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T1纵向弛豫时间(时间越短,信号越高);T2横向弛豫时间(横向一致,时间越长,信号越高)
脂肪、骨髓 M R 信号特点:?脂肪组织的 T1 短、T2 长、 Pd 高, 根据信号强度公式, 质子密度大和 T1 值小, 其信号强度大, 故不论在 T1WI 、T2WI 和 PdWI 图像上均呈高信号, 与周围长 T1 组织形成良好对比, 尤其在使用短 TR 检查时, 脂肪组织的分界线明显, 信号高、呈白色。
肌肉、肌腱、韧带 M R 信号特点:?肌肉组织所含的质子明显少于脂肪和骨髓, 它具有较长的 T1 和较短的 T2 值, 根 据强度公式, 当 T1 驰豫增加和 T2 减少时信号强度降低, 所以在 T1 加权像上, 因使用的 TR 值较短, 使质子的磁化恢复不完全, 信号强度较低, 影像呈灰黑色;随着 T R 的延长, 信号强度增加, 在 T2 加权像上, 因具有短 T2 的驰豫特点, 信号强度增加不多, 影像呈中等灰黑色。
骨骼、钙化 MR 信号特点:?骨骼和钙化内含大量钙质, 水分含量甚少, 氢质子很少, 根据信号强度公式, 在 N(H)值 趋向于 0 时, I 值主要按 N(H )值的变化而改变, 而较少受到TR、TE 、T1、T2 的影响, 故其 T1 值很长、T2 值很短、Pd 很低, 所以无论 T1WI 、T2WI 和 PdWI 图像上均呈信号缺如的无信号区。 特殊情况下, 由于钙化颗粒与蛋白结合时, 其 T1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 故在 MR 扫描图像上不易显示出早期的骨质破坏及较小的钙化灶是其缺点。
软骨 M R 信号特点:?软骨组织分为纤维软骨和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其组织内的质子密度明显高于皮质, 且组织具有较长的 T1 和较短的 T2 驰豫特征, 该处信号强度比骨髓和钙化略高, 但因其具有一定的质子密度, 故在 T1、T2 加权像上信号强度不高, 呈中低信号;透明软骨含水 75 ~ 80%, 且 T1和 T2 较长, Pd 高, 故在 T1WI 图像上因 T1 值较长, 呈较低信号;而在 T2WI 和 PdWI 图像上因 T2 值长, 信号呈中等灰色信号。
气体 MR 信号特点:?根据信号强度公式, 当 N(H)趋向零时, 其强度也趋向于零, 故表现为黑色无信号区, 这一点在任何脉冲, 不管如何改变 TR、TE 都不会改变, 因此信号强度已与 TR、TE、T1 或 T2 无关。 在人体组织中没有比气体更黑的组织, 气体的 T1 值很长, T2 值很短, Pd 很低, 故在各种成像图像上肺组织均呈较低信号。
水分 M R 信号特点:?人体正常组织中 MRI 信号 80 % 来自细胞内, 20 %来自细胞外 。 组织水对 M R 信号的形成贡献很大。 水的 T1 值较长, T2 值明显延长, 故在?T1WI 图像上呈较低信号, T2WI 图像上信号明显增加, 呈鲜明的高信号为其特征。
? 原发性肝癌:主要接受肝动脉供血,因此在肝动脉期均有不同程度均匀或不均匀高或稍高密度强化。其典型强化特点是肝动脉期出现,门静脉期消失,表现为强化出现早,消失快,持续时间短。
?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静脉供血,影像学特征腹部CT检查ICC的典型表现为平扫期可见低密度边缘不规则的肿块,动脉期周围强化,现为肿瘤周边无或少许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肿瘤强化反而较为明显。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典型表现为T1低信号,T1加权高信号;在T2加权图像也可出现中央相应纤维化区域低信号。
?肝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内部结构为多发血窦和血池壁薄、窦腔大、血流速度慢、停留时间长,造影剂可进入血窦和血池内致强化时间延长。病灶动脉期多呈高密度均匀强化,少数可有病灶中心或边缘呈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融合,门静脉期仍有强化,直至延迟期强化消失。其特点是病灶强化出现早、消失慢,持续时间较长。
? ? ? ??肝囊肿:囊肿壁内光滑菲薄,囊壁上皮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囊腔内容物一般为无色透明水样浆液或略带浅黄色。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 ?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肝血管瘤的发病率约为1.5%(比较常见),肝血管瘤通常被认为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 其中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既往研究结果显示:性激素可以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移行乃至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 如怀孕和口服避孕药可使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血管瘤生长,这可能与女性发病相关。
? ?根据血管瘤直径,将肝血管瘤分为 3 级:小血管瘤(直径<5.0 cm)、大血管瘤(直径为 5.0~9.9 cm)和巨大血管瘤(直径≥10.0 cm)。从有无临床症状分析,肿瘤直径<5.0cm的病人多无临床表现。
? ?处理治疗:目前没有什么药物能够控制血管瘤的长大的,血管瘤一般也不用用药的,绝大部分肝血管瘤因无恶变倾向,可终身与瘤共存,但仍有部分病人因血管瘤进展,出现腹痛等症状或并发自发破裂出血,存在一定的致命风险而需治疗。
? ? ?1.伴发症状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肝血管瘤引起的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并无特异性)的肝血管瘤;
? ? 2.进行性增大的进行性增大而接受治疗:一般观点认为:每年增速直径>2cm 的情况为快速增长,如初始发现的瘤体已较大,则可能存在并发各种症状的风险,建议酌情治疗。
? ? 3.一些特殊人群(1)当准备怀孕的妇女伴有巨大肝血管瘤,妊娠可能导致瘤体快速增长进而影响胎儿发育或起破裂出血。(2)肝血管瘤巨大,突出到肋弓以外且病人较瘦弱,腹部可扪及瘤体。(3)巨大肝血管瘤病人是重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等情况。
? ? 肝囊肿:肝囊肿(先天性肝囊肿)是一种良性囊性病变,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多认为单纯性肝囊肿与胚胎期肝内胆管发育异常有关:由于胚胎发育期肝内胆管局部退行性变过程 中未正常吸收或因迷走胆管、淋巴管上皮增生阻塞导致管腔内分泌物潴留。
? ? 治疗处理:肝囊肿目前没有什么药物能够控制其长大的,平时也不用用什么药物控制肝囊肿的长达;先天性肝囊肿生长缓慢 ,一般认为单纯性囊肿直径≤5cm ,无临床症状者,可动态观察、定期复查。如果囊肿增长较快、较大(>5cm)并出现临床症状或出现并发症时应予治疗。
?肝脓肿(PLA):细菌性肝脓肿(PLA)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人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灶,引起PLA感染的主要途径一般可分为4种,分别是门静脉途径、胆道途径、肝动脉途径和临近感染。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胆石症、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引起PLA。该病以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年龄在55~65岁,病灶好发于右肝。
治疗:对于PLA,一般共识是患者应当全身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在细菌培养结果回报前,通常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抗生素,并完善相关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其结果相应调整抗生素;另外推荐联合使用经皮穿刺引流。
抗生素:静脉用药和之后的口服维持用药时间尚不确定,有研究认为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3周再口服维持1—2个月。美国和中国大陆的研究建议静脉使用2—3周,口服1~2周。疗程由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所决定,根据复查的超声结果、体温及白细胞计数调整。
脓肿引流:对于一些小脓肿(<3 cm)无需也不适合穿刺引流,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即可;直径>5 cm的脓肿则建议抗生素治疗联合经皮穿刺抽脓或持续置管引流(但脓肿未完全液化,或者多房的脓腔则不宜应用经皮穿刺引流治疗)。
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包括肝脓肿切开引流和肝叶切除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经腹腔镜引流手术安全可靠,在术后护理、患者康复和住院时间方面都要优于传统手术。以下情况需考虑手术干预:(1)脓液太黏稠无法被吸引;(2)多个脓肿;(3)抗感染治疗和经皮穿刺引流后仍有败血症表现;(4)脓肿破裂;(5)合并其他腹腔内疾病需一并处理。
钙化灶:非特异性钙化以及肝表面、实质内和管壁等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形成的胆酸盐、胆酸钙、胆固醇结晶的沉积。钙化灶形成后,即长期稳定存在,一般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提示病变已趋于稳定或已愈合,不需作特殊处理。
? ??肝豆状核变性(HLD):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与铜代谢障碍有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肝病。13 号染色体ATP7B 基因突变导致铜离子跨膜转运出现障碍,进而导致过量的铜在肝脏、脑、角膜、肾脏、骨关节沉积(以肝脏和脑部的铜沉积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组织损害,改善患者预后。
热门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