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由栀子、香豉二药组成。《伤寒论》中主治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烦热胸中窒者;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心中懊憹舌上苔者;心中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下痢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等虚烦证。 ?栀子性寒,能解热除烦,香豉味苦,《本经疏证》说:“豆豉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以用也。”又《本草汇言》载:“淡豆豉治伤寒寒热头痛或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甚至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咸能治之。” ? 本方的功能为泄热除烦之剂,栀子苦能泄热,寒能胜热,热邪得泄,不致留扰胸隔。香豉由大豆制成,轻浮上行,化浊为清,功能宣透解郁,且能敷布胃气,对余热留扰胸膈所致的虚烦懊憹,确有良效。临床实践证明,此方不论在汗、吐、下之前,或汗、吐、下之后,只要因热邪烦扰所致之虚烦懊憹皆可用之,所以读古人书,用古人方是不能拘泥不化的。 ?
本方前贤应用范围: ??
1、阴虚劳复,兼感外邪者(宜加滋阴解表之品)。 ??
2、出痘烦躁者。 ?
?3、汗下后正虚,痰涎滞气凝结上焦者。 ??
4、治暑热霍乱可以解暑,又为宣解秽毒、恶气之圣药。本方治疗上述疾病效果明显。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本方有以下体验。
一、虚烦懊憹 ? 虚烦懊憹是病人的一种自觉证状,这种证状,可为阵发性的发作,也可为持续性的发作,证状表现是胸中躁扰不宁、烦冤不安、窒塞不舒。 ?
本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凡由于热邪郁于胸中,扰其清阳之府所引起的烦、躁,皆可以栀子豉汤治疗,颇能获效,不必拘于《伤寒论》条文。
典型病例: ? 殷XX,女,45岁。由外感发热后复受精神刺激.遂引起心中烦,已三月之久,近十数日来,每日早晨心烦更为厉害,怵惕不安,心绪不宁,夜间影响睡眠,并伴有头晕、耳鸣、食欲不振、口渴欲饮等证,脉数无力,舌红苔少。由于患者好动,余误认为有坐立不安的躁动现象,遂以为是黄连阿胶汤证,服二剂后无效。又经细询患者,发现有胸中烦热、闷塞不舒之证,忽悟为是热邪内扰胸中,改投栀子豉汤(栀子15克,香豉15克),服二剂痊愈。 ?
二、胸满(属胸中窒塞者) ? 《伤寒论》载:“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在临床上,胸中窒是患者的自觉证状,究竟是什么样感觉,长期以来难得要领。以后曾遇一名患者,患胸中满闷半年之久,屡用行气降逆、利膈宣肺、陷胸泻心之辈,无明显效验。细审脉证,患者虽以胸满闷痞塞不舒为主证,但伴有心中烦热口燥,以及虚烦不眠、舌红、苔老、脉数等脉证。经反复考虑,似与仲景栀子豉汤证相符,遂改用栀子15克,香豉15克,甘草6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共服三剂后,诸证明显好转。又去芩、枳,再服二剂,而痊愈。由此始悟出仲景栀豉汤证“胸中窒”即指胸中痞塞不通与烦热并见而言。以后凡遇到此种证候大多以栀子豉汤为主,适当加减治之,应手取效。?
结语?
? 1、栀豉汤主治热邪扰于胸中的心中烦和虚烦不得眠,但气“心中烦”很容易与黄连阿胶汤证之“心中烦”相混淆,如不详细辨证,很难区别。实际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鉴别条件,从临床现察的结果,栀豉扬的心中烦是因热邪扰于胸中所致,故大多有胸满闷的证候,而且此种心中烦,即使是“卧起不安者”也仅是烦而不躁;黄连阿胶汤的心中烦,是因心肾阴虚,虚火亢盛,故烦而躁动不安,欲卧不得,所以二者是有明显的区别。且栀子豉汤证有烦热,而黄连阿胶汤证则无。 ?
2、“胸中窒”和其它胸满气促等证,也是有明显区别的。栀子豉汤证的“胸中窒”是虽以胸中窒塞之感觉为主,但仍兼有虚烦、烦热或有不眠之证,而其它原因引起的胸中满闷,必无这些证状。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中用以治疗邪随热化伤却心肾之阴,阴虚阳亢,而出现心中烦不得眠的证候。 ? 本方由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组成。黄连、黄芩,清泻心火,白芍、阿胶、鸡子黄滋养阴血,解热毒,两者刚柔相济,既可扶正,又能祛邪。因而,可以治疗由于热邪伤却心肾之明,阴虚阳亢,水枯火炎所造成的各种证候。 ?
黄连阿胶汤证之心烦不得卧与足少阴肾、手少阴心都有密切关系,肾属水,心属火,水升火降,则心肾既济而能安寐,肾水不足,心火有余,水不升,火不降,心肾不交,所以心烦不能安寐。欲求安寐,必当除其心烦,而欲除其心烦,尤必须滋其肾阴,制其心火,黄连阿胶汤正具有这样的功能,所以临床治疗阴虚阳亢心肾不交的心烦不得眠,有卓越的效果。 前贤对本方的应用有发挥者如: ?
1、《张氏医通》:黄连阿胶汤治热伤阴血便红。 ?
2、《医宗必读》:黄连阿胶汤,一名黄连鸡子汤,治湿毒下利脓血,少阴烦躁不得卧。
本方除用于上述病证有效外,尚可治疗以下诸证: ?
一、心中烦(属重证者) ? 如邪热炽盛或郁久,伤却心肾之阴较为严重者,抑或心肾之阴素虚者,往往会造成肾阴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亢盛而出现心中烦。证见心中烦悸,躁动不安,睡卧不宁,烦躁欲死,脉多浮细而数,舌质红,少苔。 ? 《伤寒论浅注》对此方注:“……下焦水阴之气不能上交于君火,故心中烦,上焦君火之气不能下入于水阴,故不得卧。……” ?
典型病例: ? 乔xx,女,19岁。患发热病后,发生心中烦,躁扰不宁,睡卧不安,忽坐忽起,忽在炕上乱滚,无宁止时,狂呼怒骂,但神志十分清楚,决不是神昏谵语。如此日夜不休,凡九日九夜,头晕,口苦,身热面赤,脉浮数,舌质红绛、少苔、津枯。遂投以黄连阿胶汤,日服一剂,共四剂后,诸证悉愈。?
二、心中烦(属轻证者) ? 热邪伤却心肾之阴,程度较轻者,仅有心中烦冤,心神不安,行止好象不能自持似的。?
典型病例: ? 刘xx,女,30岁,工人。不记得有何诱因,忽然发生心烦,但每天仍能坚持上班,只是自觉心中烦闷。如此数日后,逐渐发展为好象行动不能自主,不论在何地方,坐不到五分钟就要走,整天就这样的情不自禁地乱走,但神志却很清楚。就诊时,脉,舌皆属正常,也无任何兼证,服黄连阿胶汤二剂痊愈。 ?
三、失眠 ?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但是由于肾阴不能上济,心火独亢所引起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
典型病例: ? 某老年妇女,年60岁。失眠达十一年之久,每夜最长能睡三个小时,严重时曾很多天彻夜难眠。每到夜晚十时左右,即感到心中烦闷不适,稍事活动或游走后即觉心胸舒适。一切安眠、安神镇静之药,均无效用,患者颇为所苦。诊时颜面潮红,脉数有力,给服黄连阿胶汤,日服一剂,经服四剂后,每日已能睡眠五小时以上。继服20余剂,睡眠已基本正常,以后虽偶尔也出现失眠,但比起以前来大有好转。
结语 ? 黄连阿胶汤治疗心中烦,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轻、重二型。以上所举两个典型病例,即可说明这个问题。关于重型的病例比较少见,轻型的殊不罕见。 ?
黄连阿胶汤不仅有清心火补心血的作用,更有滋肾阴而于补阴中敛阳的功能。如柯韵伯对本方解释曰:“此少阴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借芩连,而导引有阴阳之别……。病在少阴而心中烦不得卧者,既不得用参甘以助阳,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故用芩连以直折心火,用阿胶以滋肾阴,鸡子黄佐芩连于泻心中补心血,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中敛阳气,斯则心肾交合,水升火降,是以扶阴泻阳之方,而变为滋阴和阳之剂也。” ?
柯氏对此方解释颇为详尽,所以在临床上用以治疗心肾阴虚阳亢所造成的心烦、烦躁失眠等,能取得一定的疗效。本方治疗心中烦证,与栀子豉汤的鉴别,可参看栀子豉汤结语部分。
来自: AB向往神鹰 > 《82.经典名方应用心得》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