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下面我们要学习第一个方就是小柴胡汤。这个方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非常重要的方。方的组成有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我们学习这个方,方的组成重要,用量重要不重要?尤其是哪一个药用量比较大?柴胡。还有一个药用量也是比较大的,半夏。还有一个药用量是比柴胡、半夏的量还要大的,哪一个?大枣12枚,一枚大枣大概2.5g,差不多30g。这个方组成重要,用量重要。这个方煎煮重要不重要?煎煮是非常重要。张仲景在论述的时候说:“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告诉我们煎煮复杂不复杂?这个方,在通常情况下,煎煮应该多长时间?大概就是四十五分钟到五十分钟左右。煎煮有哪些重要性?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不足,就是煎煮时间长,浪费能源。在通常情况下,药煎煮需要多长时间呢?大概就是三十分钟吧?小柴胡汤煎煮三十分钟,主要有三大作用,解热,可以治疗好多发热性疾病吧?抗炎,抗菌。小柴胡汤作用多不多?还是比较多的吧?
如果用小柴胡汤煎煮五十分钟,仍然有什么?解热、抗炎、抗菌,它又出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抗病毒。抗什么病毒?其中可以抗乙肝病毒。提到乙肝,同学们觉得这样的病治疗的难度怎样?非常大吧?我在临床中遇到乙肝这样的病人我通常是这样说的,你父母亲有没有?得出一个结论,凡是有家族性的比较难治,难治的程度就是同学们所说的非常大。如果不是家族性,而是被感染的,用我们的小柴胡汤,如果病人坚持服药,还真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比如说,我们中医学院有一个老师,去找我看病。他悄悄的跟我说他是乙肝。我问他是不是家族性质?他说不是。我给他开方,大概吃到八九个月,一化验,正常了。他又到了几个医院复查,总是正常。几年过去了,每年体检总是正常。以前别的人也给他开小柴胡汤,关键是煎煮的时间怎样?没有恰到好处。这是抗病毒煎煮的时间应该怎样?煎煮五十分钟;抗硬化,可以抗肝硬化,要按照西医的说法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中医学院有一个女同学,带着她的姐姐来看病。她的姐姐就是三十多岁,是肝硬化。和我说话的时候,就是两眼泪汪汪。我给她开小柴胡汤,并且告诉她煎煮的时间,一年半过去了,一做B超,B超显示不是肝硬化,就是正常。这个人为了防止病情发展,她每周吃两剂、三剂;还可以抗什么?脑动脉硬化。
再一个方面,抗肿瘤。在门诊上班,有一个男同志不到六十岁,经检查诊断是肝癌。肝癌的肿瘤大概比鸡蛋要大一点,不仅仅一个像鸡蛋,还有红枣那样大的。西医说他的癌症到了后期,没有必要再做手术了,还有转移。其中他有两个症状,一个症状肝区疼痛,一个呢,时不时出现水肿。我给他开方,在吃得过程中,他的肿瘤总是在变小,二年过去了,后来变得更小一点了吧。五年过去了,他还在吃药,这是抗肿瘤。在临床中治疗肿瘤,尤其是肝的肿瘤,效果还是应当不错的。
再一个抗什么?可以抗溃疡,主要针对两个溃疡效果比较理想,一个就是口腔溃疡,就是人们说的免疫机能低下了;再一种就是抗胃溃疡,比如说一个人是胃溃疡,用我们学习的小柴胡汤,在一般情况下,吃不到一个月,原来做胃镜是溃疡,再一做怎样呢?是正常。
抗溃疡,还抗什么呢?抗精神失常。举一个例子,在门诊上班,有一个女同志。我想问同学们一下,你们说抑郁症大部分是男的还是女的?差不多,男的也有,女的偏多,是吧?同学们说的是事实。为何女的偏多?主要就是女同志考虑问题太认真了,再一个女同志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总是太保守了。该发泄的时候,怎样?放在肚子里边了。
我再举个例子,去年上半年,我们中医学院有一个女同学找我看病。她说最近这一段时间,总是觉得下楼的时候速度慢,想从窗口跳下。说明她对人生怎样?我给她开方,她吃了三个月,她说终于明白了。心情怎样?好多了。之后她把她的姐姐带来了,也是什么?抑郁症。比她怎样?更严重,现在都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这是我们学习可以抗什么?精神失常。
再一个方面,它可以抗什么呢?抗自由基。什么叫自由基?我在黑板上写一个东西,我想好多同学我一写知道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SOD,用中文表达一下,大宝。猜的真准确呀,怪不得同学们都是这样漂亮,是不是整天用大宝呢?大宝的别名叫什么?SOD。SOD的别名叫什么?叫超氧化物歧化酶。小柴胡汤直接可以作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什么叫自由基?知道不知道西医现在研究人的细胞,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什么?知道不知道现在西医研究到什么水平了?我要告诉同学们,西医现在已经研究到阴阳了。真的假的?真的。说明西医水平不断在提高。自由基,人最小的结构单元叫做什么?电子团。电子团由什么结构的?阴和阳所构成,就是阴基和阳基构成电子团。电子团不断变化,不断变化成了细胞,不断变化。西医是不是研究到阴阳了?什么叫做自由基?指的就是不成对的电子团,叫什么?叫自由基。人为何会衰老?为何会死亡?主要就是什么?自由基多了。所谓自由基多了,比如说地球上都是女同志叫什么?叫垃圾。地球上都是男同志叫什么?叫垃圾。都是阳,构不成电子团。都是阴,构不成电子团。电子团是阴基加阳基。要想清除自由基,谁来清除呢?超氧化物歧化酶,就是小柴胡汤来作用的。
小柴胡汤还抗不抗?还抗,抗什么?抗免疫机能,这些话不太恰当,叫增强机体免疫力,不叫抗了。这是我们学习小柴胡汤。除了药物组成的重要性,用量的重要性之外,一个主要方面,关系到疗效,什么呢?要煎煮。好多好多人为何用了小柴胡汤没有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关键是什么?没有重视煎煮。我们到临床中一定要重视什么?煎煮。煎煮没有恰到好处,它会让我们开的方是前功尽弃,病人花钱达不到治疗目的,我们心中难受。煎煮的重要性。从现代研究啊,小柴胡汤一个主要成分叫做什么呢?叫皂甙一。煎煮三十分钟就是皂甙一,煎煮到五十分钟左右,这个东西找不到了,变成什么了?变成二了。这说明煎煮可以改变一个方的化学结构。这仅仅是现代研究的一个方面。张仲景写“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当然我们学习的时候,还要重视什么?加减变化,到后边再说。
我们学习要认识到一个问题,它的功用是什么?主要就是清胆热,调气机,补益正气(和解少阳)。我们怎样认识它的功用?主要与什么有关系?与它的用药有关系。在认识的时候,它的药理作用,主要与煎煮有一定关系,我们已经说了。
下面,我们学习小柴胡汤中医的证。第一个方面就是少阳胆热气郁,还应该再加两个字,少气证。气虚,为何是气虚呢?因为它的功用有什么?补益正气。它的主要症状表现是什么?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默默”是什么?表情沉默,不欲言语,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为何会出现“往来寒热”呢?少阳为何会出现往来寒热呢?想过没有呢?想过吧?少阳受邪的前提是什么?少阳受邪的前提是正气虚弱。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第97条中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前提是什么?正气虚弱。说明发热怎样?正气蓄积力量,极力抗邪,则发热。使我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人们在通常情况下,说是往来寒热,假如说,来了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没有怕冷,就是发热,能不能用小柴胡汤?在门诊上班,来了一个病人,多大了,9岁了。她的母亲说,她的女儿病最少四年了,每个月总是22号发热。她说发热体温烧到40℃,治不治,第四天都好了。几年过去了,我摸了一下脉象,问了一下情况,她给我提供了一个信息。她说这几年来,每个月22号准时发热,发热基本上都是在早上四五点开始,看看面色是不荣的。张仲景是这样说的,从寅至辰上,寅就是上午的三点;辰就是上午的九点,换一句话说,三点到九点是少阳所主的时间。举一个例子不一定恰当,但是说不定能说明一个问题。假如说邪气五公斤,正气五公斤,谁怕谁?谁也不怕谁?处于什么状态?僵持状态。假如说到了什么时间?到了少阳之时,所谓所主时间,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些人在某个时间段精力比较旺盛?这就是人有个时间段。少阳所主的时间段是什么?就是早上三点到九点,到了所主的时间,少阳之气怎样?大了没有?大了?病是趋于缓解,张仲景所说的缓解,可能是病证缓解,可能向愈。
现在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假如说邪气是个8,正气是5,这个病斗争明显不明显?不明显吧?是不是病就缓解呢?不是的。假如说正好到了啥时间呢?少阳所主的时间,正气怎样呢?由5变成什么了?力量强了,正邪斗争则高热到40℃,这就是所主时间,正气怎样呢?蓄积力量抗邪比较明显。我们认识六经所主时间的时候,一种可能性就是病证缓解,一种可能性就是什么?病证加重。根据她的病症表现,把她辨为什么?少阳,开了小柴胡汤。她找我的时候,是什么时间呢?是18号。病人22 号没有发热。最后没有发热,最后怎样?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说明我们学习小柴胡汤,在一般情况下治疗的是往来寒热。在特定的情况下,只热不寒可以用。换一句话说,今天有没有好多疾病是低热?治疗效果不明显,用什么方?小柴胡汤。
上一堂我们学习小柴胡汤,这一堂还是小柴胡汤。往来寒热虽然是小柴胡汤主治证的一个主要方面,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但热不寒也是可以用的。为何用?有没有辨证要点?因为这个热在谁所主的时间?这个人发热总是在中午出现,总是在中午加重,就变了,用小柴胡汤就不一定有好的疗效。胸胁苦满,邪侵犯到少阳,少阳的经气、经脉被郁滞了,就会出现什么?胸胁苦满。这个胸胁苦满包括不包括胁痛呢?能不能治疗胁痛呢?是完全可以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第37条他说“胸满,胁痛者,可与小柴胡汤。”可以治疗胁痛吧?我给同学们在前面说煎煮的时候,就提到有一个肝癌,主要症状就是胁痛,肝区疼痛。我们开小柴胡汤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这是我们学习认识到的一个方面。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默默就是表情沉默,不欲言语,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抑郁症。跟同学们开玩笑的时候说,男同志多还是女同志多?差不多,女同志偏多。男同志有没有?在门诊上班,有一个男同志抑郁症。经过有效的治疗,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心烦,再烦再烦,可以出现神志异常,用我们学习的什么方?小柴胡汤。
张仲景所说的“喜呕”有什么特殊概念?中医在认识的时候,邪,我们画两个,这边相当于什么呢?胆。这边相当于什么?胃。呕吐,不管怎样说应该在胃,胆在正常情况下,它是要疏达胃气的,胆疏达胃气,胃气是上了还是下了?这就是正常现象。在常的情况下,胃气得到胆气疏泄条达,就是通降正常。假如说,现在少阳胆有热,胆在正常情况下,胆气会疏达胃气,现在胆有热,扰乱胃气,呕吐了。从我们中医这个角度,是胆有热,胃没有热,胆热影响到胃,胃有热,胃气上逆,出现呕吐。假如说,呕吐之后,胃中热减轻了没有?呕吐之后,胃中热还有没有了?没有了。为何没有了?病不在胃而在胆。呕吐之后,病人会出现一种感觉,胃中特别舒服,像正常人一样。呕吐之后,胃中舒服了吧?过了一段时间,也可能半个小时,也可能一个小时,也可能时间更长一点,热怎样?又来了,又扰乱胃气。它不仅仅呕吐,实际上还有胃中不舒服,病人是怎样想?上一次一吐舒服了,如果能把它吐出来多舒服呢。我们理解张仲景所说的“喜呕”就是指呕吐之后胃中舒服像正常人一样。我们在临床中,比如说胰腺炎,胆囊炎,胃炎这样的病人,如果出现呕吐,如果呕吐之后胃中舒服,我们马上就想到什么方了?小柴胡汤。不用不知道,一用下一次还是要用的,就是什么?喜呕。
口苦,热吧?咽干,热,目眩,会不会头晕?会。热容易出现头晕目眩。回想一下,柴胡用量是多大?24g。柴胡是什么药?辛凉。一下用了二十多克,凉、凉、再凉,凉,变成什么了?变成冷了,柴胡用量大,由原来的辛凉变成寒,清热。这是我们认识到,柴胡用量大吧?黄芩清热吧?
说到这里,舌苔应该是什么颜色?应该是黄,这里要做一个补充说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第230条中说“舌上胎白者,可与小柴胡汤。”张仲景说是什么?白。接着张仲景说的第二个证型是什么?“热入血室”,它突出的是热还是寒?热吧?热应该是黄。张仲景为何写是白?我是这样想的,我怎样想呢?张仲景正在写舌苔的时候,忽然间来了一个人,猜猜谁来了?不知道吧?是张仲景爱人来了。她说“仲景同志,发现问题了没有?”张仲景一看她“什么问题?”她说“仔细看”张仲景没有发现问题。她说“仔细看”。张仲景还没有发现问题,又低下头写东西。他爱人没有说话,用手做了一个动作,指指自己的脸。张仲景一看,怎么面色和原来不一样呢?张仲景爱人问他,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间吧?张仲景爱人今天把面色涂得白白的。张仲景一看,说漂亮漂亮,颜色就是红里透白。张仲景爱人怎样说呢?真白假白?张仲景说白白白,就是白。这一下子写成什么了?写成白了。这种情况下,张仲景爱人拉着他说,吃饭不要太辛苦了,休息一下。一休息,回来以后,那个时候又没有钢笔,研的墨水干了,张仲景一看,字写错了,怎么办?张仲景爱人说,吃完饭以后再来改。吃晚饭以后,他没有忘。张仲景爱人跟他怎样说呢?今天晚上看看电视剧,这一下子,不看不行。到了今天变成什么了?白了。张仲景,在写《伤寒杂病论》过程中,有多处都是什么?笔下之误。有的人说,这不是张仲景笔下之误,是后人张仲景的徒弟在抄的时候,是张仲景徒弟的爱人来了,影响写错了。这种可能性都是有的。我们今天在写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和别人说着话把一个字写上了?有。这是我们学习小柴胡汤,知道可以治疗的舌苔应该是什么?薄黄。张仲景说是什么?薄白。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多处的。以后我们学到我会告诉同学们在哪个地方还有。
小柴胡汤治疗的第二个病证就是热入血室。热入血室,张仲景在论述热入血室的时候,张仲景用了三句话,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结胸状”,结胸,我们在前面学习的时候,也简单说了一下,结胸病变部位在哪?可能在胸中,可能在胃脘,可能在腹部。张仲景所说的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出现的“如结胸状”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指的是女同志在月经期出现乳房胀痛,乳房在胸中吧?疼痛也可能非常剧烈,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有相当一部分女同志在月经来之前,疼痛怎样?加重。这叫什么?“如结胸状”,换一句话说,小柴胡汤可以治疗什么?乳腺增生。第二个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女同志在月经来的时候,出现痛经。在小腹了?这也叫什么?结胸。为何不说是结胸,而说是如结胸状?它表现的症状像结胸,且不是结胸。怎样知道不是结胸?它的病证发生有个什么?时间的周期性。假如说一个女同志,怎样叫做痛经?假如说她一个月三十天都是痛经,还叫不叫痛经?目前还不叫痛经,应该叫什么,叫腹痛。如果在月经期的前后,叫什么?痛经,这就是如结胸状。
第二个方面,张仲景说了一个什么?“如疟状”,指的就是像疟疾一样。指的是女同志在月经前后,或者是月经期,总会出现感冒的症状,发热,怕冷,月经期过了,感冒怎样?好了。这叫什么病?这叫热入血室。张仲景说症状表现像什么?像疟疾,它表现一个什么特殊性,时间的周期性,月经期一过好了,这叫做什么?热入血室。
第三个方面,张仲景说是什么?“如见鬼状”。举一个例子,事情发生在2011年3月份,郑州航院三个女同志找我,其中有一个女同学说她经常见鬼。她们住在一个房间,她不是天天见鬼的,她总是在月经期前后,在晚上睡觉把灯一关上,她说某某人进来了,怎样进来了?随着门缝进来了。同学们赶紧把灯拉着,床上床下找了一下,没有发现。问她她说看着了,从门缝挤进来的。一次、两次,二年过去了,同学们对她渐渐也就习惯了,不过她一喊人们总是想起来检查一下。她又说她父母亲说,她小的时候中邪了,求过神,求过仙,最后说不再求了。吃了很多药,也没有多大作用。她说她见到有的是鬼,有时是人,见到的有相当一部分人她都没有见过的,但她能叫出人家的名字。西医把她作为精神病治过,其中她父母亲把她带到精神病医院住过一段时间,照样见鬼,与月经期有关系。张仲景在《伤寒论》第145条中说“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人血室。”我给她开了一个小柴胡汤,同时告诉她煎煮的时间,一个月过去了,她三个同学又来了,说她没有再说见鬼,继续吃药。从我们中医说是热在哪?在血中吧?血抗不抗邪?不抗。靠的是什么?气。气白天行于哪?行于肌表;夜里行于哪?行于血中,正邪斗争比较明显,这样的病发作有时间的周期性。
我在门诊上班,还有一个女同志,这个女同志有五十多了。她丈夫说她在五年前,一到晚上发脾气,说看电视不对,不看电视不对,换台不对,不换台不对,出去不对,在家不对,就是和她丈夫吵架。吵完她丈夫又和谁吵?和她儿子吵。说她儿子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她是更年期,我们把她辨为什么?热入血室。一开药,一吃药,最后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
学习小柴胡汤,第一个大的方面是什么?胆热气郁证;第二个大的方面是热入血室证;第三大方面治疗的病证是胆郁发黄证。张仲景所说的小柴胡汤不是治疗所有的黄疸,而是针对胆热气郁证黄疸,黄疸就是西医所说的肝损伤,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我们在应用小柴胡汤的时候,用了十次有九次都是转氨酶没有升高,胆红素没有升高,而是大三阳。说到这里,病人说他没有任何症状,就是乙肝大三阳,想吃中药,对于这样的病证怎样去辨证呢?他说没有任何症状,就是一检查发现问题了。这个问题我们怎样去解决呢?摸一下脉象虚不虚,看一下舌质红不红,就行了。如果舌质红,苔黄就是什么?小柴胡汤。如果舌质淡,苔薄白就能不用,这是我们学习小柴胡汤治疗的病证,有很多很多。
下面我们学习小柴胡汤方的配伍,柴胡什么作用?它是既清少阳胆热,又怎样?疏达少阳胆气,一举两得。黄芩呢?清泻少阳胆热,泻热于内;柴胡与黄芩主要就是清热,清哪里的热?少阳的胆热,同时还疏达气机。方中用的半夏、生姜什么作用?半夏降逆和胃。生姜呢?调理脾胃;这两味药配合在一起,半夏是偏于升还是偏于降?偏于降吧?生姜呢?偏于升,一升一降起到什么作用?调理气机。张仲景经常用半夏和生姜配合在一起,一个目的调理气机;另外一个,相对而言半夏或多或少有点毒,姜善于解半夏之毒,这就是说它们的配伍,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再一个方面,黄芩、柴胡,尤其是柴胡用量比较大,柴胡和黄芩配合在一起,虽然能清热,清热的时候有没有寒凝的弊端?有吧?用半夏、姜什么作用?温性的,可以制约柴胡、黄芩的寒凝弊端。病还有什么呢?有正气虚弱。张仲景怎样说呢?“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人参、大枣、甘草是不是补气的?少阳之气虚,补少阳之气。大枣是干什么?人参是补气的,那大枣协助谁呢?甘草呢?人参补哪里的气?哪里需要哪里去。
还有一个问题,小柴胡汤治疗的少阳,我们在学习中诊及其它书的时候,说少阳是什么?半表半里。我认为呀,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不符合临床实际的。半表半里在哪?是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还是半在外半在里呢?少阳,应该在哪呢?应该是在少阳胆,少阳胆在哪?应该是在里。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此为半在表半在里”,在哪一条说呢?在148条。他说这一条病是表里兼证,在表是太阳病,在里是什么?少阳病证。后人在解释的时候,对这条没有认真地仔细地去分析,把少阳作为半表半里。实际上少阳在哪?就是在少阳胆,少阳里,这是我们学习要认识到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在应用小柴胡汤的时候,如果把它局限在半表半里,应用的范围就有点局限性。在临床实际中,只要一个病人具备了三个方面的病机,热、气郁、气虚,都可以用,不要把它局限在某一个方面。
我在门诊上班,遇到一个男同志,他说他是冠心病,一痛就烦,口苦,舌质红,苔薄黄,我一问他,病证发作在早上偏多一些,把它辨为什么呢?少阳了。一个冠心病,中午偏多,我们就要问他想不想喝水,辨一下寒热,再问一下有没有汗出,就可以选什么方了?就可以选麻黄汤,桂枝汤,同样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小柴胡汤是我们在临床中治病常用的一个方,我们要把这个方学好用活。
来自: AB向往神鹰 > 《82.经典名方应用心得》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