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何谓酒精肝
过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细胞受损变性,最终导致肝硬变,医学上称之为“酒精肝”。酒精肝是指因长期酗酒所致酒精中毒性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本病在西方国家多见,80%~90%的肝硬化病因是由饮酒所引起。在当前中国白酒高生产大国及高消费大国的双重背景下,临床上酒精性肝病逐年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肝脏好比人体化工厂,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转化合成都由肝脏完成,各种各样的毒素亦要经过肝脏来排解。少量喝酒,经过肝脏解毒代谢后,变成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若长期大量饮酒,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就非常大。多数酗酒者(中医书称为酒客、酒家)在相当长的积累阶段并没有任何症状,但危险正在稍稍逼近,等到出现症状以后,如肝区疼痛、全身无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就成了酒精性肝炎。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继续喝酒,很容易发展成为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继而还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大出血等,重者有生命危险。所以有句话说经常过量饮酒等于慢性自杀,是非常有道理的。
二、酒精肝危害
从整体酒精性肝病的发病而言,酒精肝只是酒精性肝病早期出现的一种疾病,或者说属于酒精性肝病的一个病理阶段,若继续发展会发生肝细胞的炎症,以及肝脏纤维化,肝细胞坏死等病理变化。这主要与酒精(乙醇和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毒理作用,以及伴有的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乙醛(高活性化合物)干扰肝细胞功能,损害微管,使蛋白、脂肪排泌障碍而在肝细胞内蓄积,乙醇、乙醛被氧化时,产生还原型辅酶Ⅰ,阻碍肝脏释放蛋白质,抑制糖原异生作用,阻碍维生素的利用,促使和导致脂肪肝的形成;乙醇可阻碍硫胺等向活性型转变或阻碍其利用,最终加速导致肝细胞的脂肪浸润、炎症、坏死。而且酒精引起的高乳酸血症,通过刺激脯氨酸羟化酶的活性和抑制脯氨酸的氧化,可使脯氨酸增加,从而使肝内胶原形成增加,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和乙醇、乙醛的毒性作用可使肝星状细胞、肝细胞、枯否细胞活化,分泌一些细胞外基质,加速和促使肝硬化形成。酒精肝不但影响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合成吸收(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成为肝细胞进一步损害的继发性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肝细胞的脂肪浸润、炎症、坏死,肝硬化的发生。如果任其发展,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出现是必然的,而且还可发生很多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腹水与感染、肝性脑病等等,这些并发症往往是导致酒精肝死亡的危险因素:
三、预防和保健
由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及病变程度与饮酒总量成正比。因此第一条就是要节制饮酒: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关键要把握好饮酒量。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95%的酒精直接影响蛋白、脂肪的代谢功能,从而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导致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出现酒精肝无论属于哪一期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及疾病康复后,必须绝对禁止饮酒。其次是合理饮食,日常多食素食,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宜清淡,忌油腻,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多餐,禁忌生冷、甜腻、辛热及生痰助湿之品。多吃蔬菜水果,常吃奶类、豆类,清淡少盐膳食,并注意补充含维生素B、C、K及叶酸类较多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服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也可以服用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光甘肽等药物改善肝脏功能。第三是日常可以多饮五味子茶,此中药对于肝病患者的预防和保养有较好的作用。
附:中药五味子介绍:五味子,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最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被列为上品,能对人体五脏–心、肝、脾、肺及肾发挥平衡作用。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有强效复原作用的木酚素(例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或五味子脂素),它也是兼具精、气、神三大补益的少数药材之一,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提高记忆力及性持久力。古时候,俄罗斯猎人每次远行狩猎之前必定服用五味子以强身补气。通过实验得知五味子在保肝及再生肝脏组织中可发挥较好的作用。它能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毒害,并能再生因滥用酒精、药物或肝炎而受损的肝脏组织。五味子亦能有效地降低不断升高的转胺酶–丙胺酸转胺酶(SGPT/ALT-20天内降低75%)和甲型胎儿球蛋白(AFP-最广泛用于生化血液检验以检测肝癌)水平,比起广为人知的水飞蓟素(取自奶蓟),其效用更安全。人体测试结果显示,五味子对于患有因病毒所引起之慢性肝炎者(包括A型、B型、C型、D型和E型)尤其有效。事实上,根据中国的一项临床试验报告显示,它在治疗肝炎病人方面有76%成功率,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此外五味子功作还包括: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hongzuiyixue
热门中医科