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胃为六府之一,六府以通降为顺,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表现,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宜降则和,胃和的关键就在于胃的润降,降则生化有源,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病,只有保持舒畅通降之性,才能凑其纳食传导之功。胃为皮囊,无物不受,极易被外来致病因素所侵,勿论何因,凡有碍胃的通降皆可为病。通则不疼,痛则不通,这个说法在胃病的病机上最为紧要,一但胃不通降,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即可形成食停、气滞、血瘀、湿阻、痰结、火郁,六者皆可致病,胃疼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如发热、咳嗽一样,乃是正邪交争所致。若虚弱之人,运化无力,郁滞可从内生,病则虚而夹滞,所以胃疼胃病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病机。寒则凝、热则壅、伤阳则不运、伤阴则不利。胃的病变突出一个“滞”字。
胃主受纳饮食,纳入之后又必须下输于肠。出与入是相互依存的,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一但有恙,出入有碍,就影响了吐故纳新,只入不出或少出,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入,因此治疗胃病着重疏通气机,使上下通行无阻,当降则降,当出则出,就达到了当入则入的正常状态了。胃病见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别,治疗也有温清补泻之分,但总要开启郁滞,欲入先降为治疗**,这样就着眼一个“通”字。所谓通,就是要疏导壅滞,顺承胃府下降之性以推陈出新,引导郁滞下行,给病邪一个出路。实者不可误补,虚者不可壅补,要补中有通。
细思胃病的表现,大多胀闷不适,欲求嗳气则舒,虽然有气却难打一屁,气上不下可知。这个气是如何产生的值得一究。胃中有酸,用来腐熟水谷,在正常时,胃中之食停留不是太长,若胃的通降有迟滞,则腐熟过度,就如发酵过度而产气了,气过多就要寻出路,所以打个气隔就舒服一点。结合医学检查,多是慢性胃炎,所谓胃炎,就有炎症表现,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轻度病变还不至于影响饮食,病变重了,就有不思食或食而难化的症状。若发生溃疡,则欲求食而自保,却又不敢多食,食后暂得小安,这叫嘈杂似饥,食难用饱,患胃溃疡的人常常吃猫猫食,就可知他的感受了。至于肥厚与萎缩,应该是胃病长久机体代偿和失代偿的表现罢了,应该是坏病,是失治或治误所致。现代医学对胃病的分析从微观角度阐述,可谓详尽而善美,但治疗却不尽人意,可以说是一叶障目,看现象而忽略了本质。肝胆也为消化的重要器官,有分泌胆汁以助消化之用。肝分泌胆汁必借胆之储放来进入消化道,故有胆为肝之余气之说。肝为脏,藏而不泻,疏泄气机功能必借胆以行,故胃气下行必肝疏而胆利,治胃气郁滞必疏肝而利胆。临床久患胃病之人必有胆疾,或见症口苦而呕,胁疼胁硬,或影像检查有慢性胆病,皆可为证。论治法,朔本穷源,乃是少阳阳明为病。
《伤寒论》大柴胡汤证是少阳阳明合病,关系胆胃之病,病位心下,说“心下急”,“心下痞硬”,都是胃病的表现,大柴胡为少阳阳明合病正治之法,柴芩解胆郁而利枢机,枳实下气而消积滞,与芍药相伍解利气血之郁滞,姜夏为伍温胃而降逆,大黄为向导以为郁滞寻出路,诸药相伍,体现了一个“通”字。常加白术以补中,枳术破中有补,加甘草与芍药相配缓急而止痛,且芍药有护阴之功。胃疼常有定处是瘀血之征,加丹参养血活血,元胡行血中气滞以止疼,常合而用之。若胀闷而不疼正在心下胃脘,是为痞证,痞者为否,上下交混不通之象,因寒热交结而不解,治取干姜、半夏、黄芩、黄连,寒热两平,辛开苦降。具体来说,看舌以治,苔白泛清水是为寒,即加干姜温中;苔黄而口苦是为热,要用黄连清热。胃酸过重,加乌贼骨抑酸;胁下痞硬用牡蛎软坚。便溏是脾虚急去大黄;食少为胃弱快加三仙。罗列药物如下,以便记忆。
柴胡6—12克、黄芩6—10克、半夏6—12克、炙甘草6—10克、枳实15—30克、白芍6—15克、白术6—15克、丹参10—20克、元胡10—15克、(大黄6—10克)、(干姜6—10克)、(黄连3—9克)、(乌贼骨15—30克、(牡蛎15—30克)、(焦三仙6—12克)。
胃病用药量宜轻,要视病人强弱、病之久近而灵活处方。此病为常见病,为用药方便,我常用上固定之药打为散剂,名为“痞积散”,括号中者也各单备,以利于随时加入,可用于各种胃病,凡符合胀、呕、痛、酸、闭者,不论新久,用之无不效,百发百中诚为良方。我思付良久,合盘托出,读者勿轻视之!
歌曰:胃病滞塞欲通降,还求仲景大柴汤;
柴胡芩草枳芍夏,白术丹参元胡加;
寒用干姜热黄连,吐酸乌贼牡蛎全;
便溏脾虚去大黄,食少要入焦三仙。
(个人临床经验仅供参考)
附录:凤翅先生说泻心
一谈泻心
但满不痛为痞,痞者否也,天气不降,地气不升之义。芩连大苦以降天气,姜枣人参辛甘以升地气,所以转否为泰。君以半夏,因证起以呕,取半夏降逆止呕如神。半夏泻心汤治心下痞硬者,干姜辛热,芩连苦寒合用以为功,说此证寒热互结并不妥当。凡结者,必有物,大结胸是水与热,小结胸是痰痰热,寒实结胸是寒与痰,热入血室是热与血,也有脏腑之气自然结者,则热也能结、寒也能结,就是寒热不能结,因寒热如冰炭。柴胡证之胸胁满微结、白虎证之舌上干燥而烦的热结在里都是热结,阴盛之脏结、大黄附子汤之胁下偏疼是寒结。或因热而结,或因寒而结,绝无寒热互结者。冰炭之不容焉可互结?
泻心汤类方共八个,即半夏、大黄黄连、生姜、甘草、附子、黄连、旋复代赭石、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共用药十四味,其加减变化以半夏泻心汤为中心。
从半夏泻心汤配伍,可分三组,即芩连苦降,姜夏辛开,参草枣甘温补中气。陈修园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歌中云,芩连苦降借姜开,济以人参绝妙哉,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格拒此方赅。大医心悟可见一斑。
试分析之,1,姜连相伍,干姜辛热散以和阴,温中焦之阳,黄连苦寒降以和阳,寒以清热,辛开苦降使中气转枢有序,升降反作得正,故半夏、生姜、甘草、三方与黄连汤皆有之。
2,姜夏相伍,暖脾燥湿,降逆止呕,下气消痞,对无形之气结、气逆及有形之痰浊皆效。二药相伍温而复燥,阳气布化,阴霾自散,中气健旺,无形有形之邪扭结之势尽解,故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与黄连汤皆用之。
3,干姜人参同用温中补虚之力尤著,凡中虚者皆用之,故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及黄连汤皆用之。
4,夏参相伍,凡因痰浊或其他原因而致胃气上逆,证见呕吐、嗳气者,半夏可平,人参益元使中气旋转,从而气机条畅痞自除,故半夏、生姜泻心汤、黄连汤、旋复代赭石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皆用之。
此略析足见仲景用药法度。
再谈泻心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证心下闷憋,腹诊无抵抗及压痛。心下当胃之上脘,关上浮者为中气浮升,为阳邪。按之濡乃无形之邪,热即无形,故用沸水泡药,取性而不取味,用药清轻之义。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此不见发热头疼身痛,纯恶寒汗出乃卫阳虚而不固。邪热有余正阳不足,设治邪则遗正恶寒益甚,或补阳遗热则痞满益增,故寒热补泻并投,诚不得已。别煮附子汁和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同行而功各异,是仲景之妙用。上热下寒者可清上温下,表寒里热者可温散表邪,清泻里热。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此患有水饮,下后胃虚水停气蓄之痞,宜宣通化气。热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表阳虚用附子泻心汤、虚热呕者用半夏泻心汤、虚热水气成痞生姜泻心汤、、虚热甚者甘草泻心汤。水气为患,病关肺脾肾三脏,中焦至关重要,五苓健脾化气就是异病同治,一方多用。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呕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此乃胃气痞塞,虚热浊气上逆所致,中阳不运,水气不化,故腹中雷鸣下利,脾阳受损,胃有虚热,胁下有水气之证。
痞,在《论》中凡十九条,共二十六见,有表述满闷不舒症状者,有指腹内有形积块之体征者,还有作病症概念提出者。痞之本义即阴阳相隔,上气不通、满而不畅之象。易以乾上坤下为痞,阳隔而阴不升,方书以不通为痞,满痛为结胸,《论》言病发于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而反下之因作痞、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此言损中气而不转之病机;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此指病状。勿论痞之气结不通或痰食水饮淤血互结,都不同于虚症之任按揉且有快意,若按之柔软则“心下痞硬”无从说起。其实,濡硬乃对待之辞,濡对结胸之按之石硬言。冉雪峰谓大抵满为结胸和痞之共有,而濡为痞之独有,何以言之?濡则不硬,硬则不濡。泻心汤证固有不疼者,而痞满兼痛者并非少见,故痞之痛与不痛并非绝对,以为与结胸之硬满而痛对待言耳!《论》中痞之意义非全同,须加以详辩,学者宜在意之。“病胁下素有痞”可资为证,指胁下肿大之肝脾,有形可征,属徵积之类。
对比诸泻心汤,半夏以逆气呕吐为重,生姜呕尤显并伴干呕食臭,甘草虚象较显且下利突出。仲景方随证立,药随方变。
旋覆花汤证眼目在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口问》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上下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说明心下痞不为噫气而除非单纯气痞,必有痰饮结聚为患,用此方镇逆降痰和胃而消之。旋复花消痰结,代赭石下逆气,半夏助之,生姜重用意在散水气。代赭石用量甚轻,因其重坠,若量大必伤中气,噫气非但不除,反会加重,此仲景又一心法。
半夏泻心:湿郁化热
生姜泻心:水湿郁化热
甘草泻心:虚热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