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狐惑:因感染虫毒,湿热不化而致的以目赤眦黑、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特征的疾患。亦作狐。以神情恍惚,口腔、眼、外阴溃烂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初期多由感受湿热毒气所致,继之,中阳受损,脾虚而聚湿酿热,湿热内生;或烁伤阴津,虚火内炽。热邪在内则扰乱神明,在外则发为痈疡。与西医的白塞氏病类似。
狐惑(一)
【病案】黄某,男,成人。1976年4月21日初诊。患者1971年10月5日起连续高烧(39.7℃)三天,继而口腔、面颊、舌唇部多处出现溃疡疼痛,生殖器阴囊处发生较大面积的溃疡,流黄水,下肢出现多形性红斑数个,背部亦有散在性小泡疹,胸闷,咳嗽。曾用维生素、强的松、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中药治疗,高热虽退但口腔、面颊、唇部粘膜溃疡迁延不愈已达五年,常年低热,病情时轻时重,影响工作学习,影响说话进食,行走困难,经常依赖维生素、强的松及中药。患者异常痛苦,内心烦躁,口苦咽干,夜不安寐,手足心热。检查:两目畏光流泪,结膜轻度充血,内外皆有少量白色分泌物,口腔内有多处溃疡,左颊部粘膜有2×3厘米溃疡,上唇粘膜有1厘米直径大小剥脱糜烂,舌体肿胀少苔,腰部有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斑,边界清楚,背部及下肢有铜钱大小的斑痕,周围发红,中心伴有小泡疹、脓疱,脉细数。
【治则】滋补肝肾,清热生津。
【方药】干地黄15克,麦冬15克,白芍6克,龟版30克,石斛9克,阿胶9克,黄连6克,黄芩6克,竹叶12克,生甘草6克,五味子3克。服5剂并外用青黛散涂口腔溃疡面,清热止痛,同时停用西药。药后病情大减,原方再服10剂,口腔、面颊、唇部溃疡面变浅。趋于愈合,再服原方15剂竟获全功。之后再服知柏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9克,服一个月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评析】眼、口、生殖器三联症,又称白塞氏综合征,除上述部位病变外,还可侵犯皮肤、关节、心血管等处,病情复杂,病因至今不清,该病与祖国医学所指的“狐惑”相似,《金匮要略》曰:“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千金方》认为该病“由温毒气所为”。该患者病已五年,缠绵不愈,热病损液,热邪久羁,多深入下焦,劫烁肝肾之阴,又久病必伤肾,肾阴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则心阴虚,心阳偏亢,虚火上炎,故而有舌体肿胀,口舌糜烂溃疡,失眠心悸,低热烦躁等水亏火旺的现象,肝开窍于目,肾在下开窍于二阴,肝肾阴亏,津液不能滋润关窍,使眼、二阴病变且久久不愈。今用复脉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治之,能滋补肝肾,清热生津,使水生火降,水火相济,阴平阳秘,斯病愈矣。
狐惑(二)
【病案】高某,男,49岁1977年12月1日初诊。自述口腔溃烂,下阴疮疡等症状已二月余,经治无效。舌质淡红,苔白腻而黄,脉沉弦滑。
【治则】清热、解毒、养阴。
【方药】银花50克,连翘25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生地20克,丹皮15克,黄柏15克,元参20克,沙参20克,麦冬15克,石膏20克,枇杷叶20克,石斛20克。2剂后,疮疡疼痛减轻;继服2剂,症减大半,脉象沉滑,舌苔白腻,继以前方加板蓝根20克,连服4剂。四诊时症状消退,疼痛已除,惟时有口干苦,口唇发热,原方减元参、石膏,加酒大黄5克,服3剂而愈。
【评析】《金匮要略》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的记载,本案系肠胃湿热蕴留日久,热伤血分所致之狐惑病。通过清热解毒养阴之法,2剂后疮疡疼痛减轻,4剂后症消大半,8剂后症退,仅留口干等症时,略作加减3剂而愈。可见中医治病贵在辨证。
狐惑(三)
【病案】沈某,男,61岁。 1975年4月21日诊。十天前先感畏寒,食欲差,继见发热,三天后两眼红肿疼痛,口腔、舌尖、外阴部出现溃烂,伴周身散在红色皮疹。既往体健,无类似发作史。曾经当地医院用青霉素、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未能得到控制。检查:体温39.2℃,呼吸21次/分,脉84次/分,血压16.0/9.3kPa(120/70毫米汞柱),神清,检查合作,痛苦面容。两眼脸红肿,眼内分泌物多,结合膜充血,瞳孔等大,虹膜纹理不清,前房积水(眼底未作检查),鼻翼红肿,鼻前庭、口唇糜烂。口腔粘膜、舌尖有大小不等溃疡,伴恶臭。阴囊及龟头糜烂、溃疡,渗黄粘水。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全身皮肤散在多形红斑样皮疹,以前胸、两下肢较密集。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沉40毫米/小时。诊断:眼、口、生殖器三联症。入院后予强的松10毫克/次,4次/日,四环素2克/日,以及补液。少量输血等支持疗法。同日邀中医会诊:舌红、苔少,两脉滑数。
【治则】清热解毒化湿。
【方药】水牛角30克,土茯苓30克,赤小豆30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黄芩9克,黄柏9克,丹皮9克,当归9克,升麻9克,生甘草6克,黄连3克。每日1剂,水煎服。另取银花煎液(1:5)洗涤患处,外搽冰硼散油膏(以芝麻油适量,调成稀糊状,1日4~5次。服2剂后体温已降,口、唇溃疡疼痛较前减轻,热毒已挫其势,但舌红、咽干、口渴,气阴渐伤。上方去黄芩、黄连、黄柏,加玄参15克,继服10剂。两眼、口、唇溃烂疼痛均大减,阴囊、龟头破溃亦明显好转,斑疹渐匿,脉细数,舌红,气阴未复。上方去水牛角、土茯苓、升麻、赤小豆,加南、北沙参各15克,白芍9克,白茅根30克。服5剂后,局部溃疡已基本愈合,精神尚可,舌微红、有苔,脉细有力。热毒既清,气阴亦复,于5月6日临床痊愈出院。嘱带上方5剂继服,巩固疗效。
【评析】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从临床所表现的症状,与《金匮要略》所称“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的“狐惑”相似。有关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以往有感染(病毒或细菌),过敏等学说,尚未最后证实。近年由于免疫学的进展,发现患者带有多种自体抗体,因而推测本病可能是某些因素诱发的一种自体免疫病。本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既有眼、口腔、生殖器溃疡,且伴高热发斑,病机为热毒内蕴。《千金方》亦明确指出“狐惑由温毒使然也”,热邪内郁,不得透泄,上熏下注而为患。治则以清热凉血,解毒化湿。方用犀角地黄汤(犀角以水牛角代),合三黄增强清热解毒,赤豆、当归散瘀血导湿热;升麻、土茯苓消斑清利湿毒,后期气阴两虚,加沙参、白芍等益气养阴。同时配合局部用药,可加速溃疡愈合。
来自: AB向往神鹰 > 《87.疑难杂症案》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