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炎热的夏季,小儿科急诊室总是人头涌动,好似“春运”般人潮拥挤不堪,焦急地等待着儿科医生诊治。为什么夏天孩子发热要比其它季节多?为什么夏季发热会那么高?这既与一些疾病在夏季流行,更主要的还与天气炎热、身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有关。下面介绍几种引起小儿夏季发热的常见疾病。
小儿发热最常见的当属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季天气寒冷,春秋气候多变,在这些季节里孩子容易受凉而患上呼吸道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是大热天也会感冒,天气酷热,孩子不思饮食休息不好,同样会降低抵抗力,病毒和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家长要知道,除了上感,夏季还有其它疾病引起小儿发热,诸如:
(一)腺病毒感染:此病常急起高热,一些患儿高热之前可有寒颤。除高热外,还有头痛、烦躁、精神不振等症状。高热可持续好几天甚至一周以上,常使患儿元气大伤,家长心烦意乱。腺病毒若同时感染眼结膜,引起眼结膜充血,此时医学上称为咽结膜热。一些孩子是在游泳池里被感染病毒的,有时可引起流行。如北京市1979~1983年因游泳池管理不当,引起3、7型腺病毒咽结膜热流行,因此本病又被称为游泳池热。本病预后大多良好,一旦热退即很快康复。
腺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除了对症治疗外中医辩证论治有一定效果。(二)柯萨奇病毒感染:夏季流行两种疾病,即疱疹性咽炎和流行性出疹热。两种病都有轻~中度发热。疱疹性咽炎在发热同时有咽痛,在咽部可见数个1~2毫米大的灰白小疱,2~3天后小疱破裂成黄色小溃疡,伴疼痛流延,本病一般在4~6日内自愈。流行性出疹热除发热外,还可有咽痛和流涕,此病特征是在发热的同时或热退之后出一身皮疹,皮疹呈玫瑰红色,个别呈荨麻疹样(俗称风团),2~3日消退,一些病孩尚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腹泻。
除上述病毒感染外,其它病毒感染如也会有普通感冒,偶尔流行性感冒也会来"客串"一下。
(三)其它疾病:
1、毒血症:夏天,小儿皮肤长疖如果处理不当,如乱挑、挤压疖子等,有时可因此而致全身感染和毒血症,表现急起高热、寒颤、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潮红、手足会有点肿胀,严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或抽筋昏迷。所以不要擅自处理热疖,一旦出现"警报",应立即就医。
2、夏季有两种传染病会流行,即肠伤寒和乙型脑炎,这两种病均有高热。
肠伤寒特点是:持续高热,玫瑰色皮疹,肝脾肿大,相对缓脉(一般体温增加1℃,脉搏相应增加10~15次,若体温增高,脉搏不增加,则称为相对缓脉)和血中白细胞数减少。病孩表情淡漠,但小儿伤寒症状多不典型,因此,凡发热超过一周就应怀疑本病。
由于普遍注射乙型脑炎预防针,近年发病率已大大降低,多发生在7、8、9月,有发热、头痛和喷射状呕吐,最突出的是小儿精神不好,眼神滞呆,或烦躁谵语(讲胡话)等。严重时频频抽筋,昏迷。在乙型脑炎流行的地区,没有注射过乙脑预防针的孩子,此病需请医生及时检查(包括抽脑脊液检查)才可诊断。
3、夏季热:特点是盛夏持续发热超过一星期,夏季热又称暑热证,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可持续1~3个月。发病与炎热密切相关,主要发生于气候炎的6、7、8三个月,以6个月至3岁体弱小儿为多见,气温愈高发病尤多,秋凉后症状多自行消退。有的病儿可连续数年发病,而随着年龄增大,其发病症状可逐年减轻,本病的主要特点是虽发热,但孩子一般情况尚好,若无并发症,预后多良好。
以上并不是说引起小儿夏季发热就只有这些病,这里只是说这些病较多见于夏季而已。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rzdoctors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