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病因病机
糖尿病心脏病的形成机制很复杂,我们常说的高糖是基础的病变,而由于糖代谢的紊乱,又会引起全身的代谢紊乱,患者可以出现高脂、高尿酸,到了后期还可以影响肾功能不全,导致尿素氮、肌醇的增高,这些都对心脏病有很大的影响。
从中医来看,心受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必定导致血脉运行不畅,所以血脉瘀阻是共同的病理基础。但实际上,在临床的过程中,我们觉得糖尿病心脏病的病因是比较复杂的,在阳虚、燥热、湿热、痰热有密切的关系。
辩证要点
糖尿病心脏病在临床过程中发现有其自身特点,我总结为散热三虚。散热包括燥热、湿热、痰热,燥热主要是在胃肠,湿热主要在肝胆。脾胃和下焦,痰热主要在于肺。三虚主要指心阳虚或心阴两虚。心脾阳虚、心肾阳虚。虚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却不止于心,因为五脏相关,殊途同归。
一般来说,在早期是实证比较多,邪气比较盛;到了中晚期,往往食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既有虚邪,也有实邪。
治法特点
因为糖尿病心脏病病因病机比较特殊,具有特殊性,在治疗方面就要扶正祛邪病举,以达到上下开通,左右旁达,内外和调。血脉瘀阻虽然是基本的病理改变,瘀的成因,不论是痰热、燥热,还是湿热,都可以阻碍气机,气滞而致血瘀,所以瘀阻是共同性的。
但是来路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侧重。在祛邪方面,燥热主要在胃,宜通不宜塞,应该使用下法,如麻子仁丸、桃核承气汤等。肺于大肠相表里,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脉要靠肺气来推动,如果肠胃燥屎内结,必然会影响到气,进而影响到血,影响及心;
燥屎消除则邪气消除,血脉即可通畅。同时胃络通于心,胃肠燥热可以直接通过经络联系影响到及心。所以心脏病人一定要注意大便要通畅;大便不同,心脉就不通,很多心脏病患者都是在用力大便是猝死。而对于糖尿病病人,大便不通,血糖就会升高;大便一通,血糖就比较容易降下来。所以燥热是糖尿病的一个主要病理基础。
其次,肺蕴痰热也是糖尿病心脏病重要的证候之一。根据肺的生理特点,其治当宜宣不宜闭,方当用小陷胸汤、苇茎汤等。讲到湿热,则往往于胆有关,少阳胆气主条达疏泄易于郁结而化火,手足少阳同气相求,而手少阳三焦是气血阴阳水火运行的通道,少阳不疏则三焦气郁,湿热内生,这种情况我们强调宜开不宜郁,如柴胡汤系列、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猪苓汤等。
在扶正方面,心是主要的,但心、脾、肾都非常重要。我们临床上心阳虚则温心阳,脾阳虚要温运助阳,单纯的肾阳虚比较少,而糖尿病到了后期往往多见肾功能不全,此时要温肾降浊,使邪有出路。
用法功能
在临床上,由于此病的特殊性,所以用药很难固守一方,一定要综合的运用,这里尤其提到了要寒温并用、扶正祛邪。寒温并用是《伤寒论》的最大的用药特点,虽然《内经》中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单纯的方法大家都会用,而在临床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因难杂症,往往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表里相兼,所以很难固守一方一法。
因此本病的治疗也强调了寒温并用,具体使用可以合起来用,也可以分阶段应用----可以先强调祛邪,然后再补,或者先强调扶正,然后再用祛邪。其中首要强调的是邪有出路,先看邪在何方,然后因势利导,便于更好的取得疗效,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直接作用在心脏方面反而比较少用,因为强调了邪要有出路,所以柴胡类方用在临床上的比较多,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还有三泄心汤、栀子干姜汤这些寒温并用的方也是非常好用。
摘自《听名师 讲经方运用》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huaxiangyishu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