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麻黄类方 一、麻黄类方用于麻黄体质:黑(面黑)、壮、实(壮实),像李逵那样的面貌。 二、一般要求无汗用麻黄类方,但也不是绝对的,麻黄与石膏结合的麻杏石甘汤可以治疗高热,咳喘,多汗等症状;越婢汤治疗风水水肿伴有汗出等症。 三、麻黄类方一般多用于太阳病或是少阴病,有时也运用于其他病中,麻黄可以透太阳表实伏邪或是太少伏邪。 四、运用麻黄一般以生麻黄为主,以陈麻黄最好(颜色暗、淡黄,新麻黄偏鲜绿)。久置麻黄可让麻黄的头昏、兴奋的副作用减小。中药“六陈”指陈皮、半夏、枳壳、麻黄、狼毒、吴茱萸这六种药物陈久放置后使用效果会更好。 五、陈麻黄12克或是15克以上,必须先煎煮五分钟后倒掉水,留药渣入药,即先煮去沫,目的就是减少头昏等副作用,便于大剂量使用麻黄,新麻黄更要先煮,剂量比陈麻黄药量小点。 六、麻黄体质: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粗糙,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咽喉多不红,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紧或沉紧。多见于体格壮实的中青年和体力劳动者。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痛、寒冷、疲劳等常是这种体质患病的主要诱因。麻黄体质是适合较大剂量服用麻黄以及安全使用麻黄及麻黄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代表方为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寒气郁表,或寒湿滞留经络之间,或表里俱实。 七、麻黄剂对于表实伏邪很好,哪怕无明显的外感证(流鼻涕,喷嚏等等),只要表现为无汗的实证状态的伏邪,都可运用含有麻黄的方剂。比如面瘫,中风,以及顽固的水肿。 八、辨证要点:无汗,脉浮紧,口中和,全身酸痛,发热轻恶寒重,或咳嗽,或是四肢疼痛。 ? ? ? ? ? ? ? ? ? ? ? ? ? ? ???? ???????????????????? 1、麻黄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条文字眼:
?? 头疼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病在表,脉浮而数。
二、组成: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去皮尖,非药用部位)。 ????麻黄,发汗解表邪,驱邪外出,利水消肿;桂枝,温通血脉,助麻黄解表发汗,同时防止发汗过多;杏仁宣上焦外来之邪并止咳;炙甘草,温中顾护脾胃。由甘草麻黄汤的基础发展来,在甘草麻黄汤基础上加桂枝帮助麻黄解表,麻黄桂枝合力宣散解表,麻黄杏仁利水消肿同时止咳平喘。 ??从药证理解本方 ??麻黄桂枝:麻黄开毛窍解表,桂枝协助麻黄解表; ??麻黄甘草:利水发越水湿,湿因寒而留; ??桂枝甘草:协助麻黄解表,同时可以消除麻黄带来的心悸等副作用; ??麻黄杏仁:止咳平喘。??????????????????????????????? ? 四、辨证要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无汗,头痛,腰痛,身痛;咳喘;???????????????????????????????????????? 2、麻黄体质一黑,壮,实;??????????????????????????????????????????????? 3、脉证一浮,浮数,浮紧。 1、太阳表实热证外感:无汗,发热或是发烧同时恶寒,全身疼痛,腰疼,骨节疼痛,咳喘,脉浮紧,狭义太阳病。 2、麻黄汤运用于鼻衄,汗血同源。太阳表实因为未发汗,寒邪在血脉中郁闭不得出,汗血同源,汗占据血的位置,血被迫外出,出现鼻血,只有发汗了,邪有出路了,邪不在血液中捣乱,血回到血管中去了,自然鼻血止。 3、治疗太阳表实无汗而咳喘。 4、遗尿,麻黄汤或含有麻黄类方都可以,麻黄主要起醒脑作用。 5、麻黄汤或是麻黄汤的变方或是合方用于治疗水肿,麻黄主要是开太阳表邪,开毛窍而利水,麻黄汤加五苓散治疗水肿是常用搭配。李可大师就喜欢把麻黄附子细辛汤和真武汤或四逆汤等合并来治疗顽固水肿(广义太阳病)。 6、麻黄汤或是麻黄汤的变方治疗在太阳或少阴之伏邪,透太阳或少阴之表邪外出:麻黄附子细辛汤,续命汤类方系列等方子治疗面瘫,中风,口眼?斜等病,广义太阳病。 7、寒湿失音,声音嘶哑。 8、以干燥、无汗、恶风、脉浮或阴冷潮湿加重为主的皮肤科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冻疮。 9、痛经。 10、急性结膜炎,眼睛红肿。 11、癃闭。 12、难产。 13、治疗鼻塞。 1、麻黄汤加术:加白术或加苓术附治疗痹症; 2、麻黄汤去桂枝:为三拗汤,平喘止咳。 3、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麻杏石甘汤:太阳阳明内热证一咳喘,发热,汗出。 4、麻黄汤去桂枝加薏仁:麻杏苡甘汤:太阳阳明湿热证一关节疼痛,发热,下午加重等病证。 5、麻黄汤去杏仁加薏仁,当归,苍术,芍药治疗太阳阳明太阴证的疼痛麻木,叫薏仁汤。 6、麻黄汤加石膏,黄芩,芍药,甘草叫《千金要方》麻黄汤,治疗麻黄汤证伴有阳明内热证的小儿发烧(大人也可以),实际上就是麻黄汤合并麻杏石甘汤证加黄芩,芍药。 7、麻黄汤去杏仁加川芎,防己,桑白皮治疗太阳阳明湿热证引起的关节肿痛浮肿,叫“防己汤”《千金翼方》。 1、麻黄汤加桂枝汤,又称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轻微外感,发热,皮肤病。 2、麻黄汤加五苓散,太阳表实合并太阴水肿病症。 3、麻黄汤加小柴胡汤治疗太阳表实合并少阳证的外感发热,这个配伍在发热中运用最多;麻黄汤加大柴胡汤实际上就是三阳合病证,三阳合病从三阳解。 4、麻黄汤或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真武汤治疗水肿,太阳少阴水肿。 ? 九、类方鉴别: 1、桂枝汤治疗太阳表虚证,有汗,怕风,虚弱证;麻黄汤治疗太阳表实证,无汗身体疼痛,脉浮紧。 2、桂枝麻黄各半汤,是取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各三分之一的剂量,治疗太阳表郁证,太阳表实表虚都有,发小汗。 3、大青龙汤,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出现严重的烦躁,发竣汗;麻黄汤发正汗,没有烦躁。 4、桂枝二麻黄一汤,是桂枝汤症状为主,有点轻微麻黄汤证,两份桂枝汤,一份麻黄汤,发微汗而已。 5、小青龙汤治疗太阳表实伴有太阴水饮病症,喘,咳。 6、葛根汤治疗太阳表实伴有颈项肩背疼痛证。 患者50余岁。患外感两日,发热,恶寒,头疼,遍身骨节酸痛,无汗,微喘,脉浮数。予麻黄汤一剂。 处方:麻黄一钱?桂枝二钱?杏仁二钱?炙甘草二钱?嘱分作3次温服,每周两小时服1次。 时同乡前辈程先生还健在,见我处方,急来劝阻。他认为老年人气血较虚,不能用大汗法;且寡妇平日多忧郁,虽受外感,也不应即用麻黄汤单刀直入。我感其情意诚笃,乃详为解释云:所言俱对,但此妇素体壮实,平日常亲自主持家务,不能与一般老年气血虚弱之人想提并论。寡妇固须考虑七情忧郁,但当感受外邪时,必须先除其新病。现病者表现麻黄汤证候十分明显,病又属初起,邪纯在表,正宜趁此时期一汗而解之,如果因循恋邪,反而贻成后患。此方用麻黄三钱,分作3次服,每次不过一钱,谅不至有过汗之变。程先生听我解说,亦觉有理,后照所嘱服用,仅一剂而愈。 出自俞长荣《伤寒论研究与临床带教》。 汪某以养鸭为业,残冬寒风凛别,雨雪交加,整日随鸭群蝶躞奔波,不胜其劳。某晚归时,感觉不适,饮冷茶一大盅,午夜恶寒发热,咳嗽声嘶,既而语言失音。曾煎服姜汤冲杉木炭末数盅,声亦不扬。晨间,其父伴来就诊,代述失音原委。因知寒袭肺金,闭塞空窍,故咳嗽声哑。按脉浮紧,舌上无苔,身疼无汗,乃太阳表实证。其声喑者,非金破不鸣,是金实不鸣也。《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形寒饮冷则伤肺。”由于贼风外袭,玄府阻闭,饮冷固邪,痰滞清道,治节失职之所致。治宜开毛窍宣肺气,不必治其喑。表邪解,肺气和,声自扬也。疏麻黄汤与之;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甘草3克。服后,复温取汗,换衣两次。翌日外邪解,声音略扬,咳仍有痰,胸微胀。又于前方去桂枝,减麻黄为4.5克,加贝母、桔梗各6克,白蔻3克,细辛1.5克,以温肺化痰。续进2帖,遂不咳,声音复常。 (赵守真《治验回忆录》1962:2—3)
??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三、方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病机辨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阳表实热证。
六、临床运用:
七、加减以及合方运用:
八、麻黄汤合方:
十、方歌:
?????麻三桂二草一杏。
【临床验案】
医案一?:???
医案二:
麻黄汤类方(一)
本来该继续大黄类方的,但想想还是按照伤寒论的顺序来会比较好理解,大黄类方就等以后如果有时间时慢慢再解读。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桂技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一两(炙,味甘平)?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发汗力强,再佐以桂枝,更易发汗,杏仁治喘,甘草缓急,或桂枝、甘草解太阳诸证。故麻黄汤不须啜粥,且较桂枝汤需久煮,取其药力专。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以头痛、发热、恶寒为常见,此处“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比桂枝汤证中的疼痛重,说明营卫都被伤到了,或也可理解为寒重,毛孔闭塞,寒凝致痛,“恶风”半夏理解仲景文中常以恶风、恶寒互文,并非真正的恶风不恶寒,恶寒不恶风,麻黄汤中恶寒应该更甚;“无汗”表实,是麻黄汤的重要指证,“无汗而喘”肺气被郁。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太阳与阳明合病,则必可见阳明诸证,如身热不畏寒,口干鼻干,心下满、腹满等证,以及太阳证,如头痛,身热,腰痛等,此处强调喘而胸满,因胸为阳,二阳壅逆于胸肺之间,故不可下,而用汗法,下之则里虚。这里理解这里需记住的是喘而胸满,为麻黄汤证之太阳阳明合并证。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病,十日已去”说明过经,“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说明邪去正虚,病人正在恢复中,若”胸满胁痛“说明有余邪留于少阳经,故用小柴胡和解,如果“脉但浮”说明余邪未尽,且未入阳明少阳,还在太阳,还需用麻黄汤。此处是仲景从脉证治法。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这是太阳伤寒之证,虽“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故仍需要用麻黄汤发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服药后,虽然表证除,但太阳经中之热仍在,故病人“发烦目暝”,如果热甚,则热迫血行,从肺道出,则其人“必衄”,“衄乃解”汗血同源,也即人们常说的红汗作解。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这两条如果只扣字面意思,比较难理解,但如果联系前面所学的麻黄汤证就比较容易理解。虽然太阳伤寒为浮紧脉,但如果麻黄证在,脉浮或浮紧,都可以用麻黄汤来发汗,浮在表,数指有热。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伤寒脉浮紧,当以麻黄汤发汗,如果不发汗,邪不得出,郁于经内,迫血外行则“致衄”,如果,衄后热解,则不必再发汗,若衄后热不解,仍需用麻黄汤。
阳明病,脉浮紧,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阳明病,本该脉大自汗出,今脉浮紧,无汗而喘,这是麻黄汤证,虽有阳明证,仍需用麻黄汤汗解。
麻黄汤类证二
继续来解读《伤寒论》中麻黄汤类证的条文。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医宗金鉴》上说,风水得之内有水气,外感风邪。半夏理解,外邪而有水肿者谓之风水。恶风、脉浮为外邪;一身尽肿为水气;续自汗出无大热,排除阳明热盛的情况,故用越婢汤。
陈氏证治云:越婢汤,治脉浮在表,及腰以上肿,宜此发汗,兼治勇而劳甚,肾汗出,汗出遇风,内不得入脏腑,外不得越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其症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风水症。
在这里,半夏将《千金方》和《济生》中将上述用法记录如下:
千金云,有人患气急,积久不瘥,遂成水肿,如此者众,诸皮中浮水,攻面目身体,从腰以上肿,皆以此汤发汗,悉愈方。(即本方.)
济生云,有人患气促,积久不瘥,遂成水肿,服之有效,但此药发表,老人虚人,不可轻用,更宜详审。
里水,水从里积,区别于在表的风水,故其脉不浮而沉,水盛于内则必溢于外,故一身面目悉黄肿。
这条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水病本应该小便不利,今反自利,则津液消亡。水病已,渴病起,越婢加术主之。此方是治其水,非治其渴。以“其身面悉肿”,故用麻黄发表;以“其肿而且黄”知其湿中有热,用石膏清热,再用白术除湿。但是,“渴而小便利”是发汗之禁忌。因此我们有了第二种理解,这是治小便利,黄肿未去之法,用越婢汤散肌表之水,白术止渴生津。假如小便自利而渴,则是亡津液的症状,不可再用越婢加术汤。
治里水,可以选择越婢加术汤也可选择甘草麻黄汤,要随证辨而治之。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无论是汗后还是下后,只要见到汗出而喘,就不可再用桂枝汤。同时,汗出而喘排除了麻黄汤和小青龙汤,无大热排除了阳明热盛的情况,也排除了桂枝汤加厚朴杏子,这是一个典型的邪热壅肺、内外皆热的表现,故与麻杏石甘汤。
越婢汤本在《金匮要略》中,半夏之所以把它发在此处,是因为也有人理解,麻杏石甘汤是越婢汤加了杏仁,故增加了治喘的功能。
麻杏石甘汤确实是很好用的方剂,临床上经常用到,特别是在儿科,热甚加重石膏的用量,表邪重可加大麻黄用量。
麻黄汤类方三
今天师兄发了一则用奔豚汤原方治疗腹痛腹泻3年、发作欲死的案例,很是精彩。原来奔豚汤,除了治疗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发作欲死的热奔豚外,还可以治疗这种腹痛腹泻病,这大概也是对奔豚汤的一种拓展应用。
最近一个月,半夏一直觉得自己在生病。每天精神恍惚,头痛,心口痛,吃不下东西,或食之无味,失眠,多梦,白天就想睡觉,真躺下之后又睡不着。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半夏发现自己黑眼圈很重,最近一周又发现眼袋很重,这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丑了。再看舌苔,淡嫩水滑,《金匮》中说眼下卧蚕状,是水肿初期的征兆。这大概是因为半夏长期吃不下东西,失眠引起的,遂用真武汤加了菖蒲远志,重用茯苓和白术,稍稍加了一点炮附子,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结果没想到效果特别好。一剂药后,半夏明显感觉到眼袋消了不少,黑眼圈也轻了,脸色也好了很多;第二天再吃一剂,竟然会有饥饿之感,晚上到了九十点钟就会犯困了;吃下三副药后昏昏沉沉的状态也好了很多,这下真的体会到了真武汤的妙处。菖蒲和远志可以补心神,交通心肾,配上茯苓和人参有小定志汤之称,同时,又叫开心汤,故可以定心神,改善睡眠,估计半夏昏昏沉沉的状态得以改善,也多亏了这菖蒲和远志。
继续解读《伤寒论》中麻黄汤类方的条文。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金匮要略》曰:“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外邪内饮,填塞肺中,为胀为喘,为咳而上气(热壅饮逆复兼外邪,故咳而上气)。“其人喘,目如脱状”邪逆气壅所致,“脉浮大”为外邪内热所致。用越婢汤散邪,再佐以半夏逐饮下气。此方多用在有越婢汤证兼有痰饮、咳逆上气者。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一)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二)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三)
关于大青龙汤,都知道是外寒里有郁热之证,但是伤寒论中的两个条文,最让半夏难以理解的就是脉证,太阳中风,本该脉浮缓,而太阳伤寒,本应脉浮紧,而此两条中则是太阳中风见伤寒脉证,太阳伤寒见到了中风的脉证。许叔微在其《伤寒发微论》直接说,太阳中风用桂枝,太阳伤寒用麻黄,而太阳中风见伤寒脉,太阳伤寒见中风脉时就是青龙。
具体来看看,第一条中,“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为麻黄汤证,“烦躁”这是热郁在内的表现,而且这是大青龙汤区别于麻黄汤所独有的。且大青龙汤使用时需认真辨证,“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这是桂枝汤证,脉微弱说明病人里已虚,津液不足,此时不可再发汗,发汗则“厥逆、筋惕肉瞤”,这是逆治。
第二条中,伤寒本应脉浮紧、身痛,此脉浮缓、身不痛,说明风甚,“但重”,说明体内湿甚,或者说病人肌表有水气,水或湿有进有退,故“乍有轻时”,所以应当用大青龙来发汗以解水气或湿。“无少阴证者”这是因为少阴病也会有脉浮缓,身不疼,但少阴病必定会有但欲寐,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无呕哕利之里证。这也说明大青龙汤使用之时一定要与少阴病鉴别清楚。大青龙汤的这一条通常被认为它是发水气的峻剂,但宜于阳热证而不宜于阴寒证,若水气而现少阴证者,则宜麻黄附子汤,本方断不可用。
关于大青龙汤,钱璜在《伤寒朔源集》中说,青龙之制,非但为风寒并感之大纲,直为温病治表之大柱。
再看第三条,《金匮要略》中说:“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而不汗出、身体肿重谓之溢饮”。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者,谓发汗以治溢饮的作用大小青龙都可以,但要依证选而用之,并非说二方主同一证。
麻黄汤类方四
继续解读《伤寒论》中麻黄汤类方的条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一)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二)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三)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上之,小青龙汤亦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注解:见大青龙汤条。)(四)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五)
小青龙汤常被称为外寒里饮的咳喘方,也可称作治水气方。
第一条中,伤寒表不解指发汗后表仍不解,故见发热,心下有水气,则寒水相博必会引起肺寒气逆,可见干呕或咳,或喘,或利或哕,或小便不利,少腹满等,这皆为水停心下、三焦水道不通之兼证。
第二条中,伤寒,心下有水气,水寒射肺,必见咳,这里微喘是一个兼证,有时可见喘有时未有喘,故水寒射肺也可以引起咳而微喘;外邪不解见发热;水停胃中,故不渴;这些都是小青龙汤证。当服完药后,口渴,则说明水气已除,故为“寒去欲解”。
第三条中,病人久有痰饮,复被风寒,因而咳逆呼吸困难,倚息不得卧。这里倚息,倚几而息,能俯而不能仰,肺居上焦而司呼吸,外寒内饮,壅闭肺气,则咳逆上气,呼吸困难,甚则但坐不得卧,故用小青龙汤。
第五条,吐涎沫,说明上焦有寒,应给予温散的药,如小青龙汤或半夏干姜散等,而医反下之,则寒入内成痞。这就跟太阳病早下或误下病例一样。现在虽有痞而吐涎沫还在,说明寒未除,所以不可先治痞,应当先治其上寒,后治中痞。这就像太阳病表解乃可攻痞。
小青龙汤中麻桂甘草,开腠理以驱外邪,从表而出;半夏细辛,温散内伏之风寒,而逐痰饮下行;干姜温肺胃行阳,散里寒;再用五味、芍药收肺气之逆,使表邪内饮一起而解。因此小青龙汤被称为风寒挟饮咳喘之主方。
值得注意的是,小青龙汤中的药物偏辛温燥烈,不可久服,久服伤津,故多用苓桂剂善后。
肺胀,咳而上气,烦燥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此方治小青龙汤证内化热,见烦热或烦躁者。所谓肺胀,除外邪内饮还必兼有热壅气逆之患,以咳而上气且烦躁者为其特征。上气者,即气冲逆上而不下。咳喘脉浮,此为心下有水气而表不解的小青龙汤证。上气烦躁则为石膏之证,故以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麻黄汤类方五
??? 本想着中国疫情好了就好了,结果世界疫情大爆发,弄得孩子们迟迟开不了学,半夏也没法去医院,好希望快点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祈祷世界各国的疫情都快点好起来。
最近遇到一个特别棘手的病案,半夏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无赖病人过分的信任和依赖,好几周了,症状虽有改善,但一直未达到半夏预期的效果,压力很大。如果老是去麻烦老师,感觉又不太好,只能努力去从书中和前辈们的病案中找答案。
继续解读《伤寒论》中麻黄汤类证的条文。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从这条开始,严格来说已经不算麻黄汤类方了,应该说是含麻黄的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上用得太多了,体寒脉沉之人,得了外感就会用到此方。同时麻黄附子细辛汤还是一个很好的止痛方。“少阴病始得之”本该恶寒,这里却发热,故用了反发热,说明病邪在表,脉沉是重要的辨证依据,脉沉表示病在里,故表有邪,里有寒,用麻黄发表,附子温里阳,细辛助附子散寒。当然,麻黄既有发汗的作用也有离水的作用,服用本方剂后,有些病人汗出而痊愈,有些病人是从小便解。
里寒之人又得外感,之前在桂枝汤类证中也讲到过,就是桂枝加附子汤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半夏认为它们得区别就是桂枝汤和麻黄汤的区别,一种是表虚有汗兼里寒,一种是表实无汗兼里寒,所以临床还是要认真辨证。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得之二三日无里证,说明无呕、利、烦、渴,微发汗,说明有表证,这里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表证比较轻,只是微发热微恶寒,所以只需微发寒;另一种理解是,此方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将细辛改为甘草,因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始得之”,而麻黄附子甘草汤则是得知二三日,因担心病邪入里更深,少阴病本忌发汗更伤阴,故拿掉燥烈的细辛,改为较为缓和的甘草,小小地发汗。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若表实无汗有热者,用越婢加术汤;无热者,当用甘草麻黄汤,发其汗,使水外从皮去。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金匮要略·水气病》
这条其实很难理解,难就难在一是杏子汤丢失了,而是断句不同,理解也不同。先说说,第一个问题,关于丢失的杏子汤,因为脉浮,有人认为是麻杏石甘汤,也有人认为是上条中的麻黄甘草汤中加了杏子,即现在的三拗汤。关于断句,主要是集中在后半句,有人断作“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也有人像上面那样断句,半夏更倾向于上面那种断句,因为整个水气篇中都没有气水之说,故又有人说这里的气水是笔误,应该为风水。还是按照上面的断句来理解吧。
半夏在诸家注解中,认为尤怡的理解最为通透:水气,脉沉小者,属少阴,言肾水也。脉浮者为风,即风水也,其无水而虚胀者,则为气病而非水病矣。气病不可发汗,水病发其汗则已,然而发汗之法,亦有不同,少阴则当温其经,风水即当通其肺,故曰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脉浮者,宜杏子汤。沉谓少阴,浮谓风也。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