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口臭(fetor ori)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如鼻、鼻窦、咽等,所散发出来的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气体。一般老年人居多,也同样存在于儿童。有些患者甚至产生“口臭恐惧症”,形成心理障碍。口臭是一种常见症状,但病理性口臭的存在提示机体存在某些方面的疾病,特别是老年人有明显口臭而无明显口腔原因时,很可能是全身疾病引起的。
症状起因
(一)生理性因素
1、饮食气息:如饮酒后的酒精气味,吸烟者的烟哧,食大蒜后口腔残存的大蒜臭味。
2、夜间睡眠起床后的口臭。
3、饥饿和长期禁食也可带来强烈的口臭
4、一些人在妊娠期及月经期可出现口臭。
(二)病理性因素
1、口腔疾病:牙周病、龋病、黑毛舌病、口腔坏死性炎症、冠周炎、口腔癌肿坏死等。
2、鼻咽部疾病:化脓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小儿鼻内异物等。
3、全身其他器官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感染、肺脓疡、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糖尿病、铅、汞、铋和有机物中毒时可有异常气味。
常见疾病
牙周病、龋病、黑毛舌病、口腔坏死性炎症、冠周炎、口腔癌肿坏死、化脓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小儿鼻内异物、消化不良、胃炎、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感染、肺脓疡、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糖尿病、铅、汞、铋和有机物中毒。
鉴别诊断
生理性口臭,一般经过漱口、刷牙及进食后可以减轻或消除。如果经过以上处理后仍不消失,应考虑为病理性因素引起,应做详细检查,找出病因。
(一)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臭
1、牙周炎:牙龈充血、肿胀、易出血、牙周袋形成、甚至溢脓,牙槽骨吸收,咀嚼无力,牙齿松动及移位,口臭。
2、干槽症:多见于下颌磨牙,尤其第三磨牙拔除后。拔牙后2~3d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向下颌及耳颞区放射。拔牙窝存有腐败变性血块,嗅之极臭,清创血块后,骨面暴露、牙槽壁触痛,对冷热敏感。
3、冠周炎:多发于年轻人,以下颌第三磨牙最多见。有全身诱发因素或反复发作史。局部肿胀,张口受限,探及有阻生牙或萌出牙存在,口臭。
4、坏疽性口炎:多发生于儿童期,多有传染热病史展迅速,软组织全层坏死、坏疸,常损坏颌骨、牙齿松动、脱落。口腔有恶臭。
5、口腔癌肿:严重口臭伴有口内长期不愈溃疡及持续生长的肿块,保守治疗无效。必要时活检检查可确诊。
(二)鼻咽部疾病引起的口臭
化脓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滤泡性扁桃体炎、鼻咽部肿瘤等均可发出臭味。上颌窦穿刺、X线摄片、脱落细胞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三)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
1、血液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等,可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胀、坏死,因合并感染而发生口腔恶臭。
2、消化系统疾病:胃炎、消化不良及便秘时,嗳气时可将消化道腐臭气息排出。贲门癌伴溃疡形成时,有恶臭。
3、代谢系统疾病:糖尿病,患者有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和皮肤易生疮疖等病史严重者可致酮症酸中毒而出现丙酮气息。
4、重金属中毒:如铅、铋、汞中毒,常诉说口中带有一种发甜的腥味或金属味。一般该类患者有同以上金属接触史,并有中毒的其他特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一)针对口源性口臭
1、建议患者对龋齿进行内科治疗,拨除无用的残根、残冠及阻生齿,去除不良修复体,治疗口腔黏膜病,对于牙周病患者则先进行洁治和根面刮治、平整等基础治疗,再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和菌斑控制。
2、加强口腔卫生。
(二)对其他口腔外的不同因素引起的病例,应给以不同的对因治疗,如全身疾病的治疗,扁桃体切除术,或耳鼻喉手术,心理治疗。
(三)中医药治疗。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