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白茅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载:“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淤血;血闭;寒热;利小便。其苗,主下水。”《名医别录》中白茅根的名称为“地菅、地筋”,曰:“主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久服利人。”后代医家对白茅根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凉血止血方面,尤其善于治疗尿血及妇科出血,临床应用很广泛。
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其主要功效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血热出血,包括吐血,衄血,尿血等,尤其善于治疗尿血。其他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等也可以用白茅根。
用法用量:此外白茅根还能解酒毒及治疗痈疽疖毒等疮毒,可外用。白茅根药性相对平和,入煎剂宜9~30g,鲜品加倍。止血多炒炭用,清热利尿宜生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或者小便比较多者不宜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茅根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芦竹素、白茅素、羊齿烯醇、乔木萜烷、异乔木萜醇、西米杜鹃醇、乔木萜醇、乔木萜醇甲醚、乔木萜酮、木醛酮等,还含有糖类,黄酮类及有机酸类等,具有止血,抗病毒,抗菌,保肝等多种功效,做成多种制剂,甚至已经做成保健品广泛应用,未来的应用价值更加高。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