了,要警惕肾综合征出血热;如果被蛇咬伤了,要警惕有无毒液。此外,要根据伤口的大小、深浅等进行相应的伤口处理,必要时打破伤风疫苗。
? ? ??
? ??
其次,人得了狂犬病后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被狂犬病动物暴露后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病,与暴露的部位、伤口大小、患者免疫状态、处理是否及时等有关,由于狂犬病病毒有嗜神经性,咬伤头、面、颈和手指、会阴部等神经分布密集的地方易发病。根据2018年WHO狂犬病暴露后管理指南,人被病犬咬后的发病率约为30-40%。
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发病后一般全程不超过6天。被感染后最早几天,一般1-3个月的时候会发病,患者会出现低热、乏力、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继而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可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持续2~4天后进入兴奋期。表现为异常兴奋、极度恐惧,发烧,恐风、恐水、怕光、怕声,咽肌痉挛,多汗、流口水,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咽喉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神志多清楚,少数病人可出现精神失常,持续约1~3天后进入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患者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
还有约三分之一的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后表现为麻痹型的,因为主要是大脑下级中枢脊髓受损,患者没有典型躁狂的表现,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起病,逐渐出现四肢软瘫、共济失调、活动障碍,感觉功能正常,伴有发热、胸肌水肿、尿失禁等,后期进入昏迷状态逐渐死亡。
???临床上,有被狂犬或病畜咬伤或抓伤史,出现典型症状如恐水、怕风、咽喉痉挛,或怕光、怕声、多汗、流涎和咬伤处出现麻木、感觉异常等,结合化验血白细胞总数轻至中度增多(12.0~30.0×109/L,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 ??那么,得了狂犬病早期能检测吗?
我们常说的狂犬病病毒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检测病毒的核酸检测、病毒分离、抗原检测,还有检测人体针对狂犬病病毒反应性产生的狂犬病抗体。由于狂犬病毒对神经有强大的亲和力,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进入人体后侵犯神经组织,通过神经纤维逆行向中枢传播,一般不入血,所以血液里一般检测不到狂犬病病毒。病程第8天前不易测出狂犬病抗体,而患者发病后很快死亡,故意义不大。通常检测的是患者唾液、脑脊液或尸检脑组织标本中的狂犬病病毒抗原、病毒核酸、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出狂犬病病毒。而以上检测基本上是在狂犬病患者发病后或者死亡后才有可能检测到的,很难早期发现。而针对伤人的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进行以上检测尚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
? 有什么简单方法可以预测狂犬病发病风险吗?
如果,还有一些朋友还是无法判断是否会感染狂犬病病毒,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把咬抓伤您的动物隔离起来,如果10天内这个动物安然无恙,说明这个动物基本没有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也不会传染给人。如果10天内动物出现了倦怠、异食癖、烦躁不安、大量流涎、肌肉痉挛,后期逐渐昏迷、呼吸衰竭死亡,那么就要高度警惕患病动物把狂犬病病毒传染给人了。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按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必要时加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总之,我们大多数人对动物咬抓伤后是否会患狂犬病都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不是过度紧张就是认识不足,不能科学理性对待,经过以上的分析总结,希望能给朋友们一定的帮助。
热门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