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寒温异气
1、阳气规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说的是阳气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阳气是天人的根本。
2、寒病由来
伤寒中风,邪从外来,因风寒外感而发,病在经络,不在脏腑,脏腑无病,解表即愈。
3、温病由来
冬不藏精即是冬伤于寒,精不能藏,阳气外泄,相火逆升,精液消亡,则内有郁热,冬不即病者,以其时令为寒,热不能发也。一到春夏,木火司气,若偶因风露侵伤,郁其内热,温病发矣,春则为温,夏则为热,实一也。
4、传经缘由
若外感风寒,脏腑无病,解表即愈。若脏腑本有病,一经外感,则引发内邪,故传经。
若里阳素旺,则传入阳明之腑而为热,里阴素旺,则传入太阴之脏而为寒。
5、病是自病
如果脏腑无病,则外感解表即愈,如果脏腑有病,外感引发内邪,则发病,所以人体之病,是因为里气本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人病是自病,感外邪而发。
6、叔和错误
叔和混热病于伤寒,叔和叙例,引热病之文以释伤寒,寒热始混。遂启后来传经为热之讹,注伤寒者数十百家,无不背仲景而遵叔和。
二、传经大凡
1、伤寒传经
伤寒传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日传一经,亦与温病相同。所谓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一定之数也。六日经尽,邪退正复,汗出而解,伤寒之常。
2、传脏传腑
以伤寒是外感之邪,人若里气无亏,则不传脏腑,二三日内,或经传阳明而汗解,或经传少阳而汗解,亦偶尔见之。此不过千百之十一,未可以概寻常伤寒之家也。
人若里气有亏,若里阳素旺,外感伤寒,则传于腑,若里阴素旺,外感伤寒,则传于脏。所以伤寒不传脏腑有之,无不传经之理。
3、温病传经
温病传经,与伤寒同,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日传一经。
4、传脏传腑
温病原有里邪,郁热于内,正气有亏,若外感风寒,则必触里邪,所以温病是一定要传脏腑的,是故温病既传经又传脏腑。
三、解期早晚
1、伤寒汗解
外感伤寒,里气无亏,六日经尽,则汗出而解。其六七日后经尽而不解者,必是里气有亏,邪入脏腑矣。
2、循经内传
未经汗解,则经热内郁,日积日盛,明日自当传于阳明,后日自当传于少阳,六日六经,必然之事。以六经部次相捱,经热不泄,势必捱经而内传,安有数日犹在太阳,数日方过阳明之理。更安有或从太阳而阳明,或从太阳而少阳之理。更安有或从太阳而解,或从阳明而解之理。
3、解无定期
六日经尽,经热不泄,势必捱经而内传,惟入腑入脏,则传无定所,解无定期,邪盛则传,正复则解耳。
四、寒热死生
1、寒热之异
伤寒中风,原无内热,脏腑和平,寒热不偏,营卫不至内陷,故六经既尽,自能汗解。温病在脏在腑,总是内热,是故伤寒是外感,温病是里亏。
2、伤寒之变
若里气有亏,外感伤寒,阳盛则腑热内作,从此但热而不寒,阴盛则脏寒里动,从此但寒而不热。入腑入脏,则营卫内陷,死机攸伏,解无定期矣。
3、伤寒生死
阳盛而腑热则吉,其死者,阳亢而失下也;明盛而脏寒则凶,其生者,阴退而用温也。阳生阴杀,显见之理。后世庸工,乃至滋阴而伐阳,泻火而补水,人随药死,枉杀多矣。
五、营卫殊病
1、营卫殊异
肝司营血,肺司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而总统于太阳之一经者,以太阳在六经之表,主一身之皮毛故也。
2、风邪伤卫
风则伤卫,卫秉肺金之气,其性清降而收敛,得风邪之疏泄,而卫气愈敛,则营郁而发热。里阳素旺者,多传阳明之腑,里阳非旺,不入腑也。
3、寒邪伤营
寒则伤营,营秉肝木之气,其性温升而发散,得寒邪之束闭,而营血愈发,则卫郁而恶寒。里阴素旺者,多传太阴之脏,里阴非旺,不入脏也。
阴阳均平,不入脏腑,营卫无内陷之路,是以经尽而汗解。
4、卫气之陷
胃为化气之原也,阳明主卫,卫气之不陷者,阳明之旺,阳明虚则脏寒动而卫气陷。卫气陷者,阳复则生,阴胜则死。
5、营血之陷
脾为生血之本也,太阴主营,营血之不陷者,太阴之旺,太阴虚则腑热作而营气陷。营气陷者,阴复则生,阳胜则死。
六、六经分篇
1、太阳经病
六经之病,总统于太阳一经,其不入脏腑,而但在经脉者,虽遍传六经,而未经汗解,则必有太阳之表证。既有太阳表证,则不拘传至何经,凡在六七日之内者,中风俱用桂枝,伤寒俱用麻黄。此太阳之经病,而实统六经之经病,不须另立六经之法也。
2、太阳坏病
惟阳盛亡阴而入阳明之腑,阴盛亡阳而入太阴之脏,他经之里证已作,而太阳之表邪未罢,此在太阳,则为坏病,而在诸经,则为本病。故于太阳,立坏病之门,而于太阳之外,又设诸经之篇。
3、阳明腑病
阳明篇,全言腑病。阳明之经病,如葛根汤证,乃腑病之连经,非第经病也。若桂枝、麻黄二证,则太阳之所统,而复述于阳明者也。
4、三阴本病
三阴篇,全言脏病。太阴之桂枝、少阴之麻黄细辛、厥阴之麻黄升麻诸证,皆脏病之连经,非第经病也。
5、少阳本病
少阳篇,半言脏病,半言腑病。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中,乃表里之枢机,阴阳之门户,阳盛则入腑,阴盛则入脏。少阳之经病,如小柴胡汤证,乃脏病腑病之连经,非第经病也。
七、六气司令
1、伤寒六经
人有十二经,伤寒但立六经,从六气也,主化者六,从化者六,以六气而统十二经也。
2、六经气化
足太阳膀胱以寒水主令,手太阳小肠之火从而化寒;手阳明大肠以燥金主令,足阳明胃之土从而化燥,手少阳三焦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之木从而化火,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手太阴肺之金从而化湿,手少阴心以君火主令,足少阴肾之水从而化火,足厥阴肝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包之火从而化风,此六经之常也。
3、化气原则
当令者旺,失令者从,已用者贱,当来者贵。
4、六经之病
病则太阳是寒,阳明是燥,少阳是火,太阴是湿,厥阴是风。
少阴则不从热化而从寒化。以火胜则热,水胜则寒,病则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故从壬水而化寒,不从丁火而化热也。
阳明,阳盛则从庚金而化燥,阴盛则从己土而化湿,不皆燥盛也。阳明上篇,是燥盛者,阳明下篇,是湿盛者。
至于少阳,阳盛则火旺而传腑,阳虚则火衰而传脏,不皆火胜也。
八、一气独胜
1、一气独胜
此因其余之气虚也,若六气和平,则一气不至独胜,诸气败北,一气独胜,故见一腑一脏之病。
2、阳盛阴盛
阳莫盛于阳明,阴莫盛于少阴,曰阳明之为病,是少阴水负而趺阳土盛者也,曰少阴之为病,是趺阳土负而少阴水胜者也。
3、顺逆之奥
土胜水负则为顺,水胜土负则为逆。阳明腑病,是土胜之证,三阴脏病,是水胜之证.燮理阴阳,补泻水土之奥,仲景既没,后世庸工,一丝不解也。
九、篇章次第
1、次第乱由
《伤寒》次第,乱于叔和,《伤寒》之亡,亡于次第紊乱而下士不解也。
2、伤寒乱矣
叔和而后,注《伤寒》者数十百家,著作愈多,而《伤寒》愈亡。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