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秋三月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一般以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作为气候变化的分水岭。此季节的最大特点是“一燥二寒三波动(早晚温差大)”,孕妇若不注意预防保健,很容易出现咳嗽、腹泻或“老慢支”等旧病复发的情况,古人常称此季为“多事之秋”。
一防秋燥
秋令主燥,而肺为娇脏,喜清肃濡润,易为燥气所伤。故应在早晨起床后,喝一些胡萝卜粥或黑芝麻粥并在日间多饮白开水以生津防燥,也可用黑木耳炖冰糖补肾润肺或用黑芝麻与蜂蜜调服滋阴防燥,孕妇还要少吃辛辣刺激食品,以防“燥上加燥”。秋燥容易导致皮肤皲裂,须使用孕妇专用护肤霜加以防护,另外,口唇干燥时不要涂擦甘油,也不要用舌头频舔口唇,否则会导致口唇皲裂。
二防秋寒
秋三月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一场秋雨一场寒”,早晚温差大,容易因着凉使免疫力下降,出现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情况,应适时增减衣物。锻炼时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俗语说“春悟秋冻,百病不生”,这句话对普通人是有益的,但对怀着宝宝的准妈妈们来说,还是以及时增减衣物为好。
三防腹泻
立秋后适当吃一些酸味水果对人体非常有益,如:苹果健胃止泻,香蕉降压润肠,菠罗利尿解渴,柑橘健胃镇咳,鸭梨滋阴润肺,大枣补脾养血(常言道:“日服三枣人不老”),但立秋后贪凉饮冷、生食大量瓜果,有可能伤及脾胃阳气,引发胃肠道疾病,所谓“秋瓜坏肚”指的就是这种情况,脾胃虚寒者尤应注意。孕妇在生食瓜果时,一要新鲜,二要适量,三勿过凉,把握住这三条,就可以有效地预防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
四防便秘
孕妇由于孕酮的作用,从怀孕四个月起,即可出现肠蠕动下降、大肠对水分吸收增加、粪便硬结的情况,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和胎儿先露,也可以压迫直肠导致肠蠕动减弱,加上秋燥伤津,此时若饮水不足或活动减少就更易发生便秘。中医对便秘的认识主要有三方面:一为津液不足(水分问题),二为气机郁滞(情志问题),三为脾肾双虚(功能问题)。所以,预防便秘须适当增加水份和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食品的摄入,心态平和,适当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五防滥补
中医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进补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无病进补、虚实不分都是有害的。尽管中医讲求“虚则补之”,但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会补益身体。孕妇秋季食补当以滋阴润燥为主,可选用银耳、蜂蜜、芝麻、豆浆、核桃、花生、鸭蛋、菠菜、梨等食物,像人参、蜂王浆、脑白金等是禁止孕妇服用的,更不能以药代食。有些孕妇靠喝骨头汤来补钙,岂不知骨头汤中的钙含量极少,磷含量却较多而磷从尿中排出时又会带走一部分钙,是得不偿失的。
六防肥胖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食欲较差,体能消耗较大,秋季食物来源丰富,人们的食欲也比较好,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加上气候宜人,睡眠充足,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机体会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秋季体重容易超重,所以体态偏胖的孕妇在秋季应当每周量一次体重,体重增加以每周不超过500克为宜。可吃一些低热量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同时要多做户外有氧运动,以调养肺气,提高肺功能,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寒冷刺激的御寒能力。
七防妊娠高血压疾病
进入晚秋,随着天气明显转凉,某些易感病人的血压会比夏季血压增加20毫米汞柱,容易诱发妊娠高血压疾病,所以,要注意蛋白质、镁、钙的摄入,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同时要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再喝一杯白开水稀释血液,减轻血液粘度、减少血管阻力,一但血压大于140/90mmHg、尿蛋白阳性、身体出现浮肿,要及时到医院作产前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出现妊娠期并发症危及母儿安全。
八防流产
秋燥伤津易造成孕妇便秘,而排便困难又会使孕妇用力增加腹压,这样就可能加重痔疮甚至造成胎膜早破,出现流产、早产、感染、大出血等产科并发症,增加围产儿死亡率。秋季是河蟹大量上市的时节,民间称“九月团脐(雌蟹)十月尖(雄蟹)”,说的是农历九、十月间螃蟹性腺成熟,膏脂肥满,食蟹正当其时并且螃蟹肉质细嫩鲜美,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营养物质,是补益之品,但螃蟹性咸寒有滑胎作用,孕妇是禁食螃蟹的。可产后食之,以用其通经下乳、营养滋补、促进恶露排出之功效。
九防过敏
秋三月风寒、干燥、海鲜上市都可成为皮肤过敏的诱因,是哮喘病、皮肤过敏的高发季节,孕妇要适当摄入富含VC的果蔬和富含钙离子的牛奶,这两种食物均有抗过敏作用,同时还可以服用一些益生菌或益生元制剂,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增强机体的抗感染、抗过敏能力。准妈妈们一旦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不要自行用药,尤其是激素类抗过敏药物在妊娠早期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必须禁用。
十防秋愁
秋风萧瑟,万物凋零,“已觉秋窗愁不尽,哪堪秋雨助凄凉”、“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些诗句无不透出人在秋季的伤感与无奈。入秋后光照减少,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而肾上腺素相对减少,这些激素方面的变化,会使人意志消沉,闷闷不乐。产妇在完成分娩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后,会由于体内雌孕激素的急剧变化,在原本抑郁的心境下,出现产褥期忧郁状态。医院、社会、家属三方面,均应当关注产妇在产后的心理变化,鼓励产妇吃一些禽鱼肉蛋豆奶等优质蛋白质,补足手术或分娩过程中消耗的水份,听听“喜相逢”等轻音乐或到户外散散步、唠唠喀,以顺利渡过产褥期。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