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宋以前没有痰饮名,而名“淡饮”。(痰饮,在唐以前,叫“淡饮”)淡,水满后形状。(淡:水满貌)“澹”通“淡”。
上逆之疾病,首先考虑痰饮。
痰饮:淡者,荡漾也。病位:下焦肠间。病性:以寒为主。病态:以虚为主。病机:胃虚加下焦饮逆,津液不化,潮水倒灌。(病机:胃虚,水浊不化,津液上逆。 ?倒灌河)
悬饮:垂吊也。病位:中焦胁下。病性:以热为主。病态:实证。病机:中焦水饮阻滞,堰塞湖。
溢饮:溢者出也。病位:四肢表位。病性:寒热皆有或寒热错杂主。病态:虚实错杂或虚实皆有。病机:水饮阻滞在表的位置。(堤外之水)
支饮:支者支离也,分散也。病位:心下膈间为主,上中下、表半里。病性:寒热皆有或寒热错杂主。病态:虚实错杂或虚实皆有。病机:水饮泛滥,不行常道。块堤之湖。(决堤之水)
本文转载自http://www.360doc.com/userhome/8760449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