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阴瘙痒疾病多 一提起女阴瘙痒,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其实除了该病外,还有不少妇科,皮肤性病科疾病也能引起女阴瘙痒。在临床中,详细询问病史(含不洁性交史),认真查体,配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避免误诊的三个重要因素。临床上能引起女性外阴瘙痒的疾病主要有:
1.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自觉症状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有烧灼感,排尿时症状尤为明显,可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皮疹表现为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红肿并附有白色伪膜,去除该膜后基地部出现糜烂或浅表溃疡,严重者小阴唇可高度水肿。外阴瘙痒和凝乳块状的白带为本病的突出症状。白带真菌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芽生孢子及假菌丝。
2.阴道毛滴虫病 自觉外阴、阴道剧痒,有蚁走感,间有烧灼及疼痛感,白带增多为灰黄色泡沫状白带,阴道及宫颈粘膜呈草莓状外观。白带直接镜检法(湿片法或悬滴法)可找到阴道毛滴虫。
3.女性淋病 外阴瘙痒轻重不一,多由阴道分泌物异常和增多刺激局部皮肤粘膜引起。尿道感染则出现尿频、尿痛及排尿烧灼感,尿道口红肿,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宫颈感染,表现为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有异味,宫颈红肿糜烂,触痛;前庭大腺感染,腺开口部红肿,疼痛,重者可形成脓肿。据统计60%以上女性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但她们是重要的传染源,应积极给与治疗。结合淋菌培养可确诊。
4.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主要由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不少女性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因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就诊。子宫是主要感染部位,无明显尿路刺激征,宫颈水肿,潮红,糜烂,其表面肥大性滤泡是该病特有的外观。沙眼衣原体感染依据病史和衣原体抗原检测或细胞培养法可确诊;支原体感染依据病史及培养出“油煎蛋”状菌落可确诊。
5.女阴尖锐湿疣 外阴起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赘生物,大多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仅少部分患者自觉外阴瘙痒,灼痛,伴白带增多,估计与疣体本身刺激周围组织粘膜有关,或合并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后阴道分泌物增多而引起瘙痒。依据临床和病理可确诊。
6.阴虱 大多数患者有不洁性交史。自觉症状表现为外阴剧烈瘙痒,以夜间为甚;阴毛被覆处有散在血痂、丘疹,由于搔抓造成局部抓痕、血痂,呈湿疹样变,可继发毛囊炎。患者的内裤可粘着大量的铁锈色虫卵及血痂。用细密的篦子梳下阴毛上的阴虱,置于白纸上如见到蠕动的阴虱即可确诊;直接镜检法找到阴虱的成虫或卵亦可确诊。
7.传染性软疣 自觉阴部轻度瘙痒,阴部起粟粒大半球形丘疹,大者形如绿豆或豌豆大,中央凹陷呈脐窝状,挑破顶部可挤出乳酪样物质, 为软疣小体,皮疹散在分布,还可发于腹部,肩胛部,股内侧,部分患者有不洁性交史。
8.疥疮 阴部奇痒,夜间尤甚,阴部可见丘疹、水疱、隧道,除阴部外,其余皮肤的柔嫩皱折部位如指间、腕屈侧、腹部、乳房下、股内侧亦可出现类似症状和皮疹,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有类似病史,取隧道末端的丘疹、水疱可找到疥虫。
9.外阴湿疹、神经性皮炎、瘙痒症 外阴瘙痒剧烈,外阴皮肤或粘膜肥厚,呈苔藓样变。湿疹患者可伴红斑、丘疹、水疱。局限性外阴瘙痒症有少数是由糖尿病引发,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10.扁平苔藓 大小阴唇内侧、阴道子宫颈可见0.3~0.5cm紫红色环状损害,伴糜烂、溃疡,自觉疼痛。四肢部位多见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呈蜡样光泽,见白色网状纹(wickham纹),伴程度不一的瘙痒。结合活检可确诊。
11.女阴粘膜白斑 外阴明显瘙痒,伴乳白色或灰白色斑片或斑块,边界清楚,多发于绝经期的女性、好发于阴蒂、大阴唇、小阴唇的内侧。结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外阴白斑是一种癌前病变,病变率为4%~10%,应积极治疗。
12.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 为外阴及肛周界限清楚的淡白色损害, 晚期阴唇及阴蒂出现萎缩,阴道可狭窄,有时肛门,女阴部位的白色萎缩还可形成特殊的“哑铃”形外观。自觉瘙痒、烧灼感,偶感疼痛。
13.女阴固定型药疹 好发于大小阴唇,先有局部瘙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中心可起大疱,直径多在1~2cm,边界清楚,有明确的用药史,再次服用该致敏药物,原发部位必起更大的皮疹,且其他部位亦可出现新的皮疹。发作次数越多,则皮疹色素越深,越难退色。停药后皮疹可在1~2周消退,愈后遗留灰褐色色素沉着斑。
14.女阴帕哲氏病 又称女阴湿疹样癌, 多发于40~60岁患者,40岁以下患者罕见。为外阴境界清楚的红色斑片,表面渗液结痂或角化脱屑,逐渐向四周扩大,数月或数年后形成浸润性红色斑片或斑块,呈湿疹样变,重者可形成溃疡,常伴外阴瘙痒。外阴帕哲氏病常合并宫颈癌,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可确诊。
15.鲍温样丘疹病 又名色素性和非色素性丘疹,好发于20~30岁性活跃的青年人,皮疹为多发性棕红色或褐黑色扁平丘疹,直径约2~10mm,类似扁平的尖锐湿疣,一般无自觉症,部分病人有瘙痒感,个别可癌变。结合临床和病理可确诊。
16.鲍温氏病 多见于30~60的中老年妇女,该病约有33.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在外阴发生红色或棕红色斑片,逐渐增大,病程缓慢,斑片的表面常有鳞屑、结痂和渗出,除去鳞屑和结痂,可露出肉芽状湿润面,一般不出血,皮损常为孤立性,约5%的患者可演变为鳞癌,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